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和公安】高原第一派出所的“禁毒干警”们

2019-12-11 2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马场垣派出所民警前往看守所接吸毒人员。李淑萍 摄

马场垣派出所位于青海省东大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被称为高原第一派出所。派出所所在的马场垣地处甘青交界,经济发达,人流复杂,每年办理的案件中有四分之一为吸毒案件。今年民和县办理的39起吸毒案件中,有21起是马场垣派出所抓获的。所里的每一名干警都为辖区内的禁毒工作冒着风险担当作为,但每个人都不愿被称“禁毒英雄”。

把同学送去“强戒”

马场垣乡,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水河南岸,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隔河相望。不管是高铁还是高速,由甘肃进入青海,马场垣都是第一站。

马场垣派出所,是青海省最东边的派出所,也被称为高原第一派出所。这个由3名民警、5名辅警、8名村警组成的派出所,驻守在青海省的东大门,年均接处警380余起,立刑事案件5-7起,行政案件100起左右。

由于特殊地理位置,马场垣乡成为民和县毒品重灾区,吸毒贩毒人员较多。据了解,民和县1200余名吸毒在册人员中,马场垣就有200余名,在册吸毒人员占常住人口比例与民和县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较高。

今年53岁的哈六甲曾在马场垣派出所做过5年所长,2014年10月调至马场垣派出所。“一看有这么多人吸毒,在册到底多少人不清楚,档案也没有。”刚调到马场垣派出所时,他感到“肩上担子重,压力大”:“毒品案件在各项工作中占比大,如果吸毒人员管控不好,社会治安也搞不好。这是辖区内的乱象,也是整治的重点。”

摸排吸毒人员情况并将其登记在册、纳入管控,成为哈六甲接任马场垣派出所所长后的工作重点。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他安排人员进村入社,对吸毒人员信息进行“地毯式摸排”,用3年时间将辖区内吸毒人员登记在册,“做到心中有底,有的放矢”。

近几年,民和县对于吸毒人员打击力度较大,马场垣乡也成为重点关注区域。据了解,民和县今年办理的39起强制隔离戒毒案件和社区戒毒案件中,有21起出自马场垣派出所。

打击吸毒人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熟人。马场垣派出所现任所长马兴辉记得,2015年一次打击吸毒人员行动中,抓了15个吸毒人员:“都是我们村的,都是我们认识的。”

马兴辉印象深刻是他的一个小学同学,曾被他送去“强戒”。“强戒”,即强制隔离戒毒,对于有重复吸毒行为的吸毒人员,将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2年的强制戒毒。

“我们做公安,所有的执法过程、程序都必须要公正,如果不公正,总会出事情。”马兴辉说。

对吸毒人员“又怜又恨”

谈到对于吸毒人员的看法,马场垣派出所民警不约而同用三个词来形容——痛恨、痛心、同情。

“吸毒成瘾后戒毒非常困难,一般吸毒人员家庭困难,家人瞧不起,亲戚朋友都瞧不起,打工都会被‘另眼相看’。”看到很多吸毒人员变卖家产换取毒资,哈六甲对吸毒人员的感情是“又怜又恨”。

马兴辉说,作为执法人员,对于吸毒人员很痛恨。

11月22日,记者采访当天,马兴辉与同事一起处理的吸毒人员马某,是当地一家饭馆的老板,曾因吸毒被抓3次。当天,马某第4次因吸毒被行政拘留并强制隔离戒毒。“痛恨的是,你开饭馆,好好做,别吸了;惋惜的是,你一走,饭馆的顶梁柱就没了。矛盾得很!”

“抓人时心硬,看见家属特软。”辅警马志林不忍看到有家属在的场面,甚至主动向领导申请,避免与家属接触。

吸毒人员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后,将转为三年的社区康复阶段。强制戒毒人员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出来当天,马场垣派出所民警会接上家属前往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吸毒人员回家。

最让民警们觉得痛心的是吸毒人员经过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吸行为。“刚出来时白白胖胖,精精神神,说再也不会抽了,但这些‘豪言壮语’没几天便被打破。出来两天,人又进去了。”数据显示,马场垣登记在册的200余名吸毒人员中,三年以上未发现复吸的仅88人。

这个时候,民警们会有挫败感,特别痛心。

也有部分人经过强制隔离戒毒后成功戒毒,重新开始工作和生活,但对于有吸毒前科的人来说,重新开始工作是个很大的难题。遇到这种情况,马场垣派出所民警会主动为他们介绍工作或为他们提供工作担保。“我们替他们说情,做担保,给厂里一个定心丸。”马志林说。

“我们会关注吸毒人员的后续生活,不能只打击处理。打击处理只是一种手段。”马兴辉说。

“别叫我‘禁毒英雄’”

马场垣派出所每年办理的吸毒案件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也曾与禁毒大队合作或单独办理过贩毒案件。相对于办理其他案件,吸毒案件和贩毒案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民警们已经习惯于对家人“报喜不报忧”。

哈六甲说:“家人知道我的工作,但是不知道细节,平时也不说,说了他们肯定担心。”

今年50岁的马志林,是马场垣派出所年龄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辅警。15年的辅警工作中,他历经5任所长。

由于工作突出,马志林先后6次获得“禁毒先进工作者”称号。办理的吸毒案件多了,有人称他是“禁毒英雄”,他每次都马上纠正,“别叫我禁毒英雄,我不是禁毒英雄”。

他不承认,是出于对家人的保护。

马志林的谨慎是有原因的,他“吃过亏”。2017年夏天,他与同事办理完一起吸毒案件后,将吸毒人员带回派出所。涉嫌吸毒人员的家属当晚便在派出所闹事,指名道姓说是马志林“抓的人”。一个小时后,他家的玻璃被砸。隔了两个多月,家里的玻璃又被砸。

“平时邻里邻居没有矛盾,我一般不得罪人,只有抓吸毒人员时得罪人。”马志林和同事猜测,家中两次被砸玻璃是遭到报复。

他也曾接到吸毒人员的匿名电话并遭口头威胁和挑衅。

对家人来说,马志林的工作是“惹人”的活。“家人不支持做这个工作,他们觉得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惹人’的活别干。”

“就算是‘惹人’的活,也要做!”马志林说,“喜欢干这个职业,既然选择了,哪怕是个辅警,这份工作也要干得兢兢业业。

原标题:《【民和公安】高原第一派出所的“禁毒干警”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