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是宜昌?

2019-12-10 10: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屈原昭君故里 世界水电名城!

宜昌既具宜居优势

也具有旅游、休闲度假等优势

2019年10月

宜昌荣获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称号

也是湖北省第一个

获此殊荣的城市

点击图片跳转查看

12月10日,宜昌荣获“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新闻发布会在城区举行。新闻发言人、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磊介绍了相关情况。

现场图

宜昌为什么能获得这一殊荣?

都有哪些突出特点?

......

小布带你一起了解!

气候禀赋突出

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1℃,年平均最高气温21.6℃,年平均最低气温13.7℃,夏季山地凉爽,冬季河谷温润,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

宜昌降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161.0毫米,春雨多于秋雨,夏季降雨集中,冬季较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年日照时数1419.9小时,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为3.9小时,光照充分,热量丰富;年平均相对湿度75%,湿度适中;

年平均风速1.3米/秒,年适宜风(日平均风速0.3-3.3米/秒之间)日数多达357.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7.9%,年适宜风日数位列全省第一。

气候生态环境优良持续向好

空气质量优良

近4年宜昌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258天,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呈转好趋势。2018年,宜昌城区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5%,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6%。

森林覆盖率高

宜昌城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6%。城区土地覆盖类型以林地、农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植被覆盖环境良好稳定。2002-2018年,宜昌城区生长季(5-9月)植被指数均值为0.6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4),期间植被指数保持增长趋势,平均增幅为每10年0.014。

生物资源丰富

宜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并具有古稀性、多样性特点,拥有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江豚游憩区。全市有高等植物55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40多种,占全国总数10%以上。

图 舒仁庆摄

气候宜居舒适期长

体感舒适日数多

宜昌气候对人体而言总体是比较舒适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的舒适感。宜昌年均人体舒适日数(舒适度指数等级为4-6级的总天数)为267.5天,近9个月,超过全年天数的70%。

气候度假适宜期长

气候度假指数是从人体对温度、降水和风的感觉以及云量(天空状况)等因素对赏景的影响,来综合反应气候条件对度假适宜性的指标。宜昌气候度假指数适宜(月气候度假指数≥60)月份基本覆盖全年。

气候旅游适宜期长

气候旅游指数是考虑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等因子对出行旅游影响的综合指标。宜昌气候旅游指数达到舒适以上(月气候旅游指数≥60)的月份近8个月。

图 吴延陵摄

气候景观丰富

宜昌地处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地立体气候特色明显,孕育了丰富的森林植被类型,造就了绿水青山奇观美景和朝霞、云海、雾凇等多种气候景观。

充沛的水资源形成了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和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温润的气候条件和立体气候资源造就了多样的物候景象和名优特产。

图 望作信摄

气象风险评估及趋势

气候风险是气候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之一。宜昌在气候宜居指标中暴雨洪涝、雷电灾害风险中等略高,高温灾害风险中等,大风灾害风险低。

近70年来,宜昌年平均气温升温幅度(每10年升高0.08℃)低于全国(每10年升高0.24℃)及湖北省(每10年升高0.18℃),高温和低温日数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分别为每10年0.6天和2天),低温日数减少明显;

适宜风日数呈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4.5天);年平均冰雹日数、雷暴日数、飑线日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

图 酒后艺术家摄

宜昌如何用好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金名片?

将接着这样做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升宜昌的宜居品质和国际知名度。

重视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着力发展地方特色生态经济,切实发挥气候资源在宜居和生态建设中的效益。

以维护城市安全和打造气候宜居环境为核心,充分考虑气候变化风险,提高极端气候条件下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城市韧性。

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

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

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

宜昌,期待更多人的到来!

来源丨宜昌发布、市气象局

全媒记者丨姚晓浪 通讯员丨高姝丽、杜裕

编辑丨杨杨 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

推荐阅读

◆◆

#宜昌美景大家拍#

秋来玉泉

图 李理 摄

微博 #宜昌美景大家拍# @宜昌发布 投稿

屈原昭君故里 世界水电名城

原标题:《为什么是宜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