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项发现获生理学或医学诺奖,相同原理临床研究已在上海开展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9-10-08 07:5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0月7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William G. Kaelin教授、Peter J. Ratcliffe教授、以及Gregg L. Semenza教授摘得殊荣。

诺贝尔奖的评语指出,这三名科学家发现了对人类以及大多数动物的生存而言,至关重要的氧气感知通路。细胞内调控了一种叫做HIF-1(缺氧诱导因子-1)的蛋白质,而这种蛋白由HIF-1α与HIF-1β组合而成。

在富氧条件时,一种叫VHL的蛋白会识别缺氧诱导因子,使其降解;而在缺氧状态下,VHL就失去了标记HIF的能力,因此HIF能继续留在细胞内起作用,并持续调控包括VEGF(能促进血管生成)、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诸多关键基因,促进血管和红细胞的生成。

此前,北京时间7月25日凌晨,全球顶尖医学期刊之一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出两篇由上海瑞金医院陈楠教授完成的,关于治疗肾性贫血的新型药品“罗沙司他”的原创性学术文章。

上述研究中所涉及的罗沙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低氧诱导因子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它的作用原理同样源自于HIF的作用及与氧感受器的相关性,它可逆地抑制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HIF-PH),短暂稳定 HIF-α,增加HIF 靶基因表达,如 EPO 和铁稳态基因。这个药物的临床应用一旦获得成功,将会给众多病患带来巨大福音。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源于诺奖表彰的基础性机制研究而来的罗沙司他,已经在中国率先上市。

瑞金医院血液科医生李啸扬表示,他正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进行援藏工作。他在工作中发现,西藏有许多红细胞增多的病例。在缺氧的环境下,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的过程,HIF-1扮演了核心的角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正是由于高原缺氧环境刺激体内红细胞过度增生,导致血液粘稠、血流瘀滞,甚至血栓栓塞,从而对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功能产生影响。这一疾病是那些长期移居高原居民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高原病。

“发病机制上,主要是由于机体对于缺氧的自我保护反应。人体在缺氧状态下,HIF-1基因会上调,导致EPO过度分泌,从而引起了红细胞的过度生成。”李啸扬说。

李啸扬进一步介绍,从2017年起,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进行红细胞单采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研究团队也将结合本次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在高原红细胞病因治疗上进行探究,同时根据机体对缺氧的反应,在慢性贫血的治疗上引入新的治疗理念。

    责任编辑:张慧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