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人在日本①|东京“新中华街”池袋华人社区

南京大学“中国人在日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调查”科考队
2020-01-24 09: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人的迁移足迹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日本是移民目的地的主要选择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日本。2007年,中国超过韩国,成为日本移民第一大来源国。据日本法务省数据,截至2018年,居住在日本的中国籍人口(含中国台湾)达80.54万人,加上日籍华人,在日中国人超过96万。他们主要集中在日本三大都市圈,半数以上集中在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在众多华人聚集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除了横滨、神户、长崎,还包括位于东京丰岛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池袋。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于2018年牵头启动了南京大学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中国人在海外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系列调查”。高校教师带队,与本科生一道走出国门,每年前往不同国家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团队通过观察与访谈的方式走进具有代表性的华人社区,力图阐释华人在海外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2018年,项目组调研在韩国生活的中国人。2019年项目又选择日本东京都丰岛区的池袋华人社区开启第二次调研。整个调研过程历时近两周,研究团队共完成了对30位池袋华人经营者的深度访谈。澎湃研究所从社区形成历史、身份认同、社会网络建构以及家庭关系四个角度整理了此次调研的四篇文章,展示池袋华人的生存图鉴。

池袋地区首先是一个地理实在,位于东京西北部,是八条铁路线的交汇点。池袋地铁站是日本客流量第二大的地铁站,仅次于新宿,在某种程度上池袋的繁华不亚于新宿、涩谷、银座、浅草。

20世纪之前,池袋地区一直被视作一个“不存在的地方”(Auge,2009),因为这里远离东京核心城区,一直被大片农田和关押犯人的监狱所覆盖。

1903年,池袋成为了东京第一条东西向铁路山手线的沿线区域之一。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池袋地区的发展,一批木质房屋和小规模的便利店相继建立。不过由于城市框架的限制,这里的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地区形态类似于中国的“城郊结合部”。

池袋白天街景。本文图片均由南京大学“中国人在日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调查”科考队提供

华人移民进入池袋

新的契机出现于1932年,东京市政府决定扩大城市面积,将包括池袋在内的周边5个地区、82个村庄吸纳进新的东京城市版图。这一规划对于池袋的影响极为深远,池袋很快成为多条道路交通的交汇点。

交通的发展为池袋带来了商业、人口和教育的繁荣。著名公司京滨、菊屋和西武百货等相继落户池袋,立教大学等高校也在池袋或附近地铁沿线设立校区,大量劳工阶层和之前的农村人口为谋求生计迁入池袋。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铁路发展使得池袋与品川之间的交通比之前便利,住在日本海岸线附近、销售农渔产品的部分中国台湾与韩国移民迁入池袋。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日本经济社会遭到重创,城市一度出现物品供应紧张。在这种背景下,居住在池袋的移民得益于跨国渠道和便利交通,在这个“法外之地”开始了黑市贸易,黑市贸易的繁荣预示着池袋地区的鱼龙混杂,各种色情产业、毒品交易等相继出现,中国人和韩国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Jamie Coates,20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赴日移民的数量被严格限制,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及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出台,使得赴日华人数量显著增长,其中留学生群体的数量增长尤其显著。池袋再次由于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低廉的地价相继吸引了一大批为留学生设立的民营语言学校,便宜的房租、丰富的打工机会也留住了中国留学生。

留学生的大规模涌入还催生了池袋独特的青年亚文化,这批群体被视为在日“新移民”,区分于大量聚集在横滨中华街的“老华侨”。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从战后的衰败中复苏,直至1990年,日本经济都保持增长状态,一度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奇迹”。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社会一大批中产阶层的诞生,为了获得更舒适的生活条件,他们纷纷从东京市中心搬离,迁移至交通便利的池袋地区,以获得更加宽敞舒适的居住体验。

中产阶层的到来重塑了池袋地区的阶层构成和地区景观,使得池袋开始呈现出繁华与破败交融的“中间地带”迹象(Douglass,1993)。与此同时,伴随中产阶层而来的商业综合体也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以中国人为首的外国劳动力得以在此工作,维持生计。

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历了毁灭性的“泡沫危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转遭到重创。宏观的经济环境对池袋地区的微观社会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大批原有的商铺因资金链断裂而无力周转,纷纷破产倒闭、撤出池袋。

然而,这一大规模的换血使得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新移民获得了发展空间,一大批中国商店和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在池袋出现,这也奠定了今日池袋的基本样貌

2008年,一群在池袋从事商业经营的华人打出了“东京唐人街”的口号,希望将池袋地区打造成类似于神户和横滨的“东京中国城”。然而,这一举动激起了地方社会和日本媒体大批反对的声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时任东京丰岛区行政长官藤井佐伯。

藤井佐伯在媒体上发表的讲话中,反复地提到了所谓“池袋历史”的说法,认为“池袋历史”是由华人造成的黑暗的、威胁日本社会的历史,而这种历史并未远去。最终,“东京唐人街”构想被迫流产。

2010年前后,池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在庆祝二战结束70周年的庆典活动上,东京丰岛区行政长官首次提出了“池袋自由城市文化项目”的构想。同年,日本著名的旅游杂志《观赏》(Rurubu)刊登了一篇访谈丰岛区高级行政人员的文稿,这位官员认为池袋的黑市交易历史“以一种不突破底线的方式为日本社会注入了能量……增加了池袋的吸引力”。

可见,21世纪以后的池袋开始被主流话语重塑成为一个多元包容和富有创造力的地区,华人参与了当代池袋的构建,与日本居民一道塑造了这个地区多元的文化氛围。

那么,现在生活在池袋的华人还好吗?他们又是怎样理解这个自己居住与生活的社区的呢?

在池袋生活的华人

池袋由池袋站的东口、西口、北口大致分成三片区域。东池袋是丰岛区快节奏、现代化的商业中心,西池袋则分布着众多休闲、教育与艺术空间,北池袋则是主要的华人聚集区,中国物产店、中华饮食、中文书店及网吧都在此地高度集中,形成了池袋独特的中国文化特征。

中国料理相关的餐饮文化盛行。池袋有很多外观陈旧、房租低廉的公寓,大量赴日留学生居住在这里,伴随而生的还有不计其数的语言学校。大量新华侨的集聚为中华料理的出现提供了市场。1991年,“知音中国食品店”在池袋站北口开业。自此,新华侨经营的各类中华美食店铺相继出现,上海生煎、东北菜肴、云南米线等都应有尽有。

华人数量多,形成了以中文为语言的华人社群。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中,有较多人不擅长说日语,甚至完全不会日语,但这些人也能够在池袋生存下去。例如,在池袋开火锅米线店的L先生就表示自己的日语水平属于“仅仅会蹦几个单词,和日本人交流不了,一句不会”。但他依然能够在池袋开店,因为“我的店面对的都是中国人,雇用的也都是中国人,也住在池袋,所以不需要和日本人进行交流”。

经营一家三宝粥店的Z先生也表示:“如果有需要用到日语的事情,我一定会找翻译办妥,如果有人要来找我办事,就是找翻译也得让自己明白。但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不太需要用到日语。”

池袋一角

池袋的华人社群内部竞争激烈,经营氛围欠佳,华人商贩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池袋地区虽然华人多,但文化水平、素质等参差不齐。华人经营者聚集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竞争之风。池袋武馆老板H先生在访谈中就曾透露:“日本人是想着做好了来超过你,华人是想着怎么把你绊倒来超过你。”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池袋的日本店铺依然很有竞争力。池袋中国城中与中国相关的大多数店铺通常都开在杂居楼的高层楼或地下而不是一层临街的位置。也许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池袋的中国经营者已经不像过去的传统中华街一样仅仅是面向华人,日本人也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采访对象中的Z先生与J先生经营着以日本顾客为主的日本串烧店,雇佣的员工都是会日语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时,为配合日式料理,店内的装潢也变成了日式,以榻榻米为主。

正如前文所述,池袋依然有浓厚的日本氛围,整个地区只有一部分由华人群体所填充。那么,这些华人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日本人和日本社会?

访谈过程中的科考队员

大多数的采访者都表示自己能够与日本人比较和平地相处,未发生过大的矛盾和摩擦。他们认为日本人比较守规矩、不会给他人添麻烦。日本人在经营中的诚信也得到了华人群体的赞扬。

但中日文化也在池袋产生了许多矛盾对立之处,尤其体现在华人与日本人的交流过程中,许多受访者都将其归因为国民性格的差异。池袋手机运营商W先生表示:“日本人不善于表露,比较喜欢藏,说话方式很委婉,常常省略,需要费劲理解。”这点也被很多其他受访者提及,日本人的含蓄常常会让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人产生疑惑,不能明白其真实意图。

同时,日本人的保守也不太能被中国人理解。很多日本人内心比较抗拒与外国人的接触,池袋火锅米线店老板L先生说:“只要是不在日本本土长大的,无论是日籍外国人还是在海外长大的日本人,都不太能与日本人打成一片。”尽管自己从来没有受过日本人的歧视或排斥,大部分受访者也仍然表示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到日本人内心世界,不能跟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另外,日本人谨慎的性格也让中国人在池袋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L先生就在访谈中谈及,很多日本人曾遇见过素质较差的中国人,并且对中国餐馆有油烟大等类似的刻板印象,因此不愿将自己的房子租给中国人居住或者经营餐饮。

池袋华人社区关系结构松散

池袋社区因为华人标签的存在而呈现出从外向内的吸引力,华人的聚集又进一步固化池袋的“华人社区”标签,成为众多赴日华人的第一选择。但是,也有部分人离开池袋,形成一种“店在人不在”的状态,而新来的赴日华人又填补了这一空白,从而达到了了华人数目稳定的微妙平衡。

在这种流动性之上,池袋一直未能如新宿附近的新太久保一般,形成关联紧密的社区形态。“稀疏松散却又藕断丝连”,可以比较贴切地形容池袋华人社区关系结构。

我们的访谈对象中只有9人住在池袋,另3人住在池袋附近,其余半数均住在东京其他地区。除12位居住在池袋和池袋附近的经营者外,另有3位经营者最初居于池袋,后搬离。

仍在池袋居住的华人经营者对于池袋华人社区的未来发展持不同观点,多数经营者虽生活在池袋,工作也在池袋,但他们与其他居住在池袋的华人关联并不紧密。“没有时间”成为池袋社区华人交往松散的主要原因。由此可知,虽然众多华人因为“中国人多”“互相帮衬”住在池袋,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并不完全依靠池袋社区所搭建的华人关系网来获得帮助。

经营内容相异是造成华人社区关系松散的原因之一。虽同在池袋开店,但不同的经营内容使他们缺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其次,以往华人经营者获取商业信息多依靠自己的中国朋友与日本客户,当前流动的商业信息与众多获知渠道使得“抱团取暖”不再成为华人经营者的唯一选择。最后,不少经营者表示不抱团也受到了所谓“劣根性”的影响。当把所有华人经营者聚集起来,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关系。相对于促进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部分华人倾向于“使绊子”,反而不利于商业发展。

(文中出现的人名均为化名。本文由张舜杰、张司钰、湛翥宜执笔,整理自张舜杰、湛翥宜、马士琪、张司钰的调研报告。)

    责任编辑:马一鸣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