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胰腺外科专家倪泉兴:从医50年,始终白水一杯

2019-12-17 12: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倪泉兴教授的微信名称是:白水一杯。

他解释说,这个名称有三重涵义:一是白水为泉;二是白水清亮、透明,我说话直,一看就看透了;三是,我只是一杯泉水,临时解渴。

原复旦大学胰腺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终身教授倪泉兴教授是我国胰腺外科专业化发展的创导者和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的创始人,也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复旦大学校长奖获得者。

现年75岁的他,满头白发依旧精神抖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有两个院区,之间相隔约40分钟的车程。2019年11月25日中午,东院有位患者术中出血病情反复,他亲自驱车前去查看后又匆匆赶回了徐汇院区参加伦理委员会会议。倪教授平素平易近人,他办公室的门总是为患者开着,交谈中他不时感叹自己的年纪大了,“再工作个五年不知道行不行,但是目前看来二、三年身体还是没问题的。”

他一直是年轻医生心中的榜样,在胰腺外科的病房里,医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倪老师在,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就看着我们,我们都感到很安心。” 

我们正在和倪老沟通访问细节

曾为“山区小医生”:一开始就是外科医生的派头

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倪泉兴来到了四川涪陵山区,在这里度过了他从医生涯中的第一个十年。倪泉兴说:“我觉得这个十年,很值,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操作都得到了锻炼。”在这十年中,他做的是全科医生的活,什么病他都“沾了沾”。

刚脱离书本知识的他,来到的是四川的山区。生活条件差、医疗条件差,每一次看病都是一次挑战。“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除了要考虑治病的需要,还要考虑病人经济条件的承受力,要用最实惠的方案去给病人治病。”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薪资并不高的倪泉兴有时还会自己掏钱给病人买药,淳朴的农民在有钱后,会第一时间将钱还给医生。因此,医患之间建立起了信任的桥梁。

倪泉兴强调:“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机器,唯一可以利用的检查器械就是自己的手,所以询问病史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可以挽救一条生命。”那时的他很年轻,经验相对而言没那么足,但是通过详细询问,有时也能发现不少问题。倪泉兴表示,这一点是现在年轻医生较为缺乏的部分。

倪泉兴在去山区以后遇到的第一个五官科患者是一位年仅5岁的小孩,他把黄豆放在耳朵里了,因为他们这支队伍里其他科都有医生,只有五官科没有,曾经在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见习两个礼拜的倪泉兴接下了这个“缺口”。当时天气炎热,没有经验的倪泉兴急得满头大汗,老师上课没说过,在五官科见习时也没有遇到类似问题,队里仅有的几个五官科器械都帮不上忙,黄豆只能看得到拿不到。

回想当时的情景,倪泉兴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村就是我的一个同班同学。”看到她头上别的发夹,突发灵感:发夹行不行呢?倪泉兴从她这里拿到了发夹,将发夹拉直,利用发夹的那个弯曲顺利地把黄豆取了出来。孩子的奶奶很高兴,赶在父母回家之前,把问题解决了。倪泉兴也很高兴,这件事情成了他从医生涯中的一个启发点。“做医生不能太死板,一定要学会灵活运用,如果我只会按照学过的内容当医生,这颗黄豆一定拿不出来。”

手握外科“一把刀”:直面“癌症之王”40年

胰腺癌,被人们称之为“癌症之王”,死亡率高、治疗困难,几十年前,研究这种疾病的人少之又少。张延龄是华山医院普外科终身教授,1979年他将胰腺癌诊治这个课题交给了倪泉兴。

提到张延龄教授,倪泉兴说:“张老师是我的引路人、也是我的授业恩师,他教我做人行医,学识渊博的他很早就看到胰腺癌诊治这个问题,并做了部署。”

每一个研究,起步总是困难的。“虽然诊治这个疾病是很难,但是也正因为研究它的人少,出成果的可能性更高。”张延龄教授后来安排倪泉兴去美国进修,通过在美国的学习,他对胰腺癌有了新的认识。再后来,当倪泉兴成为学科带头人后,他把自己的学生一个一个送出国进修,“年轻医生有机会就要多出去开开眼界,我的老师培养了我,我也要像他一样把这个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倪泉兴教授和老师张延龄教授

胰腺癌这个疾病致死率极高,所以曾有人说,治疗胰腺癌的医生成就感很低。对此,倪泉兴有着自己的看法,治疗胰腺癌是很难,但是如果你能有一点突破或者某个成果将五年生存率提高哪怕一两个百分点,那就是非常了不起了。

作为胰腺外科医生需要做到对患者全程追踪,重点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生存质量以及生存时间。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找到研究的方向。“虽然这个病难治,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正在将临床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相信将来会有所建树。”

退休后,倪泉兴来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10年1月23日建立了胰腺外科。花甲之年“再创业”,是为了完成对领导、老师的承诺,也想为更多胰腺癌患者做点事情。根据当时的情况倪泉兴提出,从事胰腺癌诊治的医生要做到专职化、专业化、专科化,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肿瘤医院为他创造了条件,他就带着几位学生“再创业”。

为重病妻子手术:痛失挚爱 希望医学在局限中进步

身为医生,倪泉兴经常无法顾及家庭。他的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工作,照顾整个家庭几十年。遗憾的是,倪泉兴和弟子们都未能挽回妻子的生命,疾病发现的太晚了。即便医生技术再怎么高超,也难以和死神直面对抗。

“病人的需要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当时科室正在发展初期,一切刚刚起步,太忙了,忽视了对妻子的关心。虽然妻子一个月前刚进行了体检,遗憾的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当时她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只是消瘦。”倪泉兴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胃肠镜检查不舒服就不做,为了健康,还是需要定期检查。

这件事情是他心中一辈子的痛,癌症一旦到了晚期治疗就十分困难了,所以他更要投入到医学建设、学生培养中,尽可能做到癌症的早诊早治,不让更多的家庭承受这种痛苦。

甘为手术台上的“一助”:站在最能成就学生的位置

倪泉兴至今坚守在手术“一助”的位置,这是当年他的老师张延龄教授的教学方式,也是他现在教导学生的方式,他说“这叫放手不放眼”。倪泉兴自豪地告诉我们:“现在我的学生手术做的都不错啦,他们还在不断创新、改进技术。”

其实,倪泉兴并不常常当面夸奖自己的学生,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严苛”的老师。虞先濬教授就曾向他“抱怨”:“为什么你从不表扬我?”倪泉兴告诉他:“喜欢人,要放在心上,越是喜欢的人越不要轻易表扬,不然容易飘飘然。”2019年2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同志春节慰问时,问及虞先濬教授怎么样,倪泉兴高兴地对她说“他现在比我优秀,手术技术很好了,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学科带头人。”这是虞先濬教授受到倪泉兴教授的第一次表扬。

倪泉兴教授和学生虞先濬教授

倪泉兴时常告诉学生,医生要有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有时候胆子大一点、再努力一下、坚持一下也许就成功了。有位已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年的患者,因肿瘤标志物升高,但影像学检查没有确切证据,倪泉兴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怀疑胰体尾再发肿瘤,凭借多年来与患者建立的默契和信任,成功地将残余切除,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胰腺导管癌合并胰腺内分泌癌,至今已四年有余,这位患者现在已经65岁仍能每天游泳800米。

还有一位93岁高龄患者,倪泉兴成功为她进行了手术。患者在100岁时,她的儿子送给了倪泉兴一本最新版的外科书。“我想,医生一代要比一代强才行,创新发明、技术改进都要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行。”倪泉兴说。

代代相承的“小目标”:书写中国胰腺肿瘤治疗新传奇

倪泉兴还有一个“小目标”,希望中国人能在国际胰腺癌诊治领域有一席之地。“长期以来一直跟在外国人后面,我不太服气,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希望,胰腺外科能做到亚洲前列,相较于其他亚洲国家,中国人口基数大,病人数量也多,现在肿瘤医院胰腺外科拥有150张床,远超亚洲地区其他同行,有这样的条件、也要尽这样的义务。

他把这个“小目标”留给了自己的学生们,提起学生们现在的成就,他十分自豪。看到学生们纷纷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心里很高兴。倪泉兴对张延龄教授说:“老师您起码活到一百岁,明年我的徒孙也可以带研究生了。到时候我们来和您一起拍照,那就是五世同堂了!”

“我希望他们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强,在这个领域内为国家争光。干轰轰烈烈的事情,做默默无闻的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