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注 | 十户澳门家庭的回归心声:莲花正盛开 家国共华彩

2019-12-21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妇女报 ,作者耿兴敏

中国妇女报

全国唯一女性主流大报。女人的知己,男人的朋友。

姐妹,茫茫公号中

你是不是经常错过娘家的大门

点击左上方蓝字“北京女性”↓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加上星标 ★

我们马上向你发送爱的光波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

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 12月18日,游客在澳门龙环葡韵游览。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已传唱20年的《七子之歌·澳门》,无疑仍是关于濠江故事,最耳熟能详的那首歌。

时至今日,依然能让人听出新意,真切感受到这朵绽放在祖国南海之滨的莲花,用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如今,这座充满“喜和乐”的小城,即将迎来回归20周年,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专门邀请10户澳门家庭,以回归20年为脉,以家的变化为络,讲述各自的家庭故事,共同表达对未来的美丽期许。

陈爱珠家庭:

既帮澳门又帮自己 倍感幸福

我完成学业后,进入银行工作。

在1994年有了经济基础后,我离开银行与朋友合作筹组装修工程及顾问公司,期望事业有所发展,并可有较灵活的时间做义工及照顾家庭。

我1995年开始加入街坊会工作,1999年加入妇联,由理事做到如今的副会长,并担任颐康协会会长。

20年来,我积极做好社会工作,为澳门特区及妇联会务发展出一分力。

有感爱国社团对社会的安定繁荣很重要,我鼓励丈夫参与了妇联总会的工作,退休后更出任了属会妇联之友的理事长,吸纳男性会员,支持总会会务。

早前习近平主席回复了澳门义工长者的信,希望长者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携手把澳门建设得更加美丽。

我们夫妇二人退休后,同时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既帮到澳门又帮到自己,自然倍感幸福!

我现居的新口岸区,已从1988年的郊区,变成配套完善的商住区,难得的是治安远胜回归前。

如今澳门特区社会福利完善,居民幸福感很高。

希望我们家的家庭成员都能做好本分,培养良好家风,努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多服务社会,坚守爱国爱澳信仰,共建美好家园。

习近平主席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将从自己的小家庭做起,弘扬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陈春华家庭:

在中西交融中传递爱国情怀

回归20年,沧海变桑田。澳门从小城经济之地摇身一变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从不太稳定的困局,步向安定繁荣,使广大市民受惠,这全都离不开祖国在背后的有力支持。

回想当初我参与澳门妇联义工,从基层做起,到今天能成为理事会成员之一,亦与国家的支持和培训分不开。

我还有幸得到澳门妇联推荐,以国家代表团成员身份出席联合国妇地会,并在会议中发言,告知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澳门回归后各阶层妇女的生活状况。

说到家庭的愿望是希望两个儿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成回澳参与澳门未来的建设,为大湾区之多元化发展提供服务。

同时希望澳门能传承优良的中国传统,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办好爱国教育,增加年轻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爱国的情怀和精神,传递到周边地区的中国人之中。

郑少兰家庭:

推动爱国爱澳成为社会核心力量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澳门很快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了。

回归20年,我们由一个基层家庭转变为一个中产家庭。

回顾1999年,澳门回归那年,我在学校从事学生事务及财务的工作,工作之余也进入了澳门妇联当义工,丈夫是警务人员,两个儿子均在爱国学校读书。

澳门回归祖国后,我们除了自身持续进修和努力工作外,也受益于特区政府的各种税项的减免、水电费补贴、公务员每年定时调整增加薪酬等等。

此外,在妇联总会的领导下,我每年都跟随团队到内地学习、交流、访问,让我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国情。

我坚持参与关心妇幼、服务社群的公益工作。

我知道,澳门特区给予市民的一系列照顾,离不开国家对澳门居民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一国两制”“澳人治澳”,也离不开澳门爱国社团出谋献策合力推动爱国爱澳,形成了社会上的核心力量。

现在,我和丈夫已经退休,两个儿子也投身社会工作,但我们现在仍然坚持担当义工,反馈社会。

我明白,澳门今日的繁荣稳定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惜和巩固好这一切。

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我对于未来的期望是社会繁荣稳定,国泰民安,年轻人安居乐业,旧区重建尽快落实,使澳门真正成为宜居城市。

此外,也希望青年人不断弘扬爱国爱澳这一传统,薪火相传,不忘初心,把爱国爱澳的根基传承到永远。

罗凯敏家庭:

继续为这块福地作贡献

衷心希望澳门与祖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给年轻一代,更希望年轻人与时并进,懂得把握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优势去建设更美好的澳门。

我是在1997年由加拿大回到我的出生地香港,并且认识了第一位澳门人——我的老公,然后于1999年10月在澳门结婚,见证两个特区的回归,20年来两个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国两制”于澳门成功实践,有赖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大家才能在这片土地安居乐业。

20年前我只有一个身份:爸妈宠爱有加的女儿。20年后的我是妻子,是3个小孩子的母亲,是儿媳妇,是嫂子。

除此之外,我还是一个专业导师,是一个老板,是7个澳门注册社团的管理者。我对每个职位都是全力以赴。

回想起2008年,照顾女儿6年的保姆离职,我突然由一名职业女性变成一位全职妈妈。

那时心情非常忐忑,但感觉为了两个女儿是有必要的,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将自身的沟通技巧和管理能力传承给女儿。

今天她们亭亭玉立,并在各方面独当一面,多次代表澳门参加国际比赛, 她们还多了一个9岁的小弟弟,我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一个女性对家庭的付出是无价的,她们在促进家庭和谐,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子女成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是大湾区发展的时代,希望年轻人不断充实自己,不要只着眼于澳门这60多万人的小城。

年轻一代要有宏愿,结合澳门的人脉网络,以及全球排行第二的人均GDP,面向祖国发展,尤其是“1小时生活圈”的大湾区,把握时机,共创辉煌成绩,为澳门这块福地继续作贡献。

张焕恩家庭:

期许未来家庭成员各展所长

在我的家庭中,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许多期许。

作为妈妈,我希望儿子能够考取他心仪的大学;作为太太,我希望丈夫事业更上一层楼;而对于我本人,我希望打理好家庭,发展好我的专业。

澳门回归后,跟随着特区的稳步发展,我们结婚、生小孩,发展事业;我在2012年加入澳门妇联大家庭,拓宽了视野,并参加义工工作,使我接触不同阶层的人士,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在这20年间,我与丈夫不断努力打拼事业,由1张台、1部计算机做起,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我们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稍有名气的设计公司。

我们所住社区是离岛,初迁后不久,附近建成了一个较有特色的中央公园,特区政府不断听取市民意见,逐步完善公园的设施,现在从早到晚都有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市民享用公园设施,特别是儿童游乐场,更受儿童欢迎。

由于儿子明年开始进入大学阶段,作为父母,更加需要规划好每月日常的开支,资金的储备等;未来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尽快供完房贷,家庭成员各展所长,让孩子在特区的怀抱长大,完成学业为澳争光。

陈毅翔家庭:

希望孩子们对社会有贡献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过去20年间,澳门在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澳门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就业方面,基本上只要你肯做就有工开;教育方面,已经推行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义务教育;医疗方面,澳门初级卫生保障体系提供了覆盖面挺广的免费医疗。

回归前,澳门这个地方很少人熟悉,现在澳门已摇身一变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批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回归前,澳门的治安非常差,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回归之后治安明显好转,令澳门居民能够有一个安定繁荣的生活环境。

我本人很开心能生活在澳门,我有两个儿子,他们现在都工作了,回想过去的日子,我深深感受到养育孩子过程之艰辛。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苦也有乐,现在孩子长大了,我很感恩。

两个儿子都很乖,放假时一家人一起逛街、饮茶,有空时孩子会带我去旅行。

正所谓儿时爸爸、妈妈带孩子去旅行,孩子成人后就带爸爸、妈妈去旅行,感觉非常不同,特别开心。

现在,大儿子已经结婚,生了一个小公主,这个小公主很可爱,给我们一家人带来很多欢乐。

我现在有时间就做义工,并接受不同类型的课程培训,例如唱歌、跳舞等。

最近我还参加了澳门妇女普法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未来,我希望孩子们健康、开心,有个美好的家庭,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史文家庭:

感恩孩子生长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

1999年9月30日,澳门这座小城除了迎接国庆的到来,也已进入了回归祖国的倒计时,大街小巷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澳门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刻。

这一天,我迎来了我的第二个宝贝女儿宜宜。我的大女儿倩倩出生在香港回归年,如今小女儿又出生在澳门回归年,家里气氛热闹得像过年。

两个相隔两年的小姐妹的一颦一笑,牵动了我们夫妻俩的每一条神经,从此我们的心中就有两个小太阳,我们围着她们转呀转,辛苦着,但快乐着。

我们夫妻都是修读音乐的。2004年,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我成立了一个音乐培训中心,转眼间已有15个年头了。

在中心各位老师职员的努力下,同时也得益于特区政府的各项教育政策,音乐中心越办越有规模,也为澳门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特区也经历了飞跃发展的20年,我家的两个“港归”“澳归”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了,她们都很乖,跟随了父母的音乐路。

姐姐获特区政府文化局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奖学金,在英国攻读音乐演奏硕士,妹妹在澳门理工学院攻读音乐教育学士。

感恩两个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及正面的教育,使她们可以专心努力读书。

我们夫妻目前最大的期望是两姐妹早日学成归来,反馈澳门社会,也希望她们可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融入大湾区的建设中,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出力。

冯家敏家庭:

澳门充满人情味和爱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澳门和我的家庭,都充满爱。

1999年,我念初中一年级,当时代表学校参与澳门回归会演的画面和兴奋的心情仍记忆犹新;转眼间,迎来澳门回归20周年的重要时刻。

20年来,我见证着澳门回归后社会各方面的长足进步和发展,不变的是,它依然是一座充满人情味、充满爱的温暖小城。

小时候,虽然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一家人却过得简单快乐,父母以身作则教会我们:虽然身处困境却应保持乐观及存有希望,并要成为善良、积极、勇敢、富有责任感的人。

到我组建自己的家庭以后,社会环境的改变让生活条件也好起来,除了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外,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把握时间和机会参与妇联的义务工作,感谢家人让爱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有空的时候也会一家人一起做义工及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希望从小培养孩子关爱别人、关心社会,并懂得表达爱、分享爱、传承爱。

澳门回归以来的繁荣安定、人情味和爱,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养分,使我在学习、工作、组建家庭及参与社会的各个成长阶段均获得足够信心,成就自己,温暖家庭,贡献社会。

站在新的起点,愿爱和善在每个家庭、在澳门、在国家、在世界继续传递和流转。

张嘉莉家庭:

20年,经历人生最美风景

澳门回归20年,对于我这个“80后”青年的人生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澳门急速发展,自己也跟着不断成长,由读书、毕业、工作、结婚到生小孩,最后成为全职妈妈,这些都是我人生最美的风景。

深明养儿难,教育更难,于是我在孩子降生后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希望能多花时间教养她们,同时自己也不断进修,务求可以和社会与时并进。闲暇时我会参与妇联举办的义工活动,充实生活。

以前一直认为,全职妈妈很容易做,而且会很沉闷,但其实能见证孩子的成长,并能常常陪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同时,我可以寻找自己的兴趣,亦能以另一种形式服务社会,这是我多年来的转变,期待未来小朋友能健康成长,贡献社会。

欧展翅家庭:

“爱国爱澳爱家园”家训代代相传

我家自上一代开始已经是澳门妇联骨干成员,一代传一代地加入妇联大家庭。

从妇联总会只接受女性会员,由太太引领丈夫参加妇联的各项活动和服务,到丈夫加入妇联筹组妇联之友协会,这个“妇联之家”与妇联总会一起成长,与时并进。

我家的三女儿正好在澳门回归年出生,她见证着新时代的到来,见证着澳门一步步走向繁荣安定。

我家以“爱国爱澳爱家园”为家训,尽管女儿负笈外地,也不会忘记澳门是自己的家园,祖国是澳门最强大、最有力的后盾。

我们在欢呼声和喝彩声中迎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今年,我们家中的成员参与了“好妈妈嘉奖计划”,并在甄选中成功当选为“好妈妈”,令全家雀跃欢腾。

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赞许,更证明了祖辈孜孜不倦的教诲之正确。

随着新一代的诞生,“爱国爱澳爱家园”的家训将在我家代代相传,我们一起憧憬澳门跨越更多个20年,谱写更光辉的历史新篇章。

来 源

中国妇女报

关注公号后,姐妹们可发送 维权 | 活动 | 热点 等关键词,北京市妇联近期活动、女性维权常识、近期热点消息,通通告诉你!

原标题:《关注 | 十户澳门家庭的回归心声:莲花正盛开 家国共华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