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瞧!居家养老的“武家庄模式”

2019-12-14 09: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2月9日,大雪节气过后天气愈加寒冷,晋源区金胜镇武家庄社区的老年公寓内却是暖意融融。唱戏、下棋、跳舞……过去要说能过上这样幸福的晚年生活,72岁的李反珍可真不信。“这里环境好,设施全,老邻居在一起,孩子们也住在附近,过得真舒心。”

武家庄社区老年公寓,是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第一家整村拆除后建成的社区老年公寓,实现了社区60岁以上老人供养“全覆盖”。老龄社会来临,我们该如何养老?武家庄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又是如何运作的?老人们生活得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01

就近养老真舒心

中午时分,老年公寓1号楼917号房的李反珍老人家里,一股饭香扑鼻而来。和面、炒炸酱、拌凉菜……花白头发的李反珍,干起活儿来特别利索。

李反珍除了张罗自己和老伴儿的生活外,还总惦记着给住在对门的婆婆吴巧英做些好吃的。吴大娘97岁了,是老年公寓里年龄最大的。李反珍说:“社区照顾让我们门对门住,别看我婆婆97岁了,身体硬朗着呢,每天下楼晒太阳都不叫上我,自己悄悄就走了。”

▲ 社区工作人员在李反珍老人家入户调查。

环顾整间公寓,约45平方米,卧室与客厅是一体的,阳台、卫生间、厨房,家具、家电等一应俱全。“我们这儿年满60岁都可以免费拎包入住老年公寓,可省事呢。”对于眼下的生活状态,李反珍十分满意地说:“我们家五世同堂,门对门、楼对楼,也就是送一碗汤的距离,既方便照顾,又互不影响,很方便!”

“老年公寓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由2栋12层公寓组成,共有近400个房间,房间都标配了老年专用卫生间、厨房、卧室、客厅等,可满足夫妻二人使用。”武家庄社区党委第三支部书记郝海俊介绍,社区有近4000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近600人,完成“村改居”后,为优先安置老人,社区率先开建了老年公寓。

老人们不仅免费入住,每月还有500元养老金,逢年过节还有米面油等。郝海俊的名单上,入住的老人已由最初的518位增至如今的近600位。“为解决‘村改居’后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我们提供了一个‘武家庄模式’,周边的人都羡慕呢!”郝海俊得意的心情溢于言表。

02

文化养老不寂寞

温暖、干净的老年公寓与过去低矮、潮湿的旧村落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寓还配建了图书室、乒乓球室、道德讲堂、曲艺活动中心、舞蹈室等。

▲ 张永义老人在书画室创作书法作品。

87岁的张永义便是书画室的常客。“我自幼爱好书法,这里还有五六个‘老学生’,大家每天写写字、聊聊天,一点也不闷。”张永义的书桌上,有一摞楷书作品,每张作品裁剪成 A4 纸大小。“社区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也想做点事。这是我们自制的字帖,送给刚上学的孩子们,认识了这2000个字,读书看报没问题了。”

▲ 老年公寓的戏曲爱好者排练节目。

曲艺活动中心同样很热闹,在资深票友张振钢老人的带领下,公寓内“组建”了一个“戏班子”,导演、编剧、演员、乐师,一个都不少。“我们武家庄人爱唱戏,创城期间,大家排练了很多宣传文明创建的小段子,不少社区、学校还请我们去宣传创城呢。”

“生活环境改善了,晚年生活无忧了,老人们的精气神更高了,总想着为社区做点啥,这点让我特别感动。”谈及老年公寓运行两年来的点点滴滴,武家庄社区党委书记徐保生深有感触地说:“居家养老实现了良性互补,老人安享晚年,缓解了子女压力,非常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徐保生特别提到,创城期间社区整治环境,硬化闲置的空地,修建了3处活动场地,安装了健身器材。他感慨地表示:“在社区的带动下,老年公寓的居民自发成立了志愿服务站,带着全家人参加志愿服务,每周五下午捡烟头、清理小广告等。让群众老有所养,让社区美丽和谐,这不正是全市上下创建文明城市的本意吗?”

03

“双赢”的就业新形式

范忠明,地地道道的武家庄人,是老年公寓最初运行时的物业公司经理。如今他虽调整到社区工作,但一说到老年公寓,他仍对这份工作怀有深情:“我父亲90多岁了,就住在老年公寓。这里都是我的长辈,看着我长大,我们要让他们舒舒服服养老。”

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提供“保姆式”服务。老人需要帮助,只要一个电话,工作人员随时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公寓监控室24小时安排人员值班,在监控室只要一点鼠标,公寓各个角落尽收眼底。

因需要大量安保、维修、管理等人员,社区居家养老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据郝海俊介绍,目前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已增至七八十人,绝大多数是社区居民。和范忠明一样,他们中不少人的父母也住在老年公寓,约占半数以上。

这是一种“双赢”的就业新形式,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缓解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难,更方便大家就近照顾老人,工资虽然不高,但能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对解决养老和就业两大社会难题都有助力。郝海俊进一步分析说,“自家老人住在公寓,工作人员都特别上心,‘双赢’的形式赢得了‘多赢’的效应,服务这方面,我们已经走入良性循环。”

对此,徐保生颇有同感:“我们通过免费入住、集中服务、发放养老金的方式,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体现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老年公寓投用后,不仅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拉近了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更拉近了社区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

04

可复制的养老模式

温馨的环境,舒适的生活,武家庄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可以说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对于未来的发展,徐保生有很多设想:“现在已经解决了社区老人最关心的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难题,下一步我们计划向医养结合方式迈进。”

目前,社区配建了完善的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公寓二层,有数百平方米,正等待有关部门的审核。徐保生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用后,我们会聘请专家坐诊,让老人们小病不用出社区。近日,天然气正在接入,老年餐厅也在同步筹划中。”

武家庄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否可推广、可复制呢?对这一问题,徐保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在政府主导之下,鼓励民办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必要之举。而居家养老方式更受推崇,这是一种满足老人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的人性化养老方式。徐保生举例说明,广州、大连等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的模式。

在实践运作层面,太原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方面的困难,武家庄社区也不例外。

目前,这里的老年公寓临近满员,再有入住需求的,可能要等待“空位”,或者等公寓实施扩建。“这说明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徐保生表示,老年公寓的建设维护、日常运作,以及养老金的发放等目前主要依靠城改资金和社区的集体经济,今后基础设施的扩容提质、养老服务的提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长期的运作面临着资金、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很多问题,资金不足正成为制约我们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们特别需要政府在资金、政策、制度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他特别提到,广州市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并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逐步解决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我们需要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让‘夕阳红’更美更精彩!”徐保生坚定地说。

不愁吃、不孤独、乐有伴,晋源区武家庄社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家养老模式。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能这样安享“住在自家、活在社区”的幸福晚年!

来源:太原晚报

本网热文

原标题:《瞧!居家养老的“武家庄模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