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初心故事】井陉太行“天路”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

2020-01-10 18: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大山的脊梁

井陉太行“天路”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

井陉太行“天路”精神:

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都装着老百姓的

“亲民为民”精神;

集体利益至上、不计个人得失的

“担当奉献”精神;

解放思想、突破难题的

“改革创新”精神;

自己动手、不等不靠的

“艰苦奋斗”精神。

井陉县,作为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评审的首批“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国家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然而,美好的田园风光下却潜伏着积贫积弱的发展困局,要想打破困局出路何在?

井陉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打通一条链接千年古村落的国家山区二级乡村公路,引入“开放”的活水,破解贫穷落后的困局!

井陉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调研,创新思路,将过去的政府为主体,变为政府主导、乡镇分标段、各村包责任段的“县乡村三级联动”修路模式,只用了短短22个月就率先打通西线,预算9.3亿元的工程造价,实际仅花了2.1亿元;而后又大干5个月,奋力打通东线,实现了60公里旅游环路全线贯通,创造了山区修路史上的奇迹!深受百姓拥护!被网民们热赞为“天路”,井陉太行“天路”由此走红……

第一章

不忘初心筑“天路”

牢记使命勇担当

乡镇党委书记,既是兵头,又是将尾。上级决策部署能不能落地生根,关键看乡镇党委书记能不能扛红旗、当先锋。面对大山的重重阻隔,乡镇党委书记用担当实干抒写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时代答卷。

井陉县于家乡党委书记 赵峰

路线最长、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标段全部在于家乡,经济基础最薄弱的现实也在于家乡,而修路资金只有90万元。

井陉县于家乡党委书记赵峰:“12.5公里只有这90万,要把这条路打通,可能吗?不可能,靠的是什么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靠的是我们的企业家对我们的支持。靠的是我们的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这就是修路过程当中给我的思考和感动。”

井陉县秀林镇党委书记 赵建忠

在规划“天路”的方案中,秀林镇是线路的入口,在离入口不远处,有座山叫鸡鸣劫,当地流传着“鸡鸣劫、鸡鸣劫,每走一回都是劫”。

井陉县秀林镇党委书记 赵建忠:“要想富先修路,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当其冲的问题,通过修建天路,我们总结了非常宝贵的天路精神,在工作中只要坚持不忘初心 不畏艰险,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井陉县天长镇党委书记 何彦生

天长镇自公元1075年至1958年,一直为井陉县城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6年底,县委决定修建这条路时,天长镇并不在规划范围内。何彦生怀着满腔热血到县委请缨,县领导说:“县委决定把天长镇规划在第二批范围内,要想修自力更生吧。”

井陉县天长镇党委书记 何彦生:听到基层党员干部的呼声,作为基层党委书记,我要担负起这份责任和使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打一场轰轰烈烈的破解交通大会战,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长镇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展现给山外来客,加快推进旅游大镇,经济强镇的建设进程。

第二章

千斤重担“一肩挑”

争当为民“领头羊”

井陉“天路”修建以来,沿线村党支部书记不计得失,不计荣辱,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诠释了初心,彰显了新时代战天斗地、奋发图强的实干精神,谱写了一曲天堑变通途的时代壮歌。

井陉县南张井村原党支部书记 尹国红

修路开头难,但开工后更是难上加难。没有设备,尹国红将自己的钩机开上工地,又租了3辆钩机,2辆铲车,6辆汽车,不到一个月,就把尹国红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光了。没资金,他跑东家串西家,又东借西凑了110万元,正是有了这笔钱,才保证了路基顺利修通。

井陉县南张井村原党支部书记 尹国红:“她(妻子)说什么都没有了,我走在天路上我有成就感,是吧。我有自豪感,什么都没有,有天路,我感觉这是我一生中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值!相当值!就是我死了都值!”

井陉县小龙窝村村主任 樊志林

按照规划,连接线要经过村民樊煤元的羊圈,他听说后,一百个不同意,在补偿款上漫天要价。为了让樊煤元将羊圈搬走,樊志林“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煤元啊,为了咱村的路,您就搬了吧”。

井陉县小龙窝村村主任樊志林:“开通这个旅游路线,不管想什么办法就是做老百姓的工作,占人家的地啊,拆人家的房子羊圈啊,都有。经过三番五次的往家里跑,最后不管想什么办法都得做通这个工作,下跪也好磕头也好,咱想法是为了开通这条路以后,对以后老百姓和村里的发展都有前途。”

井陉县小龙窝村党支部书记 樊海忠

为了“天路”能够早一点建成,井陉县小龙窝村党支部书记樊海忠抱病始终冲在一线,本来心脏不好,加上连日的劳累,樊海忠病倒了,樊海忠仍然硬撑着,每次输完液,就马上回到工地上。他说:“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活着干,死了算,我豁出命来也要修好这条路!。”天不佑人。2017年9月,就在路基即将完成的时候,樊海忠病情加重,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走完了他65年的人生历程!

樊海忠儿子樊向军:为了更好的发展他愿意干,他就是干事业的人,现在,爸,天路修好了,你安息吧。”

第三章

我是共产党员

这里没有豪言壮语,

却有着脚踏实地的行动;

这里看不到惊天动地的事迹,

却满含着润物无声的深情;

他们为了集体利益,

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他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冲锋在前.....

井陉县于家村退伍军人 共产党员 于福堂

听说村里要成立工作组,于福堂主动要求加入。有些人看到于福堂走家串户、没日没夜做工作,就开始说风凉话了。然而,当施工队的铲车从于福堂家的谷子地轰隆隆地推过去以后,村民们都服气了,征地工作顺利推进,施工线路上的各类果树、坟地很快按照计划全部移走。

井陉县于家村退伍军人 共产党员 于福堂:“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多年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在战争年代 ,军人是不怕流血牺牲,冲锋陷阵,但是到和平年代 我们勇于担当 ,那点儿谷子不算啥,也值不了几个钱,作为共产党员来说,个人的事儿是小事儿,集体的事儿是大事儿。”

井陉县西柏山村 共产党员 张彦军

2017年初春,西柏山村召开了修路动员大会,大家一致表示支持工作。可过了两天,张彦军发现工作进展迟缓不前,于是主动找到支部书记:“你看我能干点什么?”书记说:“正缺人手,不过都是义务工,没有工资。”张彦军说:“啥也不用说,分工吧。”

井陉县西柏山村 共产党员 张彦军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四章

民心!“天路情歌”的最强音符!

井陉“天路”,一条民心铺就的希望之路,无声阐释着“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内涵,并昭示我们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只要实打实为群众办事,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有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于家乡高家坡村村民高富秀

村里修路,需要迁高富秀家埋着5代、12口人的8座坟头。干部们找他商量,他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

于家乡南张井村村民尹巧玲

修路要经过尹巧玲家的祖坟,需要迁坟。那可是埋着几代人、9个坟头的祖坟呀!为了支持修路,第二天尹巧玲就带着家人和亲戚把坟全部迁走了。

于家乡狼窝村村民李素科

李素科家的三亩多连坡地,平时种谷子、花生,坡上长着30多棵枣树和柿子树。在他眼里,那些树是他20多年起早贪黑精心伺候大的“孩子”。为了支持修路,李素科不仅带头献出了自己的树和地,还积极做其他村民们的工作,跑细了腿、磨破了嘴。

天长镇核桃园村村民王喜虎

王喜虎是村里的低保户。修路伊始他就主动上工地当起了义务工,跟线测量、给司机送饭、晚上看设备……苦活儿、累活儿,啥活儿都干,每天步行往返几十里山路,从来不叫苦不喊累。后来村里主动提出一天给他50元的补助,因为没钱,一直没兑现,他也从来没张口要过一分钱,直到他突然发病去世。

第五章

勇于担当负重任

不辱使命打攻坚

有一种情感,让我们为之动容,因为它讲述了最平凡的故事;有一种责任,让他们奋不顾身,因为它孕育了高尚的使命;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铭记在心,因为它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工程科副科长 程海平

从新修西柏山到大梁江的路段,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样本。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工程科副科长程海平在短短10天时间,带领着技术人员爬遍了“望山跑死马”的每一个山头沟壑,从施工进场开始,“质量就是生命”成了他们的一致共识,面对为了节省资金由老百姓先期打出的简易路基,他们从底基层、基层到面层,一层一层挖,一层一层压。”

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工程科副科长 程海平 :“当时我们心里边压力比较大,每天晚上睡不着,想这个工程怎么做,我们每天有每天的任务,分段施工,如果当天完不成,我们明天抢着把工期抢过来,争时间抢速度保质量是我们交通人的担当。

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工程科副科长 梁英文

勘察路线、回填、铺沥青,梁英文往往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常常喝不上水,同事们知道他患有肾结石,都劝他“该歇就歇,别硬撑着。”他说“没事,老毛病了,过两天再歇歇”,但日复一日,他始终在一线坚守着。”

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工程科副科长 梁英文:“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工作中我必须冲到前面,严把质量关。”

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副站长 陈军辉

“天路”修建的那些日子里,公路站副站长陈军辉,已经分不清哪天是工作日哪天是节假日,眼里只有时间节点、工程进度,他只有一个信念,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这背后,是亲情支持,是父母、妻子、儿女无怨无悔的理解。

井陉县公路管理站副站长 陈军辉:“作为站里这次工程的负责人,一方面我得负责这个工程进度,另一方方面我还得去搅拌站看这个工程质量,再一个还得去负责协调地方事务,在这关键时刻我只能是舍小家保大家,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我就宣誓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关键时刻,我必须把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第六章

魅力陉山添重彩

一条天路绘蓝图

路通了,道顺了。宽敞的视野,流畅的线型,平整的路面,清晰的路标,驱车而上,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路通了,城近了。“天路”的开通,标志着井陉古村落片区正式融入县城15分钟交通圈、省会30分钟经济圈。

路通了,景美了。井陉“天路”将沿线古村落连了起来,一路群山、密林、田园、古村、梯田、花海美不胜收。

路通了,客来了。井陉“天路”热度被瞬间引爆,游玩、采风、拍剧、走秀、调研、学习等等各色人群聚集。

路通了,村富了。沿线的农家乐猛增了10倍,花椒、黑枣、小米等土特产品供不应求,村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来源 | 河北旅游TV

原标题:《【初心故事】井陉太行“天路”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