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潜力长三角,一幅创新经济蓝图徐徐展开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2019-12-04 08:0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2019年12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满月。

示范区位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这片土地,超越传统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方式,回答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大命题。

去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体化进入“快车道”。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一年多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澎湃新闻推出年终报道,记录长三角城市群集聚发展的精彩序章。

1980年代曾出现过一批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的团体,他们趁着周末,从上海出发,前往周边省份为企业带去亟需的技术、破解难题,周一再回到上海的院所、高校和企业上班。

“星期天工程师”创造的经济效益是自身劳动报酬的97倍之多,一批面临困境的企业就此起死回生。

他们是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早期典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越发频繁,更大范围、更高效率的市场需求呼之欲出。

市场有呼声,政策自然有回应。随着顶层设计的加码,区域内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的发展蹄疾步稳,一幅打造创新经济的蓝图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说起科技,必然绕不开上海。

与江浙接壤的上海西郊,更是频频传来好消息。6月26日,包括华为研发中心、中军哈工大人工智能产业园、启迪国际人工智能科技城等在内的31个重大产业项目正式在上海青浦统一落地建设,总投资额509亿元。

众多明星企业落子青浦,看中的不仅是上海的科创实力,更相信长三角一体化的巨大潜力。

一批大科学装置已在张江扎根落户。以上海光源为例,其所支撑的学科多达十几个,所支持的研究领域可以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用户遍布全国各地。预计到2022年,上海光源每年将能接待用户超过上万人次。

上海光源 IC 资料图

上海的“科创光环”也辐射到了长三角,区域科创资源共享进程日益加快,包括G60科创走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等在内的平台已经为区域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G60科创走廊,是沿着G60沪昆高速公路布局的科创平台,覆盖三省一市的9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公里,GDP总量约4.86万亿元,目前已集聚众多创新资源。

6月24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签署2192亿元项目投资。而在10月15日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又有多个城市纷纷请求加入“朋友圈”。

作为科创资源共享平台,“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于2019年4月开通启动,该平台的“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已整合区域内1195家法人单位的26733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07亿元,“竭力”为三省一市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共享服务。

有了“硬核平台”,还需要各省份互动起来。这一点,长三角也做到了。

在长三角,不少高校院所在驻地外建立了一系列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一份报告称,江苏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长三角地区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6月19日,宁波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这种将“最强大脑”落地上海的模式,不仅为他们留住了国内稀缺的智能算法人才,还吸引不少长三角地区的科技项目入驻孵化,转移到宁波产业化。通过“科技飞地”的“借智”模式,长三角的科创资源将形成一个“大IP”。

“科技创新功能应该是长三角作为世界级城市群不可或缺的标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陈雯认为,通过科技创新,引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产生区域和城市创新要素集聚的“连锁效应”,将真正推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揭榜,长三角地区共有33位科学家当选。由此,长三角有了更深厚的优秀科创人才储备。

产业协同

有了科技的支撑,长三角接下来要思考的是,科技如何作用于产业?

2017年,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2.2%的国土面积、15.2%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3.8%的国内生产总值、25.6%的财政收入和36.5%的进出口总额。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的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迈出新的重要一步。

如何在一体化大背景下,把亮眼的“成绩单”持续升级? “科技赋能、产业协同”是讲好长三角一体化故事的关键词。

“如果能够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加速资源要素按市场规律高效流动配置,这是产业协同的‘最高境界’。”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已经有不少专业人士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打破行政壁垒,是科技作用于产业的第一步,长三角已经在行动。

G60科创走廊3.0版。 上海松江区政府供图
2018年9月底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九城(区)率先探索跨省市“一网通办”,对一些企业办理频次较高的事项,实现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比如,上海市民若想在合肥设立新公司,放在以前,可能需要带着材料来回跑几趟,但现在,只要在松江行政审批局办理就可以。

不只G60科创走廊,上海与苏浙皖三省已合力打造了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上线全国首个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旗舰店。

目前,长三角已经开通18个城市164个线下专窗办理点,实现了51个事项跨省办理,长三角全程办总量为170万余件,线下专窗跨省办件729件。政务服务区城一体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开发部负责人贝聿运介绍,到2019年底,“一网通办”服务范围会扩展到长三角地区的26个城市。到2020年,会实现长三角地区城市范围“一网通办”全覆盖。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以及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区域合作办公室等跨省市合作机制的实体化运作,行政藩篱的影响正在逐步被弱化。

与行政藩篱弱化相对应的,是产业协同的不断加强。带动新兴产业在区域内实现合理布局、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是科技为产业赋能的第二步。

5月份出炉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指出,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域合作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在7年间增长近5倍;三省一市在产业大类中的同质化竞争略有增强,但基本实现细分领域的错位发展格局。

其中,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增速最快,江苏在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优势,浙江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安徽则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工业领域后发赶上。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朝产业互补、互相搭台、各自发挥相对优势的目标前进。

上海站位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上海理应有所担当。

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去年,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5方面举措,对上海提出了3点开放要求。一年来,这些开放措施已经基本落实。其中,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已经正式设立,我们还在其他省份新设了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正式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实施。

2019年7月22日上午9点30分许,伴随开市锣声的响起,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当长三角遇上科创板,将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一位来自江苏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他们希望能借助科创板,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他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期望,科创板的设立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与发展将是巨大利好。

上海已着力推进这项工作。4月,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正式启用,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王华介绍,“启用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就是给准备到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提供包括行政、股权投资对接、信用信息共享、金融指数编制等在内的服务。”他透露,现在基地还是1.0版,未来会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陆续推出2.0版、3.0版。

市场反应明显。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透露,2019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科创板上市储备企业接近400家,已申报52家,占总申报企业32%。

当长三角遇上自贸区,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仿若“近水楼台”。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提出,新片区要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允许相关资金在长三角地区自由使用。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也表示,临港新片区在上海自贸区其他片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增加了“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等内容。

新片区的开放政策给长三角地区带来的是更多的机会,而上海承担着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任。与此同时,自贸区的经验也将辐射至整个长三角、扩散到全国。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表示,上海作为龙头,要把自己发展好,提高城市能级与服务能力,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解决区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真正做到“1+1+1+1>4”。

抓紧机遇、乘势而上,这是摆在“长三角人”面前的待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