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安脱贫故事丨高陵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2019-11-26 23: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高陵区建档立卡户共有340户、606人,分布在鹿苑、通远等5个街道66个行政村。截止去年,共脱贫退出246户463人,剩余94户143人。今年上半年,全省脱贫攻坚数据信息质量通报评比中,高陵区国扶办系统数据信息质量,位居全省98个区县第一名。

“融媒会客厅”“西安脱贫的故事”互动访谈, 今天来看高陵区如何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

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高陵区的脱贫故事~

高陵区

他叫奚元平,今年51岁,是高陵区鹿苑街办马家村脱贫户。早些年,由于他与妻子双双患上疾病,需长期服药治疗,家中还有一双在上学的儿女,收入仅靠4亩庄稼,生活困难。

但奚元平身残志不残,渴望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奚元平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拿到了4万元的贴息贷款。

高陵区鹿苑街办马家村 奚元平:

我购回了这辆三轮车,再弄个磨浆机,豆腐那一摊我就做起来了。各村现在都是剩下五六十岁往上的老人,都不方便吗,他们就给我说你带点酱油、醋(卖),群众需要啥今天给我说,我明天就给群众捎回来,也能增加我的收入,也就是给大家带来方便。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面对贫困,奚元平没有等靠,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坚定地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8年,奚元平家的年收入达到了66000多元。

高陵区共有贫困户340户、606人,分布在66个行政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截至去年底,共脱贫246户463人。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高陵区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以产业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成立联村党委,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富裕。

2018年,张家村和南国村联合成立张南联村,并以集体建设经营性用地指标作价入股的方式入市,与市源田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源田梦工厂田园综合体。

张南联村党委书记 程军:

主要依托源田梦这个产业,共同成立平台公司,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包括民宿产业的发展、康养、文化旅游等等。主要增收的方面,第一是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老百姓要得到1300块的租地款,第二是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人可以在源田梦区域打工。

同时,高陵区因地制宜、盘活资源,通过在设施农业产业上形成规模化效应,实现了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如今的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通过自身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正逐渐成为高陵经济腾飞的重要产业。

高陵县通远街道何村村民 马明:

我种了两个大棚,一个大棚大概一亩三分地,总共两亩半地左右。一年下来能卖七八万块钱,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让我们残疾人在小康路上也不能掉队。

高陵县通远街道何村党支部书记

史安民:

特别我们要关注残疾人,从源头抓起,让这些人人穷志不穷,也发展产业。我们这里有残疾人21户,都建有大棚,在搞产业,把脱贫攻坚作为村党支部中心工作。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 | “脱贫故事”互动访谈 |

本期完整内容

高陵区委书记 杨仁华:

高陵区

脱贫攻坚 工作及创新点

|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

刚才,短片中提到的张南、仁何联村党委,就是我们以党建引领抓扶贫的代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把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把地域相连、产业相近的村组织起来,成立联村党委,依托“三变”改革,盘活农村剩余资源,在设施农业产业上形成规模化效应,实现以党建引领产业、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同时,张南联村党委还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去年开发的“共享村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也是我们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次有效尝试。

除了上述的工作之外,在破解脱贫攻坚工作难题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众多创新性举措。比如,创建重点村包抓机制,对全区8个有10户以上贫困户的重点涉贫村实行三级包抓机制,并安排22名区级领导包抓全区86个行政村,推动中、省、市、区四级决策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实施“抱团帮扶”机制,将全区89个帮扶单位统筹整合,组成28个帮扶小分队,合力破解难题,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我们还组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社会团体志愿服务队、爱心企业志愿者服务队,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截止目前,各帮扶单位、各爱心企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700万元。

高陵区

脱贫攻坚具体模式

|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

我们的具体模式是“以党建引领,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兜底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创新模式,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固本强基,扎实做好1.0版“保障式”扶贫工作。严格落实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等“保障式”扶贫政策,确保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主要成效是:

1.健康扶贫守根本。全面落实“四重保障”,推行“一站式”结算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报销贫困人口777人次,补偿基金177.5万元。

2.教育扶贫斩穷根。全区现有学生贫困户家庭共64户、76人,我们全面落实十九年无忧教育,精准落实贫困学生各项教育资助政策,为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学生家庭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

3.兜底保障护尊严。将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和五保户“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700余万元。

4.危房改造保安全。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摸底排查工作。目前,我区已提前实现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清零任务和收尾工作。

二是稳中求进,深入推进2.0版“开发式”扶贫工作。重点围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创业扶贫、农村“三变”改革等“开发式”扶贫做文章,不断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能力”。主要成效是:

1.产业扶贫夯基础。积极推行“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不断增收致富。截止目前,累计发放产业分红资金72.1万元。

2.就业扶贫添动力。聚焦就业创业零距离,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三送活动。目前,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 144人,累计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 72人。2019 年度完成转移就业30人,技能培训7人,创业2人,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家。

3.金融扶贫燃希望。大力宣传金融扶贫政策,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金融扶贫模式,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需求户做到“应贷尽贷”。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0笔61万元。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3.0版脱贫攻坚新路径。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贫困群众自己动手脱贫致富。主要成效是:拍摄播出贫困户励志微视频10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67场次;完成53条共计40.7公里的“油返砂”道路整治工作;组建35支农村户厕提升改造施工队,全区农村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86.5%。

除了实现政策落实全覆盖外,我们还以“三比一提升”和“五查五看五比”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其他重点工作。特别是,我们积极承担政治责任,做好对口帮扶白河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向白河派驻工作队员3人,出资200余万元资金帮扶白河县改善教育、医疗条件,实施消费扶贫180余万元。

高陵区

今年脱贫攻坚工作重点

|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

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年,也是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年。高陵区在2018年完成阶段性减贫任务后,2019年的工作重点就是:紧盯2020年全区贫困群众同步小康社会目标,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要求,以“脱贫户巩固提升”和“未脱户帮扶达标”为两条主线,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为完成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我们采取的工作模式总结下来就是三句话:以上率下领着干(区级领导分片包抓,推动各项工作走向纵深)、联动发力齐心干(16个行业工作组牵头单位、5个涉贫街道、各帮扶单位联动发力、协同推进)、追踪督导帮着干(强化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在全区采取的创新做法有:

(一)推行三项举措 。一是挂图作战,补齐短板。建立3级“红黄绿”作战图,重点聚焦“标红”指标,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力促指标转“黄”变“绿”;二是电话一响,立即到场。针对群众诉求及干部关切,采取“电话一响、立即到场、部门联动、合力攻坚”的方式,一线谋划、一线推进、一线落实;三是专项督办,马上就办。围绕问题整改、精准帮扶等重点工作,实施反馈督办工作制度,强化干部作风,倒逼工作落实。

(二)实施四步工作法。将脱贫攻坚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组织部门帮扶干部、街村联系干部,通过“对照标准看一看、结合实际算一算、以民为本问一问、聚焦问题改一改”四步法,细化帮扶措施,用心用情施策。通过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晒一晒、比一比”活动,层层传导压力,让广大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

高陵区

下一步脱贫目标

| 向上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

下一步,高陵区将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进一步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以只争朝夕的状态和勇争第一的劲头,尽锐出战、全力冲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确保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市实现“1234”目标作出高陵贡献!

高陵区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

奋力创建“产业优化、生态优美、

百姓富裕、社会和谐”

的美丽新高陵努力奋斗

我们期待高陵区

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王安

编辑:卷绵丨图:叁壹

原标题:《西安脱贫故事丨高陵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