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春走基层 | 精准扶贫暖人心 脱贫摘帽奔小康——看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脱贫致富路

2020-01-15 09: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月8日,记者随中宣部组织的新闻战线2020年“新春走基层”暨“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主题采访团,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一下汽车,村口一块硕大的“我是幸福德胜人”迎宾牌映入眼帘,村民们用热闹喜庆的舞狮和锣鼓表演欢迎大家。一路看下来,洁净宽阔的马路,漂亮整齐的楼房,满脸笑容的村民,记者一点儿也看不出这里有贫困村模样。

尽管室外温度低至零下18摄氏度,正在表演的村民们似乎并不冷。一位正在敲鼓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日子好过了,心里是暖的。

记者随工作人员走进德胜印象展览馆,这里正在播放一则纪录片。画面中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来村调研的场景,当时村里的街道还是泥土路,村民住的是砖瓦房,取暖用的是土炕,雪化后村街道泥泞不堪。三年后的今天,张北县广大干部群众根据习总书记“一手抓产业培育,一手抓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统筹推进全村脱贫攻坚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张北县脱贫攻坚办公室副主任庞建民告诉记者,德胜村共443户、1176人,其中在村258户、610人,五保3人,低保12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445人。当地政府通过异地新建、联村共建和整治提升三种模式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通过产业扶贫为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不断的动力。

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记者来到德胜村德胜9区4号的一户居民宅院。院外路边停着一排小汽车,院内也铺上了水泥地。透过玻璃窗,记者看到,搬迁脱贫后的王献雨夫妇正坐在沙发上晒太阳。我们刚走到门口,74岁的王献雨一边给记者开门,一边高兴地说:“快进屋暖和暖和吧,村里给分了房子,统一装了地暖,住着可暖和了。”

记者走进房屋,看到有两个卧室,厨房和洗手间设施都很齐全。记者问王献雨:“搬到新房后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老人回答:“不用挨冻到院子里上厕所了,真是太幸福了!这解决了村民普遍存在的大难题。”

“我们现在所在的德胜新村是由原来的德胜村和马鞍架村合并来的。”陪同采访的该村会计王俊云告诉记者。王俊云今年60岁,在村里还算“年轻”,因为全村村民平均年龄55岁。王俊云说:“虽然年龄大,但村民的干劲一点也没减少。习总书记的关心和鼓励,我们都记在心上。村民们现在是有多少本事干多大事情,积极争取摆脱贫困。”

王俊云说:“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有政府低保、社保和村集体产业分红给兜底;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可以承包村里的大棚种植;劳动能力弱的村民可以参加村内公益岗劳动,获取一定报酬。在扶贫致富的路上,人人有活干,人人不掉队。”

据王俊云介绍,村民有种植马铃薯、甜菜等经济作物的经验,当地政府就依托大农种业公司和河北农大试验站,在徐家营、马鞍架和德胜村建成规模达300亩的德胜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新建每个占地0.6亩的育种大棚280个。目前,每个大棚年纯利润约2万元。

“光伏+农业+贫困户”是当地一项重要扶贫模式。当地政府争取各方投资共450万元,为德胜村建成了一个100千瓦电站和一个400千瓦电站,年发电量75万千瓦时。仅光伏收益一项就能让未脱贫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

张北县委书记郝富国告诉记者,当地政府通过拆除旧村庄,采取企业代建、政府补贴土地出让金的办法集中改造建设民居,共建成96套民居并分配到户;同时,结合新建民宿,打造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民俗旅游示范村。

郝富国介绍,在张北县乡村1万多名扶贫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合力攻坚下,在400多家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单位倾力支持下,该县627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00个贫困村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57%,全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即将实现。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王照重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 精准扶贫暖人心 脱贫摘帽奔小康——看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脱贫致富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