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郑秋甫:要为家乡做点事

2019-09-21 20: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平常人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却经常陪伴左右;日理万机的首长们为国家大事运筹帷幄,在他面前却像个听话的学生。这个非同寻常的老人叫郑秋甫,今年81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我的保健对象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军队的元帅、大将、上将,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疏忽。”郑秋甫说。

从浦江走出的名军医

郑秋甫1939年出生,是黄宅镇前一村人。

1959年,郑秋甫从浦江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六年制)。1965年,毕业留校,在该校第一附属医院(现西京医院)心内科任住院医师。1969年,调到解放军总医院,从事医疗保健工作至今。曾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肾科主任。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委、主编。

郑秋甫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重危抢救。他专业从事老年心血管病及干部医疗保健工作30余年,有扎实的内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老年病专业知识。30年多来,他直接参与或组织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医疗工作和重危抢救,为党和国家、军队高级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获得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的奖励。

在国内,郑秋甫是最早参与心血管活性肽临床研究的学者,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次,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二、三等奖多次;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6部,参与《现代老年急病学》《现代老年医学进展》《实用老年肾病学》《现代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等专著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多名。

与邓小平朝夕相处的70个日日夜夜

在从事党和国家、军队高级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与每一位首长的相处,都是郑秋甫一段难忘的记忆。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与邓小平朝夕相处的70个日日夜夜,他陪同一代伟人走过最后的日子。

“1996年12月12日入院,直至1997年2月19日去世,邓小平在解放军总医院住了整整70天。当时,我任科主任,邓小平入住的科室就是我分管的。”郑秋甫回忆,抢救邓小平的医疗组由专家组和一线医疗组组成,他就是专家组成员。

此前,在许多重要场合,作为保健医生,郑秋甫曾多次见过邓小平。“那时的他脸色红润,神采奕奕,身体非常好。”由于操劳过度,邓小平病倒了。“刚入院时,小平同志还能下床,在特制沙发上坐一两小时,并由护士喂他进食。但自1997年1月中旬持续高热后,再也没有下过床。”小平同志病情恶化后,夫人卓琳和子女邓楠、邓榕先后住进医院。让他感动的是,小平同志的亲属非常通情达理。邓楠、邓榕经常参加他们每天的病情讨论会,多不发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从不干预医疗组的诊断和治疗。卓琳每次进小平同志的病房,总是说:“老爷子年岁大了,你们不要有顾虑,该怎么治就怎么治。”

1997年2月19日下午4点多,碰头会结束后,郑秋甫因有事提前回家了。刚到家不久,BP机就响了,通知他立即赶到病房。他感到情况不妙,立即跑步赶到病房,果然是小平同志病情突变!“50、40、30……我看到小平床头的心电监护仪上心率不停往下掉,17时40分,心电图成为一条直线。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很快心脏复苏成功,但血压始终未能恢复。这样的情况维持到晚上。”21时08分,心电监护仪上再次出现直线,虽经全力抢救,小平同志的心脏再也没有恢复跳动。一代伟人与世长辞,享年93岁。

“第二天的遗体告别仪式就在总医院南楼小礼堂举行。我是最早赶到现场哀悼的人之一,清晨5时天没亮就到了。看到小平同志覆盖党旗,躺在鲜花、翠柏丛中,回想起伟人在世时鲜活的一幕幕情景,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郑秋甫说,虽然时过境迁,当时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事后,小平同志的家属在酒店设宴请全体医护人员。席间,邓榕特地走到郑秋甫面前敬酒:“会诊时,我们对你的印象最深刻。说话果断,声音也最宏亮。”现在,郑秋甫仍与小平同志的家人保持联系。

家乡是永远的根脉所在

多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新春,郑秋甫回浦江参加家乡组织的乡贤会。“回家的感觉真好!家乡的变化真大,我几乎认不出了。”他说,不管走多远,始终没有忘记浦江、黄宅、前陈,那是他永远的根脉所在,那里有他挥之不去的乡愁。

“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为家乡做点事。”新春乡贤会上,郑秋甫这句话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他捐资40万元,用于修建前陈安岩寺祖坟山地延伸道路。如今,道路已铺设完工,不仅美化了山林,更为前一村和前二村村民出入祭祖提供了许多便利。他表示,后续计划再捐60万元,用于村内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

不忘乡邻,难舍乡愁。郑秋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村民谋幸福,为家乡谋发展。他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涵育文明乡风,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更多权威资讯,请下载诗画浦江APP

记者|张庆平

编辑|钱益龙

审核|陈海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