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5岁演员猝然离世!我国心源性猝死人数每年高达55万人

2019-11-27 20: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天,一则令人遗憾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年仅35岁的高以翔今日凌晨在节目录制中猝倒休克,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医院最终宣布为“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节目录制中晕倒

心跳骤停3分钟

11月27日凌晨,有知名博主爆料,演员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晕倒抢救,该博主还晒出了救护车的照片,并表示高以翔已经送到医院抢救。

有媒体报道,高以翔摔倒后昏迷不醒,心跳骤停3分钟。爆料者透露,高以翔到医院时瞳孔已经到放大到边缘。

期间有不少工作人员来来回回走动,有一个工作人员还拿着手机打电话,情绪看起来似乎有些激动。当时节目录制到凌晨2点多,高以翔在奔跑中突然感到不适,在晕倒前曾大呼:我快不行了。

消息一经确认,许多网友为之扼腕叹息。

看到此则消息,小编不禁想起七天前突发心梗,倒在办公室的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勇。

在感到不适后,他坚持编辑完稿件才呼救,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说:“哪怕早送来十分钟。”

他走后,鲜花铺满他的工位,缅怀文章刷爆朋友圈。

猝死离我们有多远

“熬夜”“加班”“过劳”......随着社会压力增大,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敢放缓脚步。“我还年轻,还能熬。”抱着这样的想法,不断地透支着自己。但是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心脏骤停的惨剧时有耳闻。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当一个人心脏骤停,如果身边人能够在“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抢救,可以大大增加生存几率。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不足1%,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的公众不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被动等待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到现场,往往意味着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

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能救命,每个人都值得学习! 

猝死急救,记住黄金四分钟!

做到7点远离“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人人都应时刻保持敬畏。想在运动过程中远离危险,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No.1 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No.2 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冬天天冷,热身时间要适当延长。

No.3 运动量不宜过大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3000~5000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No.4 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建议每跑5公里喝100~150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摄氏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摄氏度。

No.5 感冒、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事实上正相反,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No.6 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

No.7 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

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比如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