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春走基层|“慢火车”25年未涨价:运千斤蔬菜不到20元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2020-01-16 17:0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视频编辑 吴佳颖 实习生 陶美婧(01:47)
“下菜了!”5634次列车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雄站停稳后,52岁的阿木(音)扯着嗓门对同伴呼喊,一递一传一码,土豆、西红柿、折耳根……2000多斤的蔬菜瓜果麻利地堆叠在站台。

“一个人压车,两个人到站接货,(这些货物)花一二十就可以拉来,火车上也没补钱。”1月15日,家住普雄镇的阿木喜滋滋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些瓜果两天就能卖完,过几天还要再搭一次5634。

阿木口中的火车是往返于普雄和攀枝花的5633/5634次列车,全程353千米,运行约10小时,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穿行于凉山州贫困彝族山区,客流由95%的彝族旅客和5%的沿线职工组成。作为“扶贫慢火车”,自1995年以来,它的票价就从未变过,全程仅25.5元,最低票价2元。

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平时有很多彝族旅客通过此趟列车采购日用品和副食品等,彝族年时还多有携带猪、羊、狗、鸡、鸭上车的旅客。他们中有的是背着背篓采购日常品的沿线居民,还有的是到县城采购商品回乡售卖的商贩,这趟列车也成了沿线村民的“赶集车”。为了方便旅客赶集,慢火车还进行了改造,车厢设置了专门用来放乘客携带的鸡、鸭、鹅、猪、狗、羊等活物的空间。

澎湃新闻在普雄站采访过程中发现,他们最爱赶集的站点之一是130公里外的月华站。

据介绍,月华站所在的月华乡俗称西昌市的“北大门”,当地日照充足,日温差大,热量充沛,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素有西昌市“蚕桑生产第一乡”之称。

20岁的彝族小伙果几伟石1月19日就要结婚了,这天,他和家里的亲戚三人,专门搭上“赶集车”去月华站挑选了三头肥硕的大绵羊。

“我们彝族的习俗是结婚要杀猪杀羊,普雄当地买比较贵,就从月华买回来。” 果几伟石手中拽着牵羊绳告诉澎湃新闻,自己不仅准备结婚物品需要这趟慢车,以前上学也经常坐这趟车,“慢车对我们这里的彝族很重要,一个星期至少坐一次”,“如果换成其他交通工具要话贵很多,坐这个车就十来块钱”。

作为这对慢火车的起点和终点,普雄站党总支书记郑飞告诉澎湃新闻,今年的普雄站有点特殊。

“去年7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区域出现泥石流,造成成昆铁路中断。没断道的时候,有7对快车和两对慢车会经停普雄站,而现在只剩两对快车和两对慢车经停。”郑飞说,虽然看起来通行列车少了,工作量减少,但实际上客流量基本保持不变,客流压力叠加到仅存的快车和慢车车次,“原来800人可以分到10趟车,现在可能就只能分到4趟车上,车一下就变挤了”。

郑飞表示,在不影响乘客出行的前提下,车站将通过减少短程车票发售、加派安保人员、加大彝语服务等方式为了保证车站出行人员的安全和车站秩序。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