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学研究终将被计算机取代?菲尔兹奖得主畅想百年后的数学

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见习记者 陈凌瑶
2019-10-31 16:07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五十年后,如果还有人类数学家在努力寻找定理的证明,我会感到惊讶。”近日,1998年数学领域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英国数学家威廉·蒂莫西·高尔斯爵士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试图对未来的数学研究做出预测。

通常,人们认为具有创造性要求的工作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过,高尔斯认为,数学研究确实需要创造性,但不是某种神奇的创意,并非无法在计算机上复制。

威廉·蒂莫西·高尔斯接受澎湃新闻专访 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摄

高尔斯爵士是英国数学家、数学作家,剑桥大学纯数学和数学统计系的皇家学会研究教授。1998年,他因将功能分析和组合学领域连接起来的研究而获得菲尔兹奖。

高尔斯近十年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并做过关于自动定理证明的一些研究。他介绍,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让计算机产生新的数学发现。当前的计算机还不能做到这个目标,但他认为,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想法。

他说,“我的工作最终将被计算机取代”,“这可能需要几十年,比人工智能取代汽车厂或其他地方的工人花费更长时间”。

“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数学家应该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提问,高尔斯沉思片刻,然后表示他无法给出答案,“我不知道”,“但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他尝试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很多人类做过的工作,后来都被技术超越,人类不再被需要,我想数学研究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也许未来,计算机还会擅长教数学。

高尔斯的主要贡献在泛函分析和组合数学领域。他巧妙运用组合数学的方法,在巴拿赫空间中塑造了一系列完全不具备对称性的结构。

10月31日,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莫比乌斯论坛现场,高尔斯进一步揭示了他对未来数学的畅想。

威廉·蒂莫西·高尔斯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莫比乌斯论坛现场

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100年,数学会变成什么样?

“很不幸,这个答案取决于人类文明是否以目前的形式存在。即便如此,我相信数学研究也将不再像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存在。”

“可能的原因是”,高尔斯解释,“对很多人来说,为了超越已知的数学而付出的努力可能不再值得”。

他提到,数学领域“容易摘得的果实”已被前人摘取,数学论文越写越长,未来进入数学研究的门槛越来越高,“这会让年轻人不愿意学数学”。

“更大的威胁来自人工智能”,他认为,计算机可以证明数学公式和定理,甚至自成体系。如果机器一旦到了某种程度,也许以后证明数学公式只需要直接在计算机里面输入即可。“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到那时,我们需要找到生存的新意义。”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