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感染医生余昌平:我在阎王殿里走了一遭,又回来了

2020-02-20 19: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罗方丹、邓睦申 GQ报道
···············

在医院床上无法起身的第五天,余昌平医生出现了一个念头:我会不会死掉?

他自我评估了一下,可能会。死掉的可能性在30%。“如果这两天没好转,可能就活不过来”,他又转念一想,“稳住了,就很有希望。我还有70%以上的期望活过来。”

1月1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余昌平医生开始发烧,17日确诊感染新型肺炎,开始住院治疗。三天后,病情急速恶化。他连续五天无法起床,呼吸困难。23日,他二次复查后,病情开始好转。

2月20日是他住院的第35天。作为一线医生、患者、防治组专家,他在网上持续发布视频,分享治疗期间的体验,对疾病作出科普,对疫情的发展作出预测。在视频里,他总是笑。病情最重的时候,他也冷静地分析,“今天是我的拉锯战,我要把今天给它挨过去。明天我就会好转,慢慢地好转。”“我这么潇洒,这么可爱,死掉多可惜?”

他说自己从阎王殿里走了一遭,死了一趟,又回来了。在传播最广的视频里,他指着镜头笑着说,“怕什么?天塌下来,有长个子顶着。疾病来了,有我们医护人员冲在前面。”

平常,余昌平喜欢打羽毛球。治疗期间,一位球友给他发来信息说,早日康复、来日再战。他回复,我原来就打不过你,病一场,更打不过了。但你说,有没有可能经此一劫,我的球技突然精进很多呢?

以下是余昌平的口述。

“我在阎王殿里走了一遭”

大家好!我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余昌平医生。我厉害吗?谁知道我这几天成为网红呢?这不是我想要的(挥挥手)。

我不是大人物。但是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因为我很有趣,有很多故事。

我是个医生,是个专家,我还是防治组的成员(笑)。我倒下了,我还快死了。我在阎王殿里,走了一遭。阎王爷看到我了,问,你在干什么?他说,你看上去像个好人呢。我说,老子还帅呢!他说,你不到时候,再过50年再找我。所以说我就溜了。我很幸运。这就是我的故事,你喜欢吗?

喜欢就往下讲。我是1月14号病的。当时发烧,白天烧,晚上不烧,38度5。别的一切正常。不流鼻涕不咳嗽。吃东西就打嗝。我说是胃肠炎吗?又不像,不拉肚子。是什么问题?14到15号,我就没上班,我说要休息。15号有专家门诊,必须去,我去了后坚持不下来,提前停诊。

我为什么去做检查?因为17号星期五,我们科室要吃年饭。我说万一我去了,传染几十个。我必须要查一下。当时我就给同学、同事打电话,我们17:15出发,我说现在17:00,马上给我做个CT。一做,双肺有问题。病毒性肺炎!我说算了,不去了。我还有个同事,也乏力,跟我一起做,也是肺炎。我们两个,就这样住进来了。

当时也不喘气,不胸闷,就是烧。第二天还好。第三天20号,我感觉人越来越不舒服,自己走下去做CT复查。一看,双肺病变在增加。这是我料到的,病毒性肺炎都是如此。我希望它慢点,增加是预料之中的。

但这之后,病情急速恶化。我有五天,再也没起过床,坐起来都没机会。胸闷、喘气、呼吸困难,要吸氧。一天比一天重。我过身(回过头)之后想,哎哟!五天没有起床啊!从来没有过的事。五天没洗脸,没漱口。

第五天时,我想到了。我会不会死掉?因为我搞这个的。我知道病毒性肺炎,肺部加重,感染重了后,会呼吸衰竭死掉。我想,死是怎么回事?人总是要死的,早晚的问题。万一到那一步,谁也没办法。唯独我有一个遗憾:我钱不多,划不来,家里照料不周。不过也仅此而已,没什么大的关系。

我考虑,我有30%死掉的可能性。如果这两天加重,我就活不过来了。但如果今天之后的两三天,稳住了。诶!那就很有希望了。甚至,会好转。所以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期望,活得过来。我对这个病还是了解,毕竟我是专家,是不是?

那五天,躺在床上,我有活过来的信念。什么信念?因为我身体好,抵抗能力强,可以和病毒打下去。还有一个,我虽然呼吸困难,但我能吃能喝,我能睡。烧退了,我就能吃。我吃不动,喘气啊,我就慢慢吃。吃是要命的呀!我能吃好睡好,所以我总认为我活过来的希望很大。

23号,我去复查CT。我搞个氧袋,让人用轮椅推我下去。我心里有数了。我知道我最困难的是昨天晚上,这天(23号)是拉锯战。我把这天挨过去,明天我就会好转,慢慢地好转了。

嘿!情况就是这样。当天就稳定一点,好转一些。第二天,又好转了。每一天都比一天好。我的医生来查房(就是我的同事),问我情况怎么样?我说很好,越来越好!他说,你看着喘气,呼吸困难,怎么很好?我说,我本身情况就重,这已经好转了,不错了。

我的故事好玩吗?有意思吗?病了这么大一场,差点死了,但我又回来了。是不是很好?

但这两天,休息不好。为什么呢?信息太多。高中群、大学群、硕士群、博士群、医生群。朋友、要住院的、要问事的、关心我的。全国各地的信息太多。另外,看见这个疫情的状况。你作为一个医生,从良心上来说,急啊!所以,我总是想能够做点事。

录这些视频,开始的原因,就是想科普性质地,传递对疫情的认识和判断。结果一看,哎,怎么像宣传我去了?我是最不喜欢出名的。要出名,也不是这个样子。但是,我说做点事情可以。我有时候还在微博提建议。我是个热心肠!你莫看我是个小医生,但我有社会责任感,我有匹夫之责(笑)。

“经此一疫,我们有换命的交情”

我也不知道谁感染我的。我接触过很多病人。早期有一次急诊科会诊,一天下去三个全是这个病。那时候还没有确诊。确诊很难,需要医院领导签字。但我们作为临床医生,我一看就是病毒性肺炎,多半是冠状的。还有一次病情会诊,病人在华南海鲜市场工作。你说是谁感染的?我冲在最前面,都是接触这种病人,总有一天会感染。反正感染了。

我现在在隔离病房,外面护士医生进来查房、打针,穿隔离服进来,出去再脱。我老婆也在这里。有人要问,你老婆也感染了?被你害的?

是这样的。当时住院第三天,非常不行,可能会死掉。我的夫人过来陪护了。本来是不许的,但我几乎已处于弥留,而医院的人员调配紧张得不得了。我是专家,对自己有评估,我知道这几天危险期渡过去,我可能活过来。如果没有人护理,就可能会死掉。于是就同意了。是存在风险,可能百分之八十会感染。但我心里清楚,是可控的,就算感染也是轻症,好治疗。

我同意她照顾。她后来咳嗽,我就知道感染了。我说,你去做个CT。她说不做。我说为什么?她说,我蛮轻,你现在很重,你好些了我再去做。等我24日好些了,她去做CT,双肺有问题。比较轻,不发烧,就是有点咳嗽。

我把她感染了。我做得对不对?没有对错。我是将死之人,她可能感染,我心里清楚。但也不对,毕竟把她置于危险之中。

但我还是要说,有点感动。那时她姐姐给我打电话,说害怕你活不过来,你老婆天天都哭。

我说,该哭的。我这么潇洒,这么可爱,我死了多可惜?

但是照顾我的时候,我没见到她哭。她每次都是笑。有几次,她还故意惹我生气。我生气就吼她,我说,你离我远点!她还故意离我近点。我就说,滚!她笑,说你还好,还能吼我,说明你还可以。

情人节,很多人来问夫人好些了没。她已经好多了。从重症到恢复,她一直照顾我。内心深处,确实感动。我说,经此一疫,我们俩不止是夫妻,更是生死之交,是可以换命的交情。

“我理解的拐点,正在到来”

我最近收到很多短信,求助的、帮忙诊断的。我是临床医生,一看就出来了,八九不离十。我教你,很简单。

这个病和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它以发烧为主。普通流感,高烧、咳嗽为主,会流鼻涕、打喷嚏。这个病很少打喷嚏。当然,治疗过程中出现感冒也会打喷嚏。但最开始出现的话,就和这个病关系不大,是普通感冒或流感,现在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来看的病人大多是发烧来的。然后医生拍CT,一拍,肺部有问题,而且是双肺的改变。一般的病变,典型的,都是单肺的改变。所以我们临床医生有经验,发烧的病人,双肺改变,一看就是病毒性肺炎。

这个病的CT,又有特点。它的CT表现,是从肺的边缘开始的,挨着胸壁的,胸膜下开始发病。发病特点是什么?棉絮状、棉花状改变,还有的是片状的影子,也有病人表现为条絮状、树枝状。临床诊断,八九不离十。这对我们下面的,市、县的医生,快速诊断很有帮助,做一个初筛,这是肺部特征。

还有发病时,有一个特点,很多人不咳嗽。因为发病是以胸膜周围为主,它不在肺泡、或者气道里面,所以最开始咳嗽的很少。咳不咳嗽,与它的发病部位有关。比如我,我都死了一趟了,也只有呼吸困难的时候咳。发展过程,是慢慢地侵蚀。在肺部双侧,逐步地增加。

我们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多,有时候又不发烧又不咳嗽,做个CT,结果发现胸膜下有改变,范围很小。普通人不会这样检查,但是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是应该做。这种情况很多。

前段时间,我一个同学,中南医院外科的,他说那里一家伙倒了13个医护,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没有。我观察到这个病有特点。大部分发病,是年龄比较偏大,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多十几岁、二十几岁年轻人不容易发病。比如我们科室,发病的都是30岁以上的医生护士。现在照顾我的四五个年轻人,他们没发病。而工作环境是差不多的。

但是,它是传染病,任何人都可以传。我也看到一个新闻,武汉回去一个年轻人,三个人聚会都感染了。所以它不是不感染,只是相对好些。我们仍然需要警惕、防护。我们的大学、中学,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万一病毒有变异,万一有人感染,那会是大批的。这个要重视。

还有一个,重症的往往是年龄大、体质差的。危重的,往往是有基础疾病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轻度、中度。

知道这个病的特点了吗?它的状况,它的演变,你大致知道了。你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当你对这个疾病有了把握,大致了解,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办?重点在哪里?

首先,每一个人,当你得了病,或者你怀疑自己得了病,你就自我判断。你是处于什么阶段,什么状况?你是不是轻症?是轻症,很简单,居家隔离,戴口罩不出门。但我们要注意,居家隔离的病人,要和家里人分开,这是现实的问题。另外,你要防着,轻症变中症、重症。如果你发烧不退,出现胸闷、喘气,甚至呼吸困难,那么你可能变重了。要去医院,住院治疗。

作为政府,重点在于重症要管理好,收进去、治疗,增加医院,把重症压下来,后来慢慢就会顺,不然越打越不顺。火神山和雷神山,很好。但是,我们不能盯着它。毕竟,1300张床位算什么?以后,病人会更多。这两个医院很好,但不能盯着。你要有机会,再建。比如现在黄冈病人多,就马上建一个。哪边医疗薄弱,马上就专门建一个。这是我的看法。

现在,总体情况在好转。八万武汉医护人员,再加两万支援医疗队,所有病人能收就收,下一步,就看治愈了。作为我们基层医生理解的拐点,应该是减少感染+极低死亡率+治愈率提升。

要给恢复期患者充足营养,很多定点医院食堂估计鸡蛋、猪肉、牛奶、水果都不够了,如果有爱心企业,可以想办法给定点医院筹备一些。你看我吃的,有肉,有青菜。我吃得多。为什么?我要长身体。我起码瘦了十几斤,蛋白也偏低,要把它吃起来,吃得干干净净。

我们现在,就像在一艘大船上。船遇到问题了,大家都受到影响。关键就是,齐心协力,把船修好。我们医生现在首要考虑的就是强力干预,挽救生命。因为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就是生命第一。活下来,才有更多美好的可能。

“病人会很多,但不可怕”

2月16日下午,武汉阳光好得很。我隔着玻璃,都感觉到暖。我一直认为,我这个性格,就是适合当医生。因为看得开,想得细,还聪明!关键是身体好,扛得住工作压力。心脏好,受得了生离死别。除开生死,都是小事。所以我会尽量让身边的亲人、同事、病人,都看到我开开心心的。这也是我的荣幸。

我在视频里说我们总是会赢的,我有我的判断。

首先,这个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很强。这是大问题。早期,很多病人不知道自己发病,但是有传染性。所以可以推导,最后,得病的人会很多,多少我不知道。1万、5万、10万、20万,谁知道?这还要看运气,很多因素、控制,还要看大家配合得怎么样。

但我观察还有一个特点,大多数是轻症,不重。就像我老婆那样的症状,这是好治疗的。是个好事。轻症可以隔离吃点药,中症也可以治好。少部分重症,就是我们医生、专家要改进的问题,给他治好,不让他死掉。危重症,是我们的问题。

另外一来,全国人民都很重视。今天我的心情蛮好,形势明显在好转。以前看病等七八个小时,住院好多天,到处跑,那就是流动的传染源。现在是明显改善了。新增很多医院,医护的资源多了。以前是落实慢了,现在落实了。这会缓解人们对重病死亡、无法收治的恐惧心理。这样大问题解决了,之后就慢慢顺了。

天气好转也会有帮助。随着天气变暖,病毒会受影响,会减少它的扩散能力。我说我们总是会赢,是有道理的。我们大部分,都是好好的,不会死。

我们要做好准备,病人会很多,但是不可怕。你我,都没事。

什么时候控制?我只能说个大概,也不确定。一边走一边看,但是总会控制。中长期来看,我是有信心的。但是它现在太厉害!必须高度关注和防护,不能轻视。

再说了怕什么呢?用武汉话说,怕个球!天塌下来,有长个子顶着。疾病来了,我们医护人员,会冲在前面。没什么可怕的。

今天看到朋友发的视频,才得知大鹏给我写了一封信。看完之后,很有感触,也很喜欢。在病房里,我问老婆,你知道一个叫大鹏的吗?她说,是不是那个演煎饼侠,又是演员又是导演的?我说是的。她说,演得很不错。有机会,我也要去看看《煎饼侠》。但是我要提醒大鹏,别吹牛,做视频你肯定比我强,但是其他的未必。我可是一个很牛的临床医生哦!眼光独到,能从现象看本质,而且兴趣广泛。我发了微博,等疫情散了,我和夫人一起,去看电影。

我喜欢打羽毛球。好转后,一位球友给我发来信息祝我早日康复、来日再战。我说,我原来就打不过你,病一场,更打不过了。但你说,有没有可能经此一劫,我的球技突然精进很多呢?

1月31日,我有个同学给我发微信。他感染了。外科医生,50岁左右。说他状态不好,呼吸困难,准备转重症监护室。我安慰他,因为当时我也重,我说你比我还轻,怎么会这个样子?

5号,他给我发信息,说明显好转。10号,他说他出院了。我非常高兴,我的同学好了。我们医生有办法的。

怎么样?我讲得是不是很好?我普通话不好,而且还喘气。但应该能表达我的意思。

喜欢听我的故事吗?(笑)喜欢就行。我跟你说,喜欢听我的故事,你就入了我的套。入了套,是好事。我的目的不是让你听我讲故事,是希望和你探讨,我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让你有所了解,学会防护。这是我的重点。等着吧!喜欢我吗?好,下次再讲。

资料来源:余昌平医生提供的视频,微博@余昌平医生

采访、撰文:罗方丹、邓睦申

编辑:何瑫

运营编辑:肖呱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