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院学术论文届的巅峰对决?高手们的武功秘笈来啦

2020-01-13 1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上周全国法院第31届学术讨论会揭晓论文评选结果,常州法院三篇论文喜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不仅是常州法院参评的史上最好成绩,更实现了一等奖零的突破。

巅峰对决,高手过招。

究竟取得好成绩的武功秘笈是什么?

今天,

小编就带大家探访一下

获奖者们的内心感悟。

全国法院第31届学术讨论会

一等奖论文作者

常州经开区人民法院 常鑫

今年,在各级领导、同仁的关心与帮助下,在中院研究室的全程指导下,我与张祥龙庭长合作的论文有幸在31届学术讨论会中获奖。这篇文章体现了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作为作者之一,我对所有默默支持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写作,是人运用文字符号传递知识、表达情感的创作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天的长期锻炼。本文以调研文章为例,总结了一点粗浅体会,希望有益于对写作感兴趣的朋友。

未雨绸缪,尽早动手。调研文章的特点之一是耗时较长,它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阵地战。就个人经验而言,一篇内容充实、观点新颖、文字流畅的文章,大约需要3、4个月的时间完成,这还不包括前期的论证、资料收集工作。因此,要想完成一篇好的调研文章,需要尽早准备、提前着手。以本届学术讨论会为例,在18年11月份就开始着手选题、论证、资料收集工作,幸运的是,自己的选题正好在公布的选题范围之内,应当说,文章的完成与前期准备密不可分。

吃透政策,把准脉搏。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纵观历届讨论会中心议题及获奖论文,无不与当时的法院乃至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密切相关,比如31届的重大风险防范、30届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29届的法院改革……因此,要想提高文章的获奖概率,就需要加强对大政方针政策的研究,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法院系统一段时期内的中心工作,及时跟踪党和国家以及上级法院各种政策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政策研究、把准时代脉搏,增强研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一篇文章要想打动人心、赢得共鸣,关键在于要“言之有物”,要做到这一点,势必需要作者经历一个长期、大量的积累过程,不断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没有道理,大量的阅读就是一个知识的原始积累过程、认知能力的改造过程、整体水平的提升过程,阅读绝不是为了娱乐消遣,而是让我们集中心智,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在知识上,尤其是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收获。当然,阅读也讲究计划、体系、方法,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要争取以最小的时间成本获得最大的智识收益。

全国法院第31届学术讨论会

一等奖论文作者

常州经开区人民法院 张祥龙

2019年是经开区法院调研大丰收的一年,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法院领导的关心帮助,离不开院党组的坚定支持,离不开全体调研同仁们的辛勤付出。此次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一等奖的文章主要执笔是第一作者常鑫,我只不过对文章脉络及部分观点进行了润色修改,谈心得实在有些汗颜。在此,仅结合我三年多以来实际负责经开区法院的学术论文组织工作及个人参加学术论文的一些经历,谈些体会,管窥之见,供大家参考。个人所见,想要写好一篇法院的学术论文要做到“三个好”。

选题好。选题是一篇学术论文是否成功的关键。要做到紧扣主题,认真研究本届学术讨论会主题所涵盖的内容以及背景。同时好的选题还要做到大小结合,以小见大,避免因选题过大过空而难以驾驭。选题要学会扬长避短,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来进行选择,实证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也是选题的重要依据。

结构好。论文的结构就像人的衣服,结构好,不仅文章赏心悦目,而且也是论文成功的重要基石。写文章需要从头到尾紧紧围绕主题把内容一层一层地娓娓道来。结构就是一篇论文的逻辑,逻辑是否严密最主要就是看这篇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有无超出主题,或漏掉讨论事项。

修改好。一篇好的论文就像一坛美酒,需要时间的酝酿,每一篇优秀的论文都需要不断的打磨,所以修改论文是非常必要的过程。这次一等奖的文章,前后大的修改至少也有五次以上,直到提交上级法院的当天我们仍在修改完善。建议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不妨多改几稿,或许会有质的飞跃。

全国法院第31届学术讨论会

二等奖论文作者

常州经开区人民法院 何建宏

获得本届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讨论会二等奖,是组织上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在本次论文的写作和报送过程中,常州两级法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尤其是两级法院研究室的大力推荐、指导修改,在此我要表示由衷地感谢。自我进法院以来,每一届学术论文讨论会都投稿,以让自己养成每年至少写一篇论文的习惯。因此,写好一篇论文需要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是一个痛苦与快乐相伴的过程。从对某一问题的懵懂认知到深入认识,从思路上的千头万绪到观点的清晰,从不知道如何继续写下去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不知如何表达到清晰、凝练地说出所思所想......这一路既有无从下笔时的抓狂,挑灯夜写时的腰酸背痛,但更多地是从无到有,从粗到精,论文“出炉”的愉悦。因此,写好一篇论文需要兴趣。

除了兴趣与积累,写好一篇论文还需要一些技巧。

一是观点上需要一定的创新。创新并不是瞎编乱造,而是对某一法律问题,在现有的立法框架和司法实践认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创新既需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与众不同,也要考虑到观点的可应用性。

二是在论文的文字表述上应宁缺勿烂。论文的观点在表达上应清晰、专业。论文毕竟是给内行人看的东西,能用专业术语表达的,尽量用专业术语,不要因担心专家评委看不懂而做太多的解释。

三是要重视修改。一气呵成固然是好,但大多数好的文章还是改出来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修改,论文的观点才能越来越明确,结构与布局才能越来越合理,表达才能越来越清晰,论文的价值也才会越来越高。

全国法院第31届学术讨论会

优秀奖论文作者

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龙海阳

接到约稿要写学术论文获奖的感言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就我这星把点荣誉让我写获奖感言,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我本能地想拒绝。沉思片刻后,我觉得应该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感言的发布一方面可以把常州法院人的进取、奋斗精神展现给大家,另一方面还能产生资质平庸如我者亦能获奖,可以激起更多才俊的信心和雄心。基于前述情由,我斗胆写了几行。

一、论文之道:组织的努力和支持是成功最重要的保障。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论文大赛,它不仅比的是个体的智慧,更是一场团队在信息搜集、材料处理、角度选取、谋篇布局、文字润色等等全方位的比拼,单兵作战很难突围。我这次比赛获得星点荣誉的原因,既有马院长和院党组的关心和重视,也有研究室的领导和同志们的指导、配合,还有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相当程度上,我辜负了大家的努力。

二、论文之法:精妙的选题是最重要的方法。论文比赛时注重的“新观点、新领域、新方法”的标准,一直没变。从司法实践中去发现一些新颖、前沿的问题作为题目,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经开法院的同志这次选的人工智能与司法的问题,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论文之术:大多数成功都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选择主题时的纠结,搜集资料时的吃力,谋篇布局时的挣扎,修改润色时的犹豫,停笔成卷时的惶恐……毫无疑问,学术论文的写作本质上是一项创作。个中滋味,愿君来尝!

友情链接

常州法院学术论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点击查看)

原标题:《法院学术论文届的巅峰对决?高手们的武功秘笈来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