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庭教育这件大事,听孙云晓、李玫瑾这些专家怎么说

郑州市妇联
2020-01-19 2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在1月13日全国妇联召开的家庭教育工作调研座谈会上,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以及社区、基层妇联的工作者,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就当前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小编整理了一下他们的精彩发言,与大家分享。

“当前家校共育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家庭教育学校化、知识化,家庭围着学校转、作业转。现在许多父母的心态是: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了!”首先发言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孙云晓。“我的观点是,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让家庭变成学校,而是家庭更像家庭。只有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魅力,才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孙云晓建议,要在家庭教育中倡导生活教育。而妇联多年坚持评选的“最美家庭”,就是为孩子提供良好生活教育的家庭样本。同时,在抓生活教育中,要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从中实现立德树人。

“让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帮助很多家庭摆脱了孩子亲情缺失的教育困境。妇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非常好,还应该继续加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玫瑾教授说。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她发现很多有行为问题的人,往往有着特殊的幼年经历,亲情缺失。“人发展的三要素,第一是情感,第二是性格,第三才是能力。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将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培养放在能力培养之前。”“现在很多老师关注孩子的学习,我认为老师要家访,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你所教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李玫瑾教授谈到,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家庭为主,学校为辅。她建议,通过宣传和培训,帮助父母提升认识,提升养育力;鼓励亲自抚养,约束“生而不养”的行为;推动家庭教育指导进社区进家庭,在社区建立母婴交流区域;在家校社共育中,强化社区作用,在社区为青少年开设活动场所。

“家长们都是爱孩子的,但很多时候并不了解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许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把学习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一位,但孩子希望家长能关注的是自己的兴趣、交友等等。建设一个平台,能让大多数家长获得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是当下尤为重要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德育领域监测牵头人边玉芳说。她谈到,当前家庭教育指导领域还存在着服务机构不规范、从业人员不专业的问题,需要权威机构对家庭指导师进行资格认证,并制定行业标准。边玉芳还希望,能建立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特别是要涵盖针对留守流动儿童、离异家庭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以及其他特殊儿童群体的教育指导服务。

北京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蒋炎富谈到,一些家庭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问题,对孩子造成了不利影响。学校正积极探索各种模式,围绕立德树人,来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通过建立家校社共育咨询室,举办“家长夜校”,让专家、教师、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引导孩子、与孩子相处。学校还组建“优质家长工作坊”,举办情绪管理等主题的课程,让家长在共享、共情、共赢中成为优质家长;组织有教育情怀的企业家、行业翘楚担当“青春导师”,分享故事,引领孩子的成长;设立“劳动主题月”,将劳动与学科学习建立联系。学校注重培养班主任的共育能力,评选“家长真善美”奖,创设垃圾分类等家校社联动的公益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得到专家对工作的指导,帮助我们获得提升。”

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副校长楼薇琳介绍了学校以行为习惯养成为抓手,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学校自2012年起开展长征精神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唱响《长征组歌》,请老红军、党史专家为孩子们讲长征故事、长征精神,寻访长征路、参观纪念馆,还通过长征主题将孩子的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楼薇琳建议,可以建立不同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既有相关领域专家,又有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等。同时,她提到编发家庭教育指导教材是当务之急,“家长、学校怎么做,才能推动家校合育开展地更有深度?这样的指导教材是最急需,最解渴的。”她期待着,能有更多专家学者走进学校进行专业指导。

“做父母是唯一不需要上岗证,也终身不下岗的。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我们会力所能及地辅助家长,在孩子学龄前阶段做正确的事。”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总园长黄珊说。她谈到,在当前背景下,女性在面对职场、家庭与社会的压力时承受着较大压力,呼吁全社会对“妈妈”更多的关爱。黄珊介绍了北师大幼儿园培养孩子健康、乐观、善良、友爱、文明、礼貌、好奇、智慧、诚信、立美的教育宗旨。“我现在特别愿意和加强的是儿童健康教育,也就是儿童的运动。体育能够让孩子有更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塑造一种精神。”黄珊介绍说,幼儿园在展示孩子画作时,不是简单地张贴,而是通过创意布置,让观众学会欣赏孩子的作品;在班级设置上,创立“混龄班”,让孩子们感受被“哥哥姐姐”照顾,和照顾“弟弟妹妹”;教孩子使用针线包缝扣子和沙包等,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学做小主人、学会感恩。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孩子们很重要的教育信息来源,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广合作室主任、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张意轩说。她建议,利用好移动互联网,传递优质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信息。她谈到,从传播主体上讲,可以借助一些网络大V的力量,多方面拓展传播影响力。在传播方式上,追求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可以借助短视频、海报等图形化手段,利用微信、QQ等社交渠道,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活动“组合拳”,让内容更加走心入脑。

“推进家庭教育,我们社区有场地,有班子,有队伍。”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北关东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史淑英介绍了社区与家庭、学校联动,推动家庭教育的举措。社区建立了超过100平米的活动场所,设立了婴儿社、宝宝屋、培训师、绘画室、心理咨询室,社区文体队伍达到了15支以上。“我们定期组织孩子参加法律、环保、读书、演讲、知识竞赛活动,每年不少于15场。”史淑英介绍说,通过打造“孝行社区”,评选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让孩子在社区中感受德育氛围。

坚持立德树人主线,开发一套务实管用的教材,建设一支包括专家、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者、志愿者、优秀家长在内的队伍,建立一批实践基地,搭建一批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网络家长学校等平台,完善一个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机制……围绕如何以“六个一”为抓手推进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代表畅所欲言,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作为家长的你,受到启发了吗?欢迎给我们留言~

来源: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原标题:《家庭教育这件大事,听孙云晓、李玫瑾这些专家怎么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