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节将至,临汾迎春年味儿浓

2020-01-19 10: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临汾新闻网讯 “红红的福字站中间,贴心的话语成对联,红红的灯笼照啊照……”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商场里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年货,栉比鳞次的商铺播放着喜气洋洋的新年歌曲,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拎着大包小包的男女老幼……

“年”,是每个人最热切的期盼;家,是每个人最深处的温暖。回忆中的年味儿,总在满满当当的年货之中飘香四溢。一些看似普通的年货,饱含一家人对新年的希望,每一件都散发着幸福的味道。

过年了,过年了,团团圆圆中国年,欢欢喜喜迎新春!

品出幸福年味长

“过年图什么?”日前,这一话题刷爆了微信朋友圈,许多网友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欢欢乐乐、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忙碌了一年,人们团聚在春节,做一桌可口的饭菜,聊一聊生活琐事……年味,在觥筹交错中,在美好愿景里。团圆,是不变的主题,是永恒的情怀。

【共享团圆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进腊月,这句话就成了“外卖小哥”石俊生的“口头禅”。在北京辛苦奔波一年,他和妻子迫切地想家。这不,请好年假后,他们开开心心地收拾行囊,坐上了返回洪洞县的列车。

得知石俊生两口子要回家,亲人们精心烹制了家乡美食,整间屋子都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当大门传来一阵响动,石俊生的两个孩子兴奋地从屋子里跑了出来,一头扎进爸妈的怀抱。

石俊生先将新衣服拿给父母,又揽过两个孩子又抱又亲。他的眼睛顿时湿润了,“不管走到哪儿,还是家最好。一进屋就闻到熟悉的饭菜香,觉得这一年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原本安静的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丰盛的午饭过后,石俊生一家又迎来了忙碌,他们要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足准备。家中的女同胞们“任务”是“拉菜单”,确保春节期间顿顿有硬菜、特色菜。男丁们则主攻体力活儿,把家里、院里打扫一新,再从县城拉回酒、饮料和一些肉食,顺带买了窗花和红灯笼。

经过一番精心装点,小院里里外外散发着过年的气息。夕阳西下,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热闹地包起饺子。“等到除夕那天,我大哥一家子和二哥家的孩子就从市里回来了。到时,除了家乡菜,还有特色小吃,再开上一瓶酒,这个年一定过得美滋滋。”一想到这儿,石俊生满心都是幸福感。

【喜迎新生命】

“感谢这个调皮的‘鼠宝宝’,让我们一大家子相聚在春节,我和丈夫不用再为‘过年去谁家’而犯愁了!”在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正在监测胎心的90后孕妈王嘉瑜轻轻地抚摸着肚子,对时不时鼓起的肚皮,她满脸幸福地打趣道。

每年春节都有宝宝诞生,但今年的意义很特殊,他们不仅是“新年宝宝”,还是21世纪20年代的“年代宝宝”。对于王嘉瑜来说,这个春节将是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个春节。2019年初,与丈夫步入婚姻殿堂的她,将在2020年春节迎来自己的宝宝。她说:“这是送给家人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小两口都是独生子女,婚后双方家长最期盼的就是抱孙子。“自从家人知道我怀孕后,我就成了宝贝,妈妈在老家天天打电话叮嘱我注意这注意那,婆婆更是变着花样儿给我做好吃的,预产期就在正月初二,现在一切准备就绪。”说起怀孕后的经历,王嘉瑜幸福满满。

“激动、开心已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了,每位亲人都期待着与小宝贝见面。”在早已为宝宝准备好的衣柜里,塞满了衣物、小褥子、小盆子等各种物品,看着两家父母准备的婴儿用品,王嘉瑜合不拢嘴。

令王嘉瑜倍感惊喜的是,双方父母先后抵达临汾,大家一起迎新春、一同迎接新生命。

小小的家塞满了幸福、温暖与喜庆。王嘉瑜期盼:“祝愿所有的新生儿都能健康平安,见证崭新的20年代。也祝愿所有的家庭和和睦睦,拥有更加美好的新一年。”

【春节观影热】

现如今,去影院看电影成了不少家庭的必选项。九州国际影城负责人沈艳斌介绍,今年的贺岁档格外热闹,多部影片自拍摄起就备受瞩目,有诠释“女排精神”、让人热血沸腾的《中国女排》,剧情“烧脑”、角色画风大转的《唐人街探案3》,《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金牌制作班底全新打造的《紧急救援》,爆笑不断、主打亲情牌的《囧妈》等,势必会延续往年的春节观影热。电影票预售从腊月廿三就开始了。

每逢大年初一,家住市区贡院东街碧云轩小区的肖明凯都会带着家人去影院看电影。往年,都是他“做主”;今年,母亲来“点单”,要求看《中国女排》。他又惊又喜地说:“母亲上高中时,曾是学校排球队的一员,有着很深的排球情怀。这些年,但凡有中国女排的比赛,她场场不落。这部电影不仅能让母亲‘圆梦’,还能让孩子受到教育,一举多得。”

此外,不少家庭聚焦我市推出的各类文化“大餐”,计划陪着老人去“周末剧场”听戏,带着孩子去市群艺馆看展览,把春节期间的“活动”安排得充实、多彩。

其实,看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共同享受一段快乐时光。在采访中,32岁的上班族熊志明道出心声:“往年我们总忙着跟朋友吃吃喝喝,却忽略了父母。每次出门时,父母看向我们的眼神满是留恋、期望,还藏着些许的失落。今年,我们决定多花点儿时间陪伴父母。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年味。”

鲜花朵朵添喜气

游出欢乐新体验

“今年春节咱们去旅游吧!过一个不一样的大年。”近日,东城金典花园小区的王女士一家五口报团参加了6天5晚的海南游。谈到头一次旅游过年的感受,王女士表示很新鲜,也很期待。

2020年春节已进入倒计时,市民在扫尘除垢、置办年货之余,更多的是筹划着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年的方式也逐渐多元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外出旅游,感受他乡年味、领略异地风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

王女士告诉记者,“往年春节都是在家过,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打麻将。今年想给家人营造一种新鲜感。平时工作繁忙,也抽不出时间陪老人和孩子外出,所以决定好好利用春节假期多陪陪他们。”

为了这次旅行,王女士可是忙得不可开交,“出去玩儿嘛,少不了拍照留念,当然也要精心准备一番。”她为每个人都购置了几身衣服,外加帽子、围巾、墨镜等拍照“必备品”。“相信这次旅行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王女士表示。

同样,在市区经营一家房产公司的80后小伙儿赵国飞和妻子也准备开启“旅游过年模式”。“一个月前,我们就计划好了出游行程,准备去巴厘岛感受海岛风情。现在一切就绪,就等着启程了。”赵国飞坦言,经商近十年,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公司,每逢假期,看到朋友圈里四处游玩的亲友们,很是羡慕。如今,他和妻子结婚半年,想用不一样的方式记录“二人世界”的第一个春节,考虑到自助游相对比较麻烦,打算跟团出发。

据临汾国旅高经理介绍,“元旦期间,部分线路就已经报满,目前所剩线路的名额寥寥无几,主要以出境游和国内长线游为主。”

高经理介绍,“由于春节期间,机票和酒店的费用上浮较大,所以,相应旅游线路产品的费用也大幅度上涨,比如平时临汾到海南6日游的产品均价都在3000元左右,目前这条线路已达4000元,在除夕、正月初一甚至高达5000元。报团的人数也比平时高出了数倍,远超国庆假期。”

在随机走访的几家旅行社中,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同样如此。不少热门线路已经余位“告急”,冷门线路也迎来“旺季”,上涨的价格依然挡不住广大市民外出游玩的热情,除了上海迪士尼、广西桂林、海南、云南等国内长线游受到较多市民的青睐,巴厘岛、新加坡、泰国等地的旅游也颇受追捧。

由于一些热门线路报名的游客较多,旅行社工作人员均表示,春节期间机票一票难求,有出游需求的市民应尽早规划行程,避免出现没有余位的情况,特别是除夕到正月初三尤其紧缺。市民可选择错峰出游,既避免拥堵,也节省开支。

嚼出生活新滋味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一提到过年,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虽然现在物质充裕、衣食无忧,但大家对辞旧迎新的渴望从未改变。无论是亲手制作的饺子、丸子,还是网上淘来的干果、糕点,都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

批发市场生意火

“老板,带鱼多少钱” “要5斤鸡腿”“来一筐脐橙”……快过年了,市区各大批发市场及超市明显热闹起来,市民们纷纷开启“买买买”模式,“囤积”各类年货。

尧丰市场内,大部分摊位前都挤满了顾客。正忙着挑选水果的乔女士说:“往年都会储备些苹果、砂糖橘和芦柑,今年来点儿不同的,挑上一个大个儿的榴莲,再买点儿手剥橙、丑橘、牛油果等。”该摊点摊主表示,不少顾客的想法跟乔女士一致,常见的香蕉、提子、柿饼等不再受宠,热带水果和新品种水果最受欢迎。目前,水果日销量稳步上升,价格相较平日涨幅不大;干果品类更丰富,价格相对稳定,顾客采购量较大的是枣、核桃和桂圆。

随后,记者从蔬菜摊点了解到,临近春节,菜价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土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价格涨幅不大,是市民必备蔬菜;莲藕、萝卜、大葱等饺子馅“主力”,有着易储存、好保鲜等特点,早已掀起囤货热潮。

如今,春节餐桌越来越丰富,大家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位于北外环的冷库市场,水产、家禽销售火热。一位主营水产的摊主说,进入腊月中下旬,春节必备的带鱼销量与日俱增。

网购年货成新宠

“超市、批发市场里人挤人,结账都得等半天。好不容易出了门,又是车挤车。一来二去,时间全耗费在路上。”为此,家住市区洪家楼南街的丁女士早早锁定网购。她道出了自己的“购物经”:“选定商品后,先对比几个线上购物平台的优惠活动,哪实惠去哪,领好券、算好价后下单。”

去批发市场怕“堵”,在超市结账怕“等”……许多人像丁女士一样从网上“淘宝”,除了省时省力,还可求“新”求“变”。

这不,从事会计一职的高美娜将“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小到调料、抽纸,大到吸尘器、多功能锅,零零碎碎加起来有四五十样,包括大江南北多种风味美食,有四川腊肠、广式叉烧、金华火腿及各类西式餐点。

“日子越过越好,‘吃好’已成常事,现在就想着怎么吃出花样。”高美娜感慨道,“近几年,同学、好友陆续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每逢过年聚会都是拖家带口的,去饭店总感觉坐不开、吃不好,也享受不到过年的乐趣。今年春节,自己在家做,想吃什么有什么,大人小孩都能顾及。”

纯手工引领“食”尚

许多食物虽然天天都能买到、吃到,但人们还是习惯于为过年“囤”一些。近日,记者途经市区东关大十字、鼓楼东大街、体育中街时,看到不少饭店支起油锅,炸麻花、炸豆腐、炸丸子、炸酥肉,忙得不亦乐乎,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

买现成的固然方便,但不少人更青睐于“亲人牌”。腊月廿一,家住洪洞县甘亭镇的师建林和老伴在院子里搭起油锅,和起面团,拌起肉馅。只见,师建林熟练地将小面团擀成长条,然后将长条对折,把两端捏紧后放入油锅。待一个个麻椭炸至金黄,他忙不迭地一一捞起,并招呼老伴将腌好的肉条裹上面粉下锅。

“几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回来。每次通电话,他们都说想吃家里的麻椭、丸子和小酥肉。我们抓紧时间做好,让他们一进家门就能吃上。”师建林一脸期待地说,“除夕,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个铜火锅,别提多美了。”

春节是一年之中的重头戏,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几天前,家住市区解放东路电校小区的焦女士得知父母今年不能留在临汾过年时,心里十分失落。当她将父母送上去往东北的列车后,竟惊喜地发现家中冰箱里“藏”着满满的“爱”——有自己爱吃的糖三角、丈夫爱吃的炸带鱼和孩子爱吃的豆包等等。

这一刻,焦女士湿了眼眶:“今年的年夜饭依然是熟悉的‘配方’,每一道都包裹着父母浓浓的爱,尝的是味道,品的是亲情。”

市民出游热情高

穿出美好新时尚

“新年当然要穿新衣裳,新年新气象,迎接好运!”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穿着新衣服走亲访友,拿压岁钱。如今,“量身定制”一款“新年服”依然是众多市民的“刚需”。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各商家了解到,“春节热销”模式已经开启。

走进市区各大商场,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喜庆的红灯笼随处可见,伴着节日的曲调,更为人们选购新衣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冬装五折起,春装八折起”“满300减100”……市区向阳路安达圣新天地、解放路生龙国际以及部分个体服装店纷纷推出打折让利、消费返购物券、赠送礼品等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浮山县的高女士夫妇开车带着老人和孩子专程来临汾的商场买衣服,只见他们人手一包,除了已经选好的衣服外,还有配套的鞋子和围巾、帽子等。满载而归的高女士告诉记者,“市里的衣服相对比县城的样式多一些,选择性也大。经过半天的‘淘宝’,每个人都买到了心仪的衣服。”

同样,市民李女士带着女儿也在商场选购新衣。“今天抽出时间专门给自己和孩子置办衣服。时代不一样了,虽然家里的衣服多得穿不过来,但过年了,当然要穿新衣服,图个喜庆嘛。”一家品牌服装店内,在店员的推荐下,李女士穿上了一件带刺绣的羽绒服,再配上短裙,款式和色彩搭配让她眼前一亮,随即打趣道,“不错,就这身了,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打折下来,两件衣服一共花费1000多元,李女士付款后又走向另一家店铺。

“再不买就买不下了,今年过年早,羽绒服、棉衣卖得快,再晚就不一定能选到合适的码了。”市民张女士边试衣服边说,自己平时热衷的几个品牌都有活动,一口气买了一件羽绒服、一件羊绒大衣和两条裙子。在她看来,春节就要舍得花,提前“囤”好过年衣服,漂漂亮亮过新年。

采访中,一家女装专柜负责人彭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的销售旺季比往年来得都早,优惠力度也大,目前羽绒服、棉衣十分走俏。近段时间的销量也是平日的三四倍,预计会持续到除夕当天。

此外,鞋帽区、饰品区也是人潮涌动。据饰品区销售员介绍,饰品也给出了优惠力度,大部分顾客都是一次性买好几件,诸如耳饰、项链、帽子等,用来搭配衣服。

为了应对节前热销模式,生龙国际商城企划部负责人许经理表示,商城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开始策划促销活动,以满足广大市民的购物需求。同时,商城也突破以往赠送普通对联的惯例,改为赠送“定制对联”,材质升级为植绒,每句祝福都是精心挑选,相信顾客拿到后会眼前一亮。此外,为满足市民需求,商场过年期间不打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