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奔腾 | 石林县:绘就美丽石林多彩画卷 书写幸福彝乡壮丽诗篇

2019-09-27 12: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现70年来昆明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小布推出《奔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展现昆明各县区、各行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石林县。

绘就美丽石林多彩画卷

书写幸福彝乡壮丽诗篇

中共石林彝族自治县委书记 梁 崑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普建勇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脚步,石林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彝乡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在1719平方公里的彝乡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雄壮凯歌,描绘了一幅幅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多彩画卷。

70年风雨兼程

石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弹指挥间七十年,日新月异换新天。从1956年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经1998年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到现在,石林人民砥砺前行,奋斗不息,推动石林经济跨越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县之初的1984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86亿元,增长了433.5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20万元增长到6.49亿元,增长了540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266万元增长到66亿元,增长了2481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从65.61∶18.37∶16.02调整为25.2∶22.8∶52。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景点发展向全域发展转变。从1978年石林景区对外开放卖出第一张门票至2018年的40年间,石林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984.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70.5亿元;游客人数增长了近40倍,旅游收入增长了2000多倍。2018年,全县乡村旅游点达20个、农家乐近200家,住宿床位达13700余张,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1000余万元,石林全县接待游客达9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7亿元。石林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一系列荣誉,石林县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殊荣。主动融入昆明“中国健康之城”建设,构建形成了以石林杏林大观园养老公寓为龙头的度假养老、以中医药博览馆为龙头的中医药文化展示、以“云三七”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医药研究、以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为龙头的生物医药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工业产业实现了从零星发展到聚群发展的转变。201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7亿元,比1957年的329万元增长了1428倍。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生态工业集中区入园项目81个,中种、温氏、双汇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园区,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实验平台等一批科技项目相继落地,广联饮料、斛之梦中药材、圣木生物、紫胶水果保鲜剂生产线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113个,总功率达2655.9千瓦;完成5个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总装机规模达292.5兆瓦,累计发电10.33亿千瓦时;完成3个风力发电场建设,总装机规模达126兆瓦,累计发电14.12亿千瓦时;全县建成沼气池2万余座、集镇天然气储备站4个。农业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转变。2018年,农业总产值39.7亿元,比1957年1944万元增长了204倍。目前,台创园入驻项目达5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台资企业8家,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园区年产值8亿元;全县烤烟种植面积10.9万亩,烟农户均收入5.65万元;石林人参果种植面积达5.89万亩,产值4.2亿元,2019年种植面积已突破12万亩;花卉种植面积2.97万亩,产量达4.5亿枝(株、盆),总产值达4.17亿元;家禽年出栏量超过2000万羽,居全省第一位;路南卤腐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恒泰”“绿汀”甜柿荣获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大可枇杷”“石林圭山黑山羊”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旭润庄园”云耳等3个农产品获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40个。石林县被列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70年与时俱进

石林改革创新纵深推进

石林把改革创新作为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驱动,创新推动,不断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县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入驻,“一网四中心”建设顺利推进,“一窗通”办理正式实施,企业注册登记缩减至1个工作日。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499项。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被列为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整县试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省级改革试点工作,石林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先后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江西铜鼓县、贵州荔波县缔结为友好旗县,顺利举办“中华一家亲·石林情似火”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2018石林火把狂欢节文化交流晚会,被国家民委授予“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圆满承办昆明市第六届运动会,石林县青少年组获金牌71.5枚,团体总分及金牌数均居全市第2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减税降费效果明显,2018年实现引进内资52亿元、外资450万美元。

70年华丽变迁

石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从改革开放之初石林县城总用地仅为0.946平方公里,到目前石林建成区面积15.92平方公里,石林城乡建设从扩规模向提质量转变。城乡交通更加方便快捷,昆石高速、石锁高速、西石高速、即将建成的宜石高速,九石阿旅游专线与南昆铁路、云桂高铁构成了“四高两铁一专”的现代交通网络;县域内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北路连接贯通,大叠水、长湖旅游专线建成通车,100%的行政村、100%的自然村实现公路硬化,行政村公交覆盖率达100%。城乡环境更加宜人宜居,全县建成各类公园21个,乡镇生态湿地3个,县城绿地率达35.78%,绿化覆盖率达39.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14平方米。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全县行政村100%创建为市级以上生态村,其中,糯黑村和小箐村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村,省级卫生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石林县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

70年斗转星移

石林人民生活翻天覆地

与1978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8元增加到2018年的40636元,增长了230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1元增加到2018年的14729元,增长了207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群众收入的不断增长,民生福祉得到极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础更加夯实,全县4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7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392人脱贫出列。各类教育提质发展,近3年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29871.95平方米,修建运动场36066平方米,加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校舍42512平方米,石林县被国务院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18所校园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园)。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千人拥有病床位数达5.72张,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69.38%。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9%以内,各类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实施“雪亮工程”“风雷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70年历史昭示

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石林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伟大成就的一个点,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生动的诠释。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推动石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围绕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建设目标,统筹旅游空间布局,着力构建旅游功能定位清晰、旅游资源高效利用、旅游经济优势互补、综合管理规范有序的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体验互动游、健康养生游转变。着力打造绿色食品深加工创新发展示范区,依托特有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按照“突出特色、精深加工、打造品牌、提高效益”的思路,推动食品加工业向专业化、特色化、绿色深加工方向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台创园为辐射带动,以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创建新模式为重点,全面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宜人宜居环境,持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成就来之不易,更须接续奋斗。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目标任务,聚力攻坚克难,努力把石林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答好新时代答卷。

立足旅游立县战略

持续推进全域旅游

“石林有着很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拥有1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还没有‘全域旅游’的概念时,我们石林就朝这个方向做了不少工作。石林申遗成功后,全县布局了多项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工作,全域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石林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李贵平说。

改革开放的鼓号声,敲响了云南经济发展的大门。作为昆明市的老牌景区,石林风景名胜区乘着改革的春风,于1978年4月1日售出景区第一张门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独具世界自然遗产特色的旅游印记。

石林景区申遗成功后,石林县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了冰雪海洋世界、蓝莓庄园等一大批旅游项目,推进石林旅游转型升级。去年全县接待游客12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1亿元。旅游业也成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张门票见证石林旅游经济起步

2019年在石林县举办的昆明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活跃着一位头发花白的摄影爱好者,他叫杨新民。除去摄影爱好者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传处原处长、石林风景区照相版门票的设计者。

杨新民今年71岁,他收藏有30多个版本的石林景区门票。1981年至1984年间,他设计并制作的石林照相版门票,如今已成为收藏家眼中的珍品,从1981年到2011年的30年间,他负责设计了30多个版本的石林景区门票。他也因此成为石林旅游经济从起步到腾飞的重要见证人之一。

1964年,16岁的杨新民被分配到石林宾馆工作,那时的石林景区还不收门票,其规模与地位长期以来仅是一个“公园”,并未得到长足发展。

“1978年4月1日,石林景区卖出了第一张门票,5分钱一张。刚开始游客很少,有时一星期也等不到一辆大客车。”杨新民回忆,也在那一年他从石林宾馆调至石林景区工作。

从1978年至1981年,石林景区使用的一直是“开水票”,既不美观也没有保留价值,不能起到宣传石林的作用。

为了扩大石林知名度,杨新民向上级提交了专门成立图片组、制作石林宣传画册、明信片的报告。很快上级领导找到杨新民,表示赞同成立图片组,图片组还将负责设计制作新版石林门票的工作。

“因为我一直做摄影工作,就想到将门票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杨新民说,于是他和同事们开始用相纸冲洗门票样式。

他们将刻有宣传标语、门票价格的纸片和拍有石林风光的胶片一同放到放大机的底片夹中,并在放大机下层放上相纸,经过曝光后,纸片的内容和底片上的风景同时定影到相纸上,再经过冲洗、干燥、剪切、穿孔、系红绳等10多道工序后,一张书签样式的照相版门票便制成了。

1981年至1984年,杨新民和同事们每天冲洗约一千张门票,但到了1985年,照片版门票的冲印量已经无法满足激增的游客数量。自此,石林景区独一无二的照片版门票退出历史舞台,印刷版门票正式登场。

从1985年至2011年,杨新民始终负责石林门票的设计工作。其价格也从最初的5分、4角、10元、30元一路上涨,直到2018年国庆,为响应国家号召,石林景区门票从每人175元降到130元。每一次调价都是石林旅游的一次变革,而最佳的印记就是那一张张门票。

品牌创建助推旅游品质快速提升

在石林景区快速发展的初期,品牌创建工作也同时起步。从1982年开始,石林景区就开始进行品牌创建,1991年,石林景区首次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20世纪80年代,石林景区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统一管理为前提、法规制度为后盾、综合治理为龙头、行业监督为骨干、群众自律为基础、目标责任为保证、承诺服务求信誉、宣传促销助发展”的石林管理模式,并作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

2003年,景区顺利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三标一体”国际认证,使石林的管理与国际接轨。以上工作也助力了石林景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等荣誉。

2007年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更让石林旅游转型升级进入提速阶段。“每一次进行品牌创建,景区都要按要求对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整治、提升,也促进了石林县城市建设的提升改造。”杨新民说。

2007年石林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以后,石林旅游转型升级进入提速阶段。石林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环节,策划了一批旅游项目,推进石林旅游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石林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引进了“石林老街·东门坊”文化休闲街区、阿诗玛旅游小镇、彝族第一村斗牛城、台创园系列都市农庄等项目。

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杏林大观园、万家欢蓝莓庄园、水上石林温泉度假村等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弥补了石林旅游项目空白。至2018年,围绕石林旅游产业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80亿元,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超过2万人。

据统计,从1978年景区卖出第一张门票至2018年,41年间,石林景区累计接待购票入园游客6984.6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70.47亿元。如今,大小石林景区的游览面积从4平方公里增加至12平方公里。石林旅游已成为石林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全域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在石林景区快速发展的同时,石林县各族群众的生活状态也因“旅游经济”而受益。

石林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李贵平介绍,2016年石林县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和珍惜创建机会,及时成立领导机构,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产业融合为动力,以满足大众化、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突出品牌、文化、生态与旅游的结合,深入推进旅游革命。

石林县确立了“旅游立县”发展战略,成立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挥部,印发了《石林县关于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意见》《石林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等文件,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全县中心工作。

石林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全域旅游基础建设、产业扶持等发展,累计投入50万元提升县域交通基础条件,解决城乡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出县城—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台创园—长湖—糯黑—圭山森林公园自驾旅游线路。

为健全游客服务体系,石林县在旅游景区、城镇、酒店、交通要道乡村旅游点均设立旅游厕所。投资9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旅游平台,与“一部手机游云南”相互连通。

借助台创园平台优势,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万家欢蓝莓庄园、杏林大观园等项目成为农旅融合的典范。台创园也因此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深度推进文旅融合,保护传承和挖掘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培育节庆活动。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等已成为石林旅游文化品牌。传统斗牛、撒尼大三弦已成为石林旅游的文化标签。

全县拥有五星级标准酒店2家、四星级标准酒店2家、三星级标准酒店9家、二星及以下标准酒店110家、特色民俗客栈60余家、共拥有住宿床位13762张。

同时,石林始终坚持以旅哺农、融合发展的方针,以旅游业带动全县三次产业发展。培育和扶持了阿着底村、小叠水村、糯黑村、万家欢等一批有规模的乡村农家乐旅游点。培育和扶持了五棵树村旅游纪念品加工生产基地、土特产一条街等旅游小商品市场以及一批具有石林特色旅游纪念品家庭作坊、地方特色小吃店、旅游商贸小镇。

至2018年,全县打造了6个旅游都市农庄、7个县级阿诗玛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试点村、50余家乡村旅游经营点、13个观光果园。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吸引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农家乐等特色乡村旅游类型。

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石林县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始终坚持“稳定、团结,繁荣、发展”“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通过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创新枫桥经验,全力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

少数民族村庄的可喜变化

2008年,石林县石林街道小箐村村民所福荣一家四口人,还挤在50余平方米的土坯房中生活。那一年他在村里做报账员,爱人靠出售彝族刺绣为生,全家年收入约2万元。

当年11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所福荣家里。在询问了他的家庭状况之后,鼓励他,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更要靠自身努力发家致富。

国家领导人的鼓励让所福荣的心情难以平静,此后他进一步了解了土地流转政策、抢红惠农政策后,与爱人商量,仅靠出售彝族刺绣收入有限,不如依托石林景区,在售卖刺绣的同时也卖水果增加收入。儿子也到石林景区打工,一家人的经济收入就能得到明显增长。

2012年,所福荣一家搬离了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住进了500多平方米的三层洋房。如今的生活与11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一楼、三楼均对外出租,每年租金3万元。目前,他担任小箐村委会监委主任及护林员,每年工资约2万元。儿子在景区务工,年收入2万元,妻子做水果、刺绣生意,年收入3万元。一家四口每年集体分红8千元,全家年收入已经从当年的2万元增加到10万元。

小箐村党总支书记洪杰介绍,小箐村为彝族村,依托石林景区,村集体和村民均围绕旅游服务做文章,以民族刺绣、餐饮、房屋出租、石林景区旅游服务为主。目前,村内集体资产有2388.7万元,年集体收入120多万元,今年向每位村民分红20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3866元,过上了人人有事做,户户住楼房,家家有汽车的幸福生活。

变化不只在城区,即便是在远离县城30余公里的圭山镇糯黑村,在10余年间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糯黑村全村有农户257户1057人,彝族人口比例为99%。长期以来全村以种植烤烟、玉米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收入偏低。

自2008年以来,石林县深入挖掘该村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石头建筑景观,帮助糯黑村发展乡村旅游。共整合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对进村道路进行硬化,修建寨门、民族文化广场、民俗博物馆、杜鹃山观景亭及游路。对村内水塘进行了景观改造,完成了村内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全村自来水通户率达100%。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先进经验

为更好地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石林县长湖镇中心学校针对全校97%以上学生都是彝族的现状,开发出包含彝族歌舞、摔跤以及彝文教育等一系列传承彝族文化的教材。

走进长湖镇中心学校,可看到学校大门、教学楼上,均用汉字和彝族文字同时标注出校名和标语。在一楼的一间教室里,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彝族文字后,开始教孩子们读写。据悉,学校专门编写了一本彝文教材,供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使用,教材内容涵盖了彝族的历史、传说、文化、礼仪等。学生们每周学习一堂课,三年下来就能掌握彝文基础的听读写,熟悉彝族的历史文化。

孩子们的课间操,跳的也是动感十足的彝族舞蹈。在艺术、体育课程的设置上,也加入了大量的彝族文化元素。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如“小三弦”“叉舞”“霸王鞭舞”“鼓舞”“狮子舞”“过山号”等,丰富校园生活。

每年品学兼优和掌握少数民族才艺的孩子都有赴北京、深圳、香港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在学校的荣誉室中,可以看到该校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获得的荣誉。

校长唐文才说:“学生们不仅仅在小学阶段能够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升入初中后也还有配套的教材可供学习。学校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待学生长大之后势必会有一部分人成为研究本民族文化的专家。”

为了更好地保护石林本地民族文化精髓,从1999年起,石林县组织开展了民间艺人普查工作,通过普查452个自然村,访谈5486人,逐步建立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2016年12月,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馆正式开馆。该馆分为九个展区,内容涵盖传统口述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十大类别74个项目,各项目及各类实物展品达4747件。

为弘扬民族文化,石林县建立了摔跤传统项目训练点、民族文化传习点等传承基地。大三弦舞、撒尼刺绣等在全县中小学校普及推广,摔跤项目在县民族小学、长湖、圭山、板桥等乡镇中心学校招生办班,通过基地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

“枫桥经验”开新花

维护民族团结,除了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经济,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外,保持民族关系和谐也十分重要,在石林县长湖镇,通过及时化解矛盾,做到辖区连续三年命案零发生、矛盾零上缴、十年零上访,开创了“枫桥经验”的长湖模式。

长湖镇将综治、纪检、安监、消防、计生等社会监管工作,整合到基层网格化综合治理上。每个网格明确一名调解信息员作为责任人,负责矛盾纠纷信息收集、排查调处、化解联动等工作。在镇、村委会、村小组建立群众诉求受理平台,受理群众诉求和举报。充分发挥镇、村网格平台作用,在各村成立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小组,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立综治部门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格局。

长湖镇针对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4%以上的特点,将各村德高望重的“族辈长老”“毕摩”、妇女干部等发展成“调解员”,农户家的客厅,甚至田间地头都成了调解室。

此外,长湖镇在全县率先推行“一村一法律服务员”制度,通过让律师为调解案件“把关”,维护群众明晰合法权益。

通过建立事前预测机制,健全事中预防机制,完善事后调解机制,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要求,明确每一件纠纷的包保责任人,按期化解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扩大化和激化。

2018年,长湖镇共排查各类纠纷307件,预防纠纷216件;受理群众诉求289件,均已按时限办结。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4件,调处成功率达99.2%。

多年来,石林县始终坚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谋发展、共奋进。通过实施民生改善保障示范、旅游强县示范、民族文化繁荣示范等八大示范工程,全力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

石林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9月22日,2019年第二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五届人参果文化旅游节在石林县西街口镇路花村人参果分拣中心开幕。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人参果产业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西街口镇已发展成为全国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人参果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由于石林县贫困人口少、基础设施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打造绿色食品牌成效显著,石林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

石林农村发展基础良好

“2014年以来,石林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石林县完成了现行标准下全面脱贫的年度目标:建档立卡贫困户1316户4217人、7个贫困村脱贫退出。”石林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张宏祥说。

在教育扶贫方面持续压实“双线十人制”控辍保学责任制,促进教育公平。在健康扶贫方面,除严格落实省市健康扶贫政策外,实现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及时结报。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进一步提升农村危房改造后房屋质量,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二级残疾人、重特大病人和特困人员实行全面兜底。

通过实施多重措施,石林县对2014—2018年已脱贫的7个村,脱贫人口1316户4217人持续帮扶,做到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确保挂钩帮扶力量不散、力度不减,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在交通建设方面,石林县着力实现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双车道、组组通硬化路的目标。村小组道路需达到4.5米至6.5米宽,行政村道路必须按照6.5米以上的双车道道路,乡镇公路向二级公路的目标进行奋斗,到目前为止,二级路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石林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桂明介绍:石林县考虑到的远远不只是“通达”,创新性提出了通畅、美丽、舒适、安全四个标准,服务全县整体发展,“旅游资源路”“产业致富路”成为石林县道路建设的“标配”。

经过不懈努力,石林县于2009年实现了行政村公交覆盖率100%;2013年实现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率100%;2017年实现自然村公路硬化率100%,公交出行分担率45.4%。2016年石林县成功创建为云南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交通网络的完善为石林县的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渠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9年以来,石林县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实施,工作取得阶段成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平稳发展。

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县级部门及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石林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同步成立规划编制、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13个专项工作组。

石林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1+1+1+9+7+N”的体系进行,建立县域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三级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组织各乡镇、县直涉农部门报送乡村振兴项目,涉及资金共计177.754亿元。

开展石林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建设高标准农田1.11万亩、耕地休耕1.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50.37万亩、产量达15.5万吨,肉类总产6.46万吨,鲜奶产量2.52万吨,禽蛋产量2500吨。

全县种植辣椒达5.78万亩、菜用玉米达5.13万亩、枇杷达1.17万亩、苹果达1.7万亩、花卉达2.87万亩。建成2个辣椒交易市场、鲜切花标准示范点5个。水果种植面积达11.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9万亩。

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24个、家庭农场54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60人。

强力推进党建与扶贫“双推进”制度。探索出“党总支+公司+农户”的“农旅融合、以旅哺农”新路子,7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出列”,27个集体经济“空壳村”顺利“摘帽”。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昔日山村成景点全域旅游正形成

自石林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后,石林县加快了迈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改革步伐,冰雪海洋世界、万家欢蓝莓庄园、杏林大观园等一批新型景区景点相继建成。

原先离石林景区较远的糯黑村、矣美堵村、阿着底村也通过深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自然资源,对村庄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打造成为全域旅游中别具特色的景点。

糯黑村是一个全部用本地石头构建的彝寨。石板房、石板瓦、石板路等石头建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撒尼人的生活变迁。独特的石头景观为糯黑村赢得了“石头凝固成的村寨”的美誉。

糯黑村也是彝族撒尼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典型村寨,至今仍然延续着古老的彝族风俗习惯。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边纵”司令员朱家壁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冲曾带领边纵小分队在圭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的革命遗址。

为此,石林县将以上元素进行挖掘整理,发展糯黑村乡村旅游,目前已具备AAA级景区的条件。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实现旅游收入30余万元。

矣美堵村位于圭山半山腰,是一个彝族彝清人聚居的极少数民族村寨,长期以来村民靠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为生。由于历史、地理、区位等因素,一度导致全村经济发展缓慢,农宅无统一规划,土地浪费严重;村内主路为弹石路、无公厕;生产污水属自然排放,村内垃圾乱堆乱放;民族文化等未得利用;95%的民居均属危房。

为实现在奔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使全村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目标,石林县整合资金514.44万元,对村庄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宜居房建设、农网改造、村内道路硬化等方面工程。目前矣美堵村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圭山红色遗址的修缮,红色教育纪念广场、纪念雕塑等设施的新建,圭山森林公园步道系统的建设。矣美堵村将建成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康体休闲为一体的全省最具农村特色的民族团结示范村。

而在石林城区的小箐村和五棵树村,由于紧靠石林景区,在村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依托旅游业发家致富的情况更为普遍和突出。

石林县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不仅盘活了农村经济,更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彝族撒尼人“生来就会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仅仅在石林县长湖镇就活跃着300余支少数民族民间文艺队,每到传统节日载歌载舞的文艺队伍就成为石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石林县的彝族摔跤项目和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大三弦、刺绣等一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1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林县,也获得了“歌舞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摔跤之乡”的荣誉。

在台创园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带动下,石林县初步形成了以西街口人参果、石林辣椒、板桥血桃、大可枇杷、圭山苹果和万家欢蓝莓等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被列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云南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

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深入挖掘自然资源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石林县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来源:昆明日报

图片来自石林发布

更多内容

>

>

>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