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半月谈:“随机择业”不如“一技傍身”

“半月谈”微信公号
2019-12-14 15:37
舆论场 >
字号

“半月谈”微信公号12月14日消息,近年来,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网络主播、微商等趋热,在服务业灵活就业的劳动力上升至数千万,持续扩张、年轻化、高流动性等特征明显,为共享经济提供服务的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9.7%。

与此同时,大量工厂面临“用工荒”。尽管薪资待遇一再提高,但熟练操作工、技术工匠、工程师长期紧缺,产业工人体系出现断层。尽管我们喊着“德国靠机器、日本靠工人、美国靠数据”,其实归根结底都要依靠人才。必须认清的现实是:我国制造业智能设备研发、操作控制、运维保养等工人缺口严重。

灵活就业对于保障社会充分就业,发挥了重要的“蓄水池”作用。但如果年轻劳动力洪流持续注入这一“蓄水池”,进出失衡,也并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真谛,甚至可能形成“堰塞湖”,导致企业与个人“双亏”。

从个人发展看,身有长技,心有所寄。岗位迭代快、换岗频率高、技能要求不高的快递配送这类“浅就业”与多数年轻人的职业远景并不匹配。而专业技能日积月累、形成比较优势,既能带来更加长远、宽阔的发展通道,也能涵养工匠精神,承载个人成就感、获得感。

从就业质量看,制造业是服务业的根基,制造业兴,服务业才有兴的可能,灵活就业注定难以扮演就业主渠道的角色。

当下,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产业格局加速洗牌的过程。产业提升竞争力、提高附加值,强化专业分工是必由之路,更加专业、金字塔形的产业工人体系正在加快搭建。产业工人基石不宽不稳,竞争力提升就会慢半拍。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傍身。这样的古训非但没有过时,甚至在当下更具生命力和警示意义。

化解年轻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需立足长远,扎实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培养结构和质量,加强校企协作,规划搭建研究型、应用型、应用研究型等产业人才体系;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崇尚技能立身、工匠精神。

(原题为《“随机择业”不如“一技傍身”》)

    责任编辑:薛冬霞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