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评媒体人 X 社科文献2019年度选书

2019-12-04 19: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阅读丰富人生,知识改变世界。第十一届社科文献十大好书评选(2019)终评会将于明天举行。在此之前,来自国内各大书评媒体的主编、编辑及书评人,在社科文献过去一年出版的图书中,挑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好书”。在年度十大好书正式出来前,我们不妨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书评媒体人名单(按音序排列)

陈 雪 顾学文 黄晓峰 江 丹

刘忆斯 倪楚娇 谢晨星 徐 瑾

姚峥华 于淑娟 张经纬 朱自奋

01

于尔根·哈贝马斯

推荐语

哈贝马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关注世界一流学者的动态,及时引进出版相关出版物,对国内学术界有着重要意义。本书作为一本传记作品,描述了哈贝马斯的生活及思想活动。这不是一部惯常所见的名人传记,想在书中寻找励志故事大有失望的可能。哈贝马斯是如何学习的?哈贝马斯为何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性学习”的重要性?若想探知一位学者及其思想是如何诞生的,在这本传记中可以得到答案。

——《光明日报》陈雪

斯蒂芬·穆勒-多姆书写哈贝马斯的生平,写他的理论研究,在试图解释哈贝马斯的理论贡献时,也书写了大量的历史生活场景。无论是穆勒,还是哈贝马斯,他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一切都与他所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这是一本旁观者书写的传记,被写的那个人未对内容有任何干涉。我们借此可以看到一个穆勒眼里的哈贝马斯,而不是那个被哈贝马斯主观修饰过的哈贝马斯。

——《济南时报》江丹

一本制作精美、内容厚实的学术传记,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都有一种让人第一时间收敛声气,隆重对待的气场。作为首部全面记录哈贝马斯这位当代最负名望的知识分子生平的作品,该书勾勒出这位思想家的生平历程,他的学术性格,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和挑起的论争,比如创立了交往行动理论的思考过程,比如他晚年“立场鲜明地介入公共事务”,在世界范围内扩大知识分子影响力的强者姿态。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在获得顶尖荣誉的背后,他又曾趟过哪些沟坎泥潭,这些也都是这部传记试图传递的信息。

——《文汇报》朱自奋

02

创榛辟莽

推荐语

如本书题名一样——创榛辟莽,近代史研究所在近代史学发展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尽管相关人物的日记、文集等资料近年也有出版,但作为国家级史学机构,近代史所的创建背景、人员关系、组织架构、重要议题的研究和探讨等都需要做系统的梳理和再研究,才能对近代史所的学术地位有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本书关注的“十七年”这一时期。

赵庆云这部著作可谓是一部探索之作。赵庆云在近代史学史领域做过诸多选题的探讨,同时作为近代史所的研究者,近水楼台,他在发掘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还对前辈学者进行了很多口述工作,在本书之外,很期待作者在此基础上有新的讨论。

——《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于淑娟

03

汉赵国史

推荐语

这是一本耐读的“老书”。作为匈奴建立的第一个内地政权,汉赵国却努力维持着东汉帝国最后的尊严,不能不令人称奇,令人感叹。作者周伟洲治西北民族史几十余载,用出土资料弥补了汉赵国建国时间较短,记载不够丰富的遗憾。为我们展现了一段与众不同,超出刻板历史印象的民族传奇。同时也让我们对内迁匈奴人群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作家、书评人张经纬

04

何故为敌

推荐语

这本小书,我是认真读了的。因为作者的困惑正是我的困惑: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要伤害另外一些人?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大到千年以来这个世界对犹太人的仇恨,大到今天时有耳闻的恐怖袭击事件,“小”到校园内一群人对另外一个或数个人的暴力、排挤、哪怕只是冷漠。我之所以在小字上加引号,是因为,其实我从不认为校园霸凌是件小事,是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

分析何故为敌,是为了反对仇恨。这本小书,应该早点出版,应该被更多人读到,而且我猜,它会流行很久,未来的许多年,可能人类还需要这本书。

——《解放日报》顾学文

这是一个在当今的世界,更应该被讨论、解答的问题。仇恨与歧视、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究竟是谁更应该为这个问题负责。卡罗琳•艾姆克通过哲学、政治学、神话、文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不仅试图找出这个难题的答案,还尝试寻求化解人类社会之间彼此仇恨的良方。因为,只有借助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才能让我们找到社会间和睦相处之道。

——作家、书评人张经纬

05

会通中西

推荐语

中学与西学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命题,从西学东渐、援西入中到会通中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清以历史的维度为读者还原了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现场。在近代分科之学的背后,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有现代化的来路,还有国人思维方式转变的历史。细观近代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本书不仅是回顾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当代中国的角度。“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是2019年出版界的学术精品。

——《光明日报》陈雪

清末民初,近代学科知识体系取“中学”分类体系而代之,中国社会有关现实世界及社会理念合法性论证的基础,也渐次脱离传统中国的“学术资源”,转而采纳近代学科知识所提供的“知识资源”。以“中学”与“西学”的会通,并非人们头脑中简单地进行思想的交接、覆盖,换句话说,“西学东渐”的历史图景是被塑造出来的,作者认为,近代中国学科知识成长的诸多因素都受到影响,作者的多个章节都在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具体在学、政、教几个方面的影响。比之很多著作高蹈地谈中体西用的理念要深刻扎实得多。

——《澎湃新闻·上海书评》黄晓峰

06

酒鬼与圣徒

推荐语

劳伦斯·奥斯本游历世界,去观察和体验各地与酒有关的生活。他知道酒的精妙,感受到人们对它的痴迷,也知道酒的脆弱,感受到人们对它的鄙夷、憎恶和恐惧。他把这一切写在了《酒鬼与圣徒》中。大概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喝酒,也没有人只是因为它好喝而沉迷其中,在奥斯本眼里,酒是某种关系的制造者。显然,他提供了一个让读者认识酒文化的新鲜视角。

——《济南时报》江丹

07

利维坦

推荐语

很多读者说起美国历史的时候,大概鲜少会提及捕鲸对这个国家财富的影响。致力于野生动物、环境和美国历史研究的埃里克·杰·多林,曾在《皮毛、财富和帝国》中将目光聚焦于山林里的野兽,在《利维坦:美国捕鲸史》中,他则引领读者去关注海洋中的鲸鱼。在经济发展的蛮荒阶段,人们使用暴力,向大自然攫取财富。对很多中国读者来说,这样的美国历史是陌生的。

——《济南时报》江丹

08

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

推荐语

中国历史中,军事和财政非常关键,但是过去历史梳理这块并不多,这个门类,其实也不是文人所擅长的门类。唐代讲求文武双全,宋代则独尊斯文,这背后不仅是文化的变化,更是制度变迁,科举是一个视角,文武关系是另一个视角。作者方震华祖籍上海,1966 年生于台湾台南,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本书特长,就是提供很多文官武官的态度变迁,他认为权力争夺是导致文、武官之间关系紧张的主因。宋代对于武官的歧视,带有制度性。材料不能算很多,但是梳理脉络还是很见洞察。有意思的是,文武对比背后的君主态度,始终还是幽昧不明,尤其宋代君主的转变。这些材料无法波及的地方,就看理解力了,可能需要结合更多政治经济变迁来讨论。

——《经济人读书会》徐瑾

09

日本的“近代”是什么

推荐语

后发国家的知识人,难免着迷现代化、近代化这样的题目或者框架。同时,这样的题目也容易大而无当,从定义就难以厘清。这本谈日本的近代的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驾驭得很好,框架上也有新意。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日本政治外交史领域顶尖级学者三谷太一郎,本书是50年学术生涯总结,他从政党政治、资本主义、殖民帝国、近代天皇制这四个维度切入。近代化不是阅读核心,更有意义的是,作者透过熟知的历史,梳理背后的日本宪制演变。

——《经济人读书会》徐瑾

10

世界中心的岛

推荐语

书的中心是一座岛,这座岛在作者笔下,首次刷新了人们故有的认知——过去人们常常认为美国建国初期是由十三块英国殖民地组成,美国历史发端于英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忽略了它是先于纽约而存在的荷属殖民地,这一殖民地的历史在英国人接手后便被抹去了。幸运的是,本书从12000页关于它的史料中挖掘出真相,并着眼于全球视野,描写一个叫曼哈顿的荒野,是如何转变成我们所理解的早期美国的故事。

——《深圳商报》姚峥华

11

说书人与梦工厂

推荐语

网络文学是互联网给予文学的新命题,近几年来甚至以每年百万部的超高速在增长。网络文学已不止关涉文学,还涉及技术、资本、法律、影视、社群等众多议题,它带来活力也带来冲突。《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是一部青年学者的学术著作。作者储卉娟关注近三十年来兴起的网络文学,因为有丰富的个人体验,这本学术著作有着真实的人的气息,且论述跨越多个学科,体现了当代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

——《光明日报》陈雪

12

探路之役

推荐语

相比萧冬连上一部《筚路维艰》,这部《探路之役》的可读性有些许下降,但此书的珍贵性在于用史料理清了1978-1992年这期间改革的时间和逻辑,书名非常准确的概括了这段改革之路就是“探路”,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改革路径不是预先设计,但也不是‘人类行为的意外结果’,而是随机行走与有限理性的结合。”萧冬连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没有局限于铺陈历史事实,而是将历史背后的逻辑拎了出来,此外,在有些问题的叙述上,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晶报·深港书评》谢晨星

13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推荐语

谁说大学者一出手就必须得是大部头,《天才为何成群地来》就是大学者的小文章。其实这本书一点也不小,王汎森先生著文二十余篇,涉及议题虽广,却无一不围绕当代学术发展及人文氛围的主题,因此这本形散的杂文集,却也可以作为严谨的主题阅读来看。近年来,社会对古老的人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要么视为太专业化,不关心现实人生,于大众无用;要么觉得人文学应该更靠近科学,或是更能应用到实际的操作。王汎森认为这都是功利的态度,忽略了人文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古典哲学日益无人问津,让一些古老的语言几乎没人能懂,让局部地区传衍千百年的人文知识逐渐消失,以至于全世界的人文学科都面临了危机。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日,王汎森对人文学科日渐衰落的忧虑日重,这个忧虑应该引起世人的重视,因为“如果没有人文,我们只有‘生存’,没有‘生活’。”

——《深圳特区报》刘忆斯

14

午夜北平

推荐语

一起75年前发生在中国北平的英国少女谋杀案真的可以被逐格逐帧还原?当年涉案人士的行为、所处的环境乃至细微的心理活动真的可以被客观描述?英国作家保罗·法兰奇做到了。他当然没有时空穿梭机器,而是凭着阅读大量当时留下的材料,尤其是英国国家档案馆被尘埃遮盖许久的未被归档的信件,此外,他还反复走访彼时案发的地点(幸好这些建筑物都尚存)。法兰奇上天入地找材料,为的是擦去同样遮盖在历史深处的尘埃,从而给被害少女帕梅拉讨还公道,此外,通过他不输推理小说家的文字,一个“七七事变”前夜的老北平城也栩栩如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阅读这本《午夜北平》的时候,你还会经常联想到姜文电影《邪不压正》的情节,因为电影中本就有帕梅拉案的影子。

——《深圳特区报》刘忆斯

书里的奇案固然吸引人,但读者还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那就是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以及当时外侨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对很多读者而言,这些都是缺失的历史细节。比如为读者熟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我们大都知道他记者经历,但对他在当时北平的生活却知之甚少,当他作为奇案的背景出现在《午夜北平》中时,我们知道了他在四合院里的沙龙活动。《午夜北平》让一些读者的历史记忆生动起来。

——《济南时报》江丹

15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

推荐语

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头像被印在最常用的1000日元纸币上。他既是英文学者,又精通俳句、汉诗和书法。《罗生门》的作者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堪称夏目漱石的“脑残粉”,中学时代写下《我是狗》,就是模仿漱石的成名作《我是猫》。鲁迅的文风也深受夏目漱石的影响。

就是这样一个伟人,被一本叫《我的先生夏目漱石》的书,打下神坛。这本由夏目漱石的妻子镜子口述,女婿松岗让整理的回忆录,在夏目漱石过世13年后出版。今年被译为中文,引入中国。

该书以妻子的角度,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夏目漱石,他臭美,爱穿着妻子的和服在家里走来走去,他因神经衰弱,有暴力倾向,多次动手打家人……1929年此书出版时,引来夏目漱石弟子们的强烈不满,称镜子为“鬼嫁”,即冷酷无情、凶恶的妻子的意思。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虽然多为家长里短,但绝不仅仅是名人轶事的存在。夏目漱石小说中的主角,常有他自己与身边人的影子。为了更好地研究夏目漱石和他的作品,《我的先生夏目漱石》是不得不读的作品。

——《一条》倪楚娇

16

西方通史

推荐语

非常有趣的书,可以理解为德国人视角的世界史。作者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是洪堡大学当代史教授。西方的含义有很多种,这不新鲜,但是西方在地理乃至于政治文化层面的不同游移,更耐人寻味。

按照作者说法,“西方”作为一个跨大西洋的整体概念,1890年之前几乎无此提法;广义的“西方”则关注是否属于“西方文明”,与种族无关。

——《经济人读书会》徐瑾

17

性·爱·情

推荐语

社会学博士王文卿从2006年开始研究“性爱分离”问题,今年4月,他推出新书《性·爱·情》。通过对50位知识青年的深度访问,一探身边人对性、爱的真实想法。

性,一直以来都处于附属的地位,要么被“婚姻” 安排,要么被“爱情” 支配。但随着性革命的发生,中国人的性开始变得越来越独立了。

根据2015年潘绥铭教授的全国调查,超过6成女性、7成男性在婚前发生过性行为。“婚姻”与“性”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了。而一夜情、约炮、开放式关系的出现,更是进一步威胁到了“爱情”与“性”之间的既定关系。

这本书不仅具备学术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思考性、爱、婚姻的关系。

——《一条》倪楚娇

18

以色列总理私人史

推荐语

很少能看到一本一国总理写的回忆录,能如此富有文学手法与生活细节,生动好读,没有套话和官腔,对领导人的性格刻画丝丝入扣,同时又深入地揭示了一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处境,并且如此近距离地、几乎是贴着鼻子地“报道”了该国领导层的权力运作核心内幕。叙述时大开大阂,评人论事则十分坦率。读着过瘾。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该国复杂动荡的历史和社会现状。

——《文汇报》朱自奋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传记,也不是一部小说。书中描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是目前唯一一本讲述以色列建国至今政治内幕的作品。在书中,可以看到贝京、拉宾、里根、卡特、基辛格、阿拉法特、撒切尔、戴安娜王妃等为人熟知的名字,可以了解大量事关以色列生死存亡的决策、绝密军事行动、高层和平谈判的惊人细节。它更像一面多棱镜,在透视众多历史性时刻的同时,为中东未来政治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深圳商报》姚峥华

19

印象巴黎

推荐语

印象派可能每个人都略知一二,但对于印象派更多的历史,就少有人知道。罗斯·金用小说的写法,将马奈和梅索尼埃截然不同的人生叙述出来,通过巴黎沙龙这个落脚点,顺便勾勒了莫奈、塞尚等知名画家的群像。在19世纪中后期的艺术之都巴黎,一个艺术流派如何诞生、学院派和印象派有着怎样的纷争,读者仿佛开启了上帝视角,观看着这一群艺术家的沉浮与挣扎。

——《晶报·深港书评》谢晨星

20

半熟人社会

推荐语

我出生在上海的郊区,一直到去上海市区入读寄宿高中前,我都生活在一个方圆数里的小镇上。

那时候还没有读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对于“乡土中国”中的“熟人社会”最切身的体会不过是:我在学校犯了什么事,是绝对瞒不过家长的,往往人还没放学到家,母亲大人已经拿着父亲用铁丝自制的晾衣架守在家门口了,而那时并无手机,公用电话似乎是只有镇政府里才有的高级设备。

信息借着熟人们的脚,走得比谁都快。

由此可以理解,当我留在城里以后,是断不愿暴露自己的乡村小镇的出身的,对熟人社会也是全无好感的。尤其是读了鲁迅的作品之后,更对自己出生的故乡,尤其是故乡人,拿起了批判的武器。

年纪渐长,《乡土中国》读了两遍,渐渐读出了思乡的情绪来。于是有阵子便热衷于参加小学、初中同学的聚会,同学们有一小半像我一样是小镇上的,更多是小镇附近的几个村落里的。但也就聚了那么两三回,终于觉得兴味索然,我和他们已经“不熟”了,我已经说不利索家乡话了,他们也只是翻来覆去问我几个问题,关心下我现今的生活。但当我认真回答时,他们其实并没有在听,并非不礼貌,而是我说的和他们有点远。

不仅同学“陌生”起来,小镇上走来走去的人,也全然几乎是陌生的了,且是真的陌生。有次因工作关系,遇见家乡的父母官(我的家乡已由“县”变成了“区”),他告诉我,辖区内130万人口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是户籍人口。

回不去的家乡,半熟不熟的家乡,这就是我捧起这本《半熟人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深描》来读的动力,我想从书中寻找自己的记忆、影子,及其他。

——《解放日报》顾学文

策划:占 禄

原标题:《书评媒体人 X 社科文献2019年度选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