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咋回事?呼和浩特近期为何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

2020-01-18 13: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全文1690字 阅读需5分钟

近期我市空气质量比较差,市民反映比较强烈。那么,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是什么呢?

1月17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由于冬季逆温现象导致污染扩散空间不足,污染物扩散空间大大压缩,污染不断蓄积、得不到有效扩散;逆温层过低时,局部原煤散烧、工业企业的污染无法及时扩散,污染浓度持续升高,人体感官会较明显地感到煤烟味等刺激气味。

城市就像笼在一个大罩子里

什么是逆温?逆温是一种受气象、地形条件等影响而产生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多出现在冬季,形成的逆温层像一层厚被子罩在城市低空,大气边界层日常的800至1200米降低至300至500米,严重阻碍空气的上下流动。

除此之外,还有静稳天气,地面风速较低导致污染扩散能力减弱。受自然条件和城市建设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市的风力不断减弱,2018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2019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降低了20%。尤其2019年12月以来的几次重污染天气期间,在不利气象、气压控制下,我市平均风速为1.5米/秒左右,甚至出现不足1米/秒的情况,地面基本无风,气流水平流动能力极差,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同时,高湿度加剧了重污染过程。连续、大规模降雪使得城区湿度不断增大,城区湿度基本维持在80%以上。另外,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远多于往年同期。高湿度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加快聚集和转化,生成大量PM2.5,加剧了重污染过程。

了解了重污染天气的成因,市生态环境局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防护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避免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确需户外活动或作业的,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能够防护PM2.5的口罩。

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应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机动车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减少机动车日间加油。排污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污染治理设施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另外,春节将近,应尽量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堆燃旺火等行为。

那么,应对重污染天气

我们是不是就只能靠自强“不吸”了呢?

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将工业面源污染作为夯实蓝天保卫战的基础实施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燃煤锅炉限值排放治理。在完成国家规定的65蒸吨/小时以下锅炉限值改造的基础上,将65蒸吨/小时以下锅炉房纳入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改造范围,107台燃煤锅炉完成排放限值改造,实现了“同城一策”。限值排放改造后,可减少烟尘排放923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209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765吨。

二是率先开展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治理,429台燃气锅炉完成改造,削减氮氧化物336吨,对控制臭氧前体物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VOC治理。参照执行先进地区标准大力推进VOC治理,56家工业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取缔汽修行业92家。16家工业企业、242家汽修行业、428家餐饮、34家加油站安装了在线监控,实现了污染源全天候监控。

四是大力推进发酵企业异味治理。将发酵、制药企业异味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确定了“以厂界监测达标为红线,低负荷运行、边生产、边试验治理、边监测”到“提升负荷、试验治理、再监测”的循环治理模式,同时抽调监测、监察方面的技术骨干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从技术、监察等方面提供保障。通过全面综合整改,齐鲁、阜丰公司异味问题基本解决,群众信访举报明显下降。举报阜丰异味的案件从2017年的116件(次)降到了目前的1件。举报齐鲁制药的案件从2018年以来一直保持为零。举报托电工业园区异味案件从2017年的33 件降低到目前的 10 件。

五是大力推进重点工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全市129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治理119家,剩余10家治理工作已全面开展,2020年6月底前将全部完成。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1月18日15时,我市扩散条件逐步改善,预计空气质量为良-轻度污染。1月19日,扩散条件较为有利,预计空气质量为良-轻度污染。根据《呼和浩特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版)》解除橙色预警。

丨本期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综合自呼和浩特晚报、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

原标题:《咋回事?呼和浩特近期为何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