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推动绿色发展(19)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寻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范本

2019-10-09 11: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湿漉漉的空气挂在山谷里,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朱文珍几日前刚帮母亲收完稻谷,这时他手撑着一把雨伞,左右摇晃着走在阿者科村湿滑的石板路上。村民背着刚打好的稻谷从梯田里归来,与他打招呼,互相说着哈尼族语言。

对他和其他村民来说,这是一年最幸福的时节,稻谷丰收,鱼、鸭肥美,这些人工种养出来的农产品很快就能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上海、北京等城里人的餐桌。

一曲哈尼古歌教人敬畏自然。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视频编辑 柳婧文 实习生 瞿荻(01:59)

“今年是个丰收年。”朱文珍说,“现在通过手机的元阳电商平台就能把元阳梯田里的红米等农产品卖到大城市里。”

对哈尼族90后姑娘罗美花来说,她更期待再过两个月旅游旺季的到来。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的她,去年听说家乡要发展旅游就决心回来,如今在阿者科景区售票处上班的她讲着一口还不标准的普通话,却乐此不疲地给外来的游客做志愿讲解,分享哈尼族的传统文化。

“很多年轻人现在都愿意回来了。”罗美花说,在家乡可以照看孩子、老人,还能有份不错的固定收入。

2019年9月9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遗产区核心区,一场雨就要到来。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图

阿者科村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在这片靠近中越边境的隐秘之地,哈尼族1300多年来以梯田为生,在红河南岸茫茫的哀牢山深处,打造出一片活态的文化遗产。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哈尼族打造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并通过“稻鱼鸭”种养模式让梯田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产值,“阿者科计划”的打造让更多村民从保护一方山水中有了获得感,他们平日里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唱着哈尼古歌,言谈中无时无刻不在感恩这片土地的馈赠。

1300多年来,哈尼族创造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的奇迹。2013年6月,元阳哈尼梯田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2018年12月15日,哈尼梯田遗产区被授予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围绕生态为民、富民、惠民,这里呈现出“两山”转化的实践范本。

“稻鱼鸭”种养模式

从昆明出发,要开车7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元阳县。汽车从红河谷地驶入哀牢山南岸,绵延不断的梯田突然出现在眼前——从山脚一直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

秋季,正是稻谷收割的季节,村民在梯田里弯腰收割、打谷,他们要赶在下雨前把稻谷背回山寨。

哈尼族根据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探索出了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与国家提出来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高度地吻合。”云南省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元阳分局局长罗成会说。

但特殊的地形和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决定了哈尼梯田的农业产业在低水平线徘徊,村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今年45岁的哈尼族人李正福是遗产区核心区大鱼塘村村民,家里共有2.5亩地,以前亩产300多公斤的红米稻是全部的经济来源,为了增加收入他常年外出打工。

为了把人留住,增加村民收入,元阳县将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相结合,推广“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的“稻鱼鸭”种养模式。

雨中,稻鸭正在田埂上栖息。

所谓的“稻鱼鸭”模式,即是按照水稻、鱼和鸭自身生长特点和规律,依据时间节点在水稻梯田中养鱼、养鸭。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嫦介绍说,鱼、鸭的游动、采食和排泄等活动,可以抑制杂草生长、疏松土壤;提供有机肥,有利于水稻生长,还能减少饲料投放。稻、鱼、鸭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整个种养殖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能够初步实现节本增效与生态富农的双赢。

在电商平台销售的元阳梯田红米。

2016年经省、州、县专家测产,“稻鱼鸭”模式可实现亩产值1.1万元,扣除亩生产成本4460元,亩增产值6540元,比单种水稻亩产值2500元增收4000元。

2017 年起,当地又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打造“稻鱼鸭”综合种养连片示范点13片2万亩,全县发展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筛选梯田红米品种42个,试养台湾泥鳅50亩,新街镇黄草岭、大鱼塘建成全国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

李正福也正是这一年回到村里,他用打工挣来的钱回村修建起一栋四层小楼,把土地流转给养殖公司,每亩可获1200元;公司聘请他管理梯田,每月给他3000元工资;他再把闲置的房间出租给养殖公司,每年又可获得38000元租金。

元阳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显示,广东、云南、山东、江苏等省份是元阳红米的主要销售区。

依托哈尼梯田境内空气质量好、水源无污染、土壤无毒残留、水质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优级标准等优势,再借助元阳哈尼梯田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目前,梯田红米、梯田鱼、梯田鸭蛋等稻渔综合种养相关农产品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收入翻了好几倍。”李正福说。

“阿者科计划”

随着哈尼梯田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不顾路途遥远来到这里。位于元阳县新街镇的阿者科村有60余栋茅草屋顶的蘑菇房,被专家们认为是元阳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哈尼族建筑群,也是最受游客喜欢的目的之一。

阿者科村,茅草屋顶的蘑菇房。

阿者科,海拔1800多米,是哈尼族梯田世遗区内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在雨雾氤氲的村子下面,梯田依山而下,游客喜欢把这里称为“云上梯田人家”,而在哈尼语里,阿者科的意思是:“一个吉祥的小地方”。

“每年有几万游客,特别是12月过后一直到春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罗美花介绍说。

但每年几万名游客并没有改善阿者科村民的生活。据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团队的走访调研,由于人均年收入较低,阿者科还属于贫困型传统村落,且正在“空心化”。全村66户430余人中,有60多人在外打工,约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有的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自己搬出村寨,而一旦人们出走,没人耕种梯田,这一活态的文化遗产也将不复存在。

2018年1月,元阳县委县政府邀请保继刚团队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作战略规划编制了“阿者科计划”。这个计划实行的是一种被称为“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对村寨进行整体改造并统一向游客收取费用,收入归全体村民所有。

据团队成员周宗俊介绍,按照“阿者科计划”,公司70%的股份属于阿者科村民。运营总收入扣除运营成本外,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七成归村民。

为让村民接受公司管理,“阿者科计划”用村规民约来约束村民的一些行为,比如“村民 不得私自以拍照问路等名义向游客收费”,“村内儿童不得纠缠游客索要财物”,“村民不得协助游客逃票”等。

同时,公司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了管理、织布技师、售票、检票、清洁、向导等就业岗位,其余农户则经营农家乐餐馆、织染布艺体验、野菜采摘、哈尼家访、梯田捉鱼、哈尼婚俗表演、红米酒品尝等旅游项目。

村寨里公示的“阿者科计划”分红细则。

为保护蘑菇房和梯田,“阿者科计划”划定了4条底线:不租不售、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在公司与村民签订的旅游合作协议中,梯田的维护管理作为一条重要内容写了进去:村民负责景区内梯田的正常维护,并按季节耕种、管理、收割;崩塌的梯田要及时维修,保持梯田原有景观;不得随意撂荒梯田,不得随意在梯田种植水稻以外的作物。

而给村民的分红则强调了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对梯田的种植维护。 其中,根据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对梯田的种植维护情况,给予70%的分红; 根据是否在村里居住及是否保留户籍,给予30%的分红。

周宗俊介绍说,“阿者科计划”实施后,在今年的3月8日和8月20日已经实现了两次分红,全村有44户获得3440元,1户获得2750元,16户获得2070元,有3户获得1375元。

村民的收入增加,获得感增强,不断有人回来,这是近两年来朱文珍欣喜看到的变化。

9月10日,在阿者科村,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朱文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申遗后村民保护哈尼梯田、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提高了,村庄、道路、水电这些村民生产生活的条件也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哈尼梯田遗产被更多的人关注,有更多的人想来这里旅游,村民可以在自家门口打工,可以在自家的蘑菇房里开客栈……

“我们不能走大理、丽江那种旅游模式,我们的旅游业必须要有序地发展,我们会分批分配地进入,一旦超过环境承担能力,我们将启动应急预案。”朱文珍笑着说,他走过全国很多地方,包括全国其他的遗产地,“我们会学习不同地区旅游发展的经验,不足的地方会加强”。

朱文珍说,梯田是哈尼族的精神家园,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特别是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之后,哈尼族文化的这种保护和传承加大了力度,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加大了投入,所以年轻一代,每当回到自己村庄的时候,他们的确看到了民族文化保护的成果,传统的蘑菇房修好了,乡愁又回来了。

话说着,村子里的雨越下越大,朱文珍拐进一家村民的蘑菇房檐里躲雨,唱起了古老的哈尼古歌。

“千百年来,哈尼老人通过唱古歌,告诉自己的儿孙,要知道历史,要明白的道理,要掌握的学问,要遵守自然规矩。”朱文珍说。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元阳分局局长罗成会介绍元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视频编辑 柳婧文 实习生 程暎(02:34)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刁凡超

编辑:徐萍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