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态玉树】我们一起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0-01-17 19: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发布首份三江源国家公园公报,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国际评估工作,三江源国家公园设园条件更趋完备。加快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青海湖等重点生态工程,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80%以上,青海湖裸鲤资源藴藏量比2002年增长近36倍,藏羚羊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3万只稳定在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2000多只,青海湖鸟类种数由189种增加到225种,各类自然保护地成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近日,由我省推选的生态工程档案管理微视频《卓玛加》,在全国生态工程档案管理微视频征集活动中荣获特等奖。两会前夕,记者电话采访了微视频的主人公卓玛加。

“我叫卓玛加,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一名生态管护员。”电话那头,卓玛加的声音有些羞涩。他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曲麻莱管理处的一名生态档案员,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首个“斯巴鲁生态保护奖”获奖者。

卓玛加的家乡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村,这里的大部分区域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走进三江源,高耸的雪山、原始的地貌、变幻的气象,具有原生态、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独特魅力。走进祁连山,山巅白雪皑皑、云遮雾绕,山下草原无际、牛羊成群,山间林海莽莽、雄鹰翱翔。

2016年,卓玛加放下了手中的牧鞭,佩带起了红袖标,成了一名生态管护员,也是一名专职生态档案员。在常规巡护时,他还随身带着巡护日志,用来记录巡护范围内冰川雪线高度变化、草原平衡等情况。

风餐露宿,每天骑摩托车颠簸六七十公里在别人眼中是个苦差事,但卓玛加却对这份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份工作承载着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他说:“我每天都在保护生态,保护动物。” 从声音中能听出他的骄傲。他甚至用自己多半年的工资买了一部照相机,边巡护边照相,收获很多珍贵的照片。多年的巡护工作,卓玛加对巡护沿线草场生态变化、野生动物分布状况了如指掌。

骑上摩托车,背上相机,卓玛加又出发了,与三江源的草原河湖相守,与野生动物相伴是他选择的道路。他将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让自己的家乡永远是碧水蓝天。国家公园成立后,千千万万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个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构建起“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守护着“国家生态屏障”。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我省印发了《关于青海省生态保护和服务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新增生态管护公益岗位7421个,园区内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共计10051个,实现了园区内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一户一岗”全覆盖。

“刘宁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要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对于青海十分重要,是我们青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最大’的生动实践。”列席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晓南会后说,“青海是生态大省,有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昆仑山和黄河谷地五大生态板块,共同构筑了青海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好屏障的建设和保护是我们青海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按照中央确定的青海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三江源和祁连山这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国有10个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全国是22万平方公里,其中2个在青海,近14万平方公里,我们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优化布局、整体连片,突出生态保护这个根本性的原则,把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做好。2019年, 31项体制试点的任务已全面完成,为正式设立国家公园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在青海生态保护的事业中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做出青海应有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将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放在了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的首位。未来,青海将全面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构建特色鲜明的国家公园集群。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推动论坛机制性落地青海,集聚各方智慧,携手共创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明天。

▌信息来源丨青海日报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最全!图解2020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两会

玉树州干部群众收听收看省“两会”盛况

青海两会

原标题:《【生态玉树】我们一起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