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动态丨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是怎么做的

许顺华
2019-12-12 13:24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2019年10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参与承办的“全球城市论坛暨世界城市日”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新加坡国务院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研究员许顺华受邀做主题演讲。

新加坡很小,人口只有570万,人口密度很高,自然资源匮乏。我依旧记得旧日那个我成长的新加坡的很多场景,交通堵塞、河流污染、城市内涝、垃圾遍地。经历了50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新加坡是一个拥有高度互联性的国际性大都市,在此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的宜居框架和城市发展方案的相关经验。

新加坡得以发展,首先是有长期的规划,既有战略规划,又能确保规划落实,同时还要深入地、广泛地为人民解决问题,方案的落实要有效也要有弹性,同时促进创造力和创新。

另外一个基本支撑点是城市的治理,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人有没有视野,有没有远见,有没有健全的制度和机构来实现这些策略,能不能把社会利益攸关方融合进来,包容进来,同时和市场合作。

和中国的很多城市一样,新加坡也规划三十年、四十年后城市更新和再发展方向,从这里衍生出总体规划,协调计划和发展控制,这些都由法律保障和落实。城市土地再开发重要的是系统性方法,以确保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顺畅、可追责和透明。

从先辈那里继承了新加坡,我们的政府有许多的创意,有非常清楚的土地政策:土地再规划、再分配,移除污染产业,土地规划合并,为未来开发留出空间,为人们提供可负担的住房,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住房,新加坡的组屋(公共住房)不是低收入者的住房,低收入、中等收入群体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除了购买的方式,低收入群体还能够租赁组屋,国民也可依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购买不同类型的组屋,譬如有两居室或者三居室的组屋;如果国民拥有更高的收入,他们就可以进入私有住房市场。

这种政策避免了在城市中出现小的种族隔离地区——因为低收入而聚集的族群不得不住在贫民窟,组屋政策确保了种族和城市的和谐发展。我们接下来会做社区的构建,社区的升级,规划更过的公共设施,并提升产城结合度。

至于城市发展,我们采取了相同的方案和方法,我们很幸运,可以填海造地,由此建造出了新加坡的第一个港口。我们向大海要地造城,为未来做好规划,帮助我们保存了许多历史的街区。我们有7200幢历史保护建筑。

国有土地出让是为了城市发展,我们将出让土地获得的资金放到了一个基金中,由财政部分配到各项目中。截至目前,新加坡只在独立时申请过世行的贷款,随后大多数的基建和开发项目都通过自身所产出的资金来完成。

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规划师的时候,我们没有多少数据,没有地球的信息系统可以用,必须用纸和笔去做规划概念,发展导则,这一代的总规指导了整个新加坡的发展,新加坡是总规执行的结果,重点永远为了长远思考。

我们高质量的生活,需要有竞争力的经济,负担得起的住房,还要避免交通堵塞。1971年最初开发的计划,方案的落实越来越简单。1971年把各种公共住房和地铁的系统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从中心商务区扩展出去的商业化项目,所有商业中心和住房区域都被纳入规划范围,做整体考虑,提高公共交通,譬如巴士系统的效率,同时思考是否有必要实施大众捷运系统和地铁。一开始我们做不起,十年里讨论了很多次。后来才做巴士快速运输,又建了地铁,现在我们希望建更多的地铁线路。我们还在思考未来的线路扩展计划,让人们从巴士上地铁,减少碳排放,强化互联互通。今年我们希望做到碳排放零的增长率。

为了改善市区交通,我们在拥堵区收费,市区中心还有限排,推出了世界第一个电子公路收费系统。鼓励大家能够更多的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当然这一切都必须统筹协同。汽车在公共交通中居于最底层,公共交通还要有积极的运营效率,这是最高的优先计划。在未来我们希望完成大量的活跃通勤设施。20分钟可以到达城镇,45分钟可以达到上班的中心城。

新加坡很多原始森林和河流已经被填掉了,现在需要开发绿化,我们的绿化覆盖率从30%提升到了50%左右。新加坡的用水有四大来源:水库、海水淡化、新生水、自然降水。我们把整个新加坡做成了集水区,希望收集更多的水资源,让水循环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稳定的水资源。没有洪涝时人们可以安全的接触水,未来我们要打造更好的生态连接性,比如自然走廊,海外集水区之间的联系,改善新加坡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很多新的物种成为了我们城市大家庭的一员,人和动物都可以在户外的绿廊中享受绿色。

其他方面,譬如气候变化、人口变化、技术颠覆、AI技术,通信技术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应对的挑战。

我们很幸运有机会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苏州获得了2014年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我们要把苏州打造成首尔以及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都市,我们也与天津分享我们的经验和专长,并不断推进滨海新区的合作项目。

(本文经作者审订。)

    责任编辑:柴宗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