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县区动态】以海港速度海港力量海港智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020-02-24 0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月24日,河北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突如其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无数人逆向而行、义无反顾。从城市到乡村,从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到广大人民群众,海港区上下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战疫情,展现了海港速度与海港精神,凝聚了海港力量和海港智慧。

有一种速度源于责任

关键时刻“跟我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迅速行动,出台一系列措施构筑起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

“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将防控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党组会、防控领导小组会、电视电话会、专题调度会等会议并现场检查调度50余次。成立由区委书记樊海涛,区委副书记、区长贠欣昇任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防控领导小组下设的综合协调、消杀、流调等10个工作组分工合作。各镇街、村居的排查、值守等各项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从大型文艺展演的取消到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关停,从联防联控工作的开展到社区、村的封闭式管理,措施在不断升级,区委区政府牢牢掌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动权,迅速的行动和严格的管控彰显了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与抗击疫情的决心。

抗击疫情,就是要与时间赛跑。那些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的身影,在这个寒冷冬日令人格外温暖。

海港医疗集团党委发出征集防控工作志愿者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员干部、青年骨干,主动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一天之内,海港医疗集团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488人。

海港公安分局1000多名干警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有条不紊地开展社会治安管控,火车站、高速口查控,重点人员筛查,网络秩序维护等工作。

51个市直部门派出1325名在职工作人员,充实到海港区8个街道的166个社区,提升了海港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效能。

全区1万多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投入到社区、农村、车站、高速出口的防控工作中去,为疫情防控工作筑起最坚强的堡垒。

为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海港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拉网式集中排查,一周时间就完成了首轮110万人的排查;此外,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仅仅3天,完成全区715个小区的封闭作业。

危难关头方显党员本色。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区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党徽在疫情防控主战场闪耀,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身为共产党员,平常时候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要豁得出来!”海港镇党委书记王立彬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月30日,正月初六,凌晨一点,海港镇两名重点返乡人员需被送至观察点,当得知有救护车但没有司机时,王立彬站出来:“我是汽车兵出身,驾驶证是A本,可以驾驶救护车!”

“现如今疫情如虎,我岂能在家赋闲。我虽年过花甲,但我是共产党员。我能义务为小区消毒,也可在各路口站岗值班。”今年65岁的张志民是东环路街道东方明珠城第一社区的一名党员,拿着请战书参加抗击疫情工作,张志民是社区里头一个。

整个春节假期都没能回家,平均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一天三顿吃盒饭、方便面,区疾控中心消杀科科长李立峰是疫情防控期间忙碌的一员。同为“疾控人”的妻子也请愿到了一线,夫妻二人并肩作战。

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的44名70后党员自愿组成防控疫情突击队,郑重向局机关党委请战: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随时听从党组织的安排调遣,时刻准备冲锋到防控第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还有退伍不褪色的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海滨办中队中队长付巍;不计个人得失的房庄村党支部书记、老君顶景区总经理房文平……一句句朴实话语,一个个鲜红手印、一颗颗赤子初心,这个名单实在太长,疫情面前,他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化身为逆行的战士,用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用担当生动诠释了海港精神的内涵。

有一种力量叫做坚守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为阻断疫情,无数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社区、在农村、在车站、在高速出口……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一场全民战“疫”已经打响。

2月5日晚上,石门寨西上庄坨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泽和往常一样,开始了夜间的值守工作。冬日寒风凛冽,戴着口罩,脸颊依然被吹得生疼;身上厚厚的棉衣瞬间就被打透……从大年初三晚上开始,他和其他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3名志愿者在村口轮流值守。“守护村民的健康安全是我的责任,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李永泽说。

发放明白纸、用大喇叭普及防控知识,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排查返乡人员、监督和服务居家隔离人员……镇街、村居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无数镇街村居干部和志愿者共同筑起了防控疫情的坚强堡垒。

在北环路街道,市直、区直单位干部职工组成了400余人的“防控疫情助攻队”,积极投身到北环路街道10个社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他们协助街道做好小区封闭管理值守、人员摸排、政策宣传等工作,为街道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目前,近7000名市直、区直单位干部下沉一线,不论职位高低,都自觉服从各街道的调度安排,主动担当,让一线的防控战力更加充足。

“各位队员,我们要一起组成‘健康守卫’防疫队,大家自愿报名啊。”西港路街道在水一方艺术团团长耿淑琴在群里发布了征集疫情防控志愿者通告,不到1天的时间,42个队员7班轮岗的排班表就发到了社区党委书记费立美的手中。他们之中最大的78岁,最小的56岁。有的脚骨折尚未痊愈、有的夫妻共同上岗、有的家中有需要照顾的病人,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人掉队或提条件,全部自备口罩、手套,在报完名的当天下午就加入了“战斗”。

在水一方的这支“健康守卫”防疫队只是如今活跃在一线的我区众多志愿者的代表和缩影。首府社区先锋里小区平均年龄69岁的“先锋”防疫志愿队伍、海阳镇鲤泮庄村疫情防控检查点上值守的70岁退伍军人武作猛……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成为这场战“疫”最强的后盾。

大疫当前,大爱涌动。爱心企业家黄浡峻通过多方筹措,向区防控办捐赠共计5万余元物资,包括口罩500余个、消毒液1.5吨;河东街道辖区内经营户闫娜把自己店里的口罩、酒精、84消毒液免费分发给辖区居民;菜商王建华从大年初三开始,每周坚持为20个医护人员家庭免费供应蔬菜;元宵节,南山社区82岁的老党员刘桂林为坚守防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了爱心汤圆和水果……积沙成塔,握指成拳。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凝聚起了海港力量,也汇聚成了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强大合力。“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是所有在这场战役中的“逆行者”和“坚守者”的心声。

有一种智慧凝聚信心

“我们在一起,打赢这一仗”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从“零见面网上办”的行政审批服务到为村民“代购”的村干部,从条幅、大喇叭到自编自演的快板、歌曲,从每张居民手里的通行证到电梯间的牙签、保鲜膜……这些“金点子”“土办法”让我们感受着集体的智慧,感受到全民行动的温暖与力量。

宣传部门将“土办法”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向所有镇、街道、园区下发了明白纸和《致居民的一封信》,组织各村、社区通过大喇叭、电子屏、广播车等全天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解读。报纸、电视、电台、微信……都成为宣传疫情防控的强大阵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北环路街道建新里社区为了方便疫情管控,在原有的纸质出入证基础上创新方式,实行居民“扫码”登记。辖区居民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录入相关个人信息、上传本人真实相片,便可生成小区电子出入证。每次出入小区,仅需出示手机上的电子出入证即可。既让人员快速便捷进出,又减少了聚集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

近日,杜庄镇甘庄村村支委、妇联主任甘凤丽做起了“代购”。原来,甘庄村从2月6日开始实行封闭管理,为了严格管理的同时不影响村民生活,微信群就成了党支部给村民代购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渠道。谁家需要买药、谁家需要买菜,只要在群里喊一声,全部由村干部代劳。2月8日一天,甘凤丽就给60多户村民买回了土豆、洋葱等300公斤蔬菜。非常时期想非常办法,村干部成了村民的守护者和贴心人。

除此之外,御品星城社区博贤院A区创新使用牙签摁电梯,避免病毒接触性传播;不少老旧小区开始为居民办理专门的出入证,扫二维码即可登记领取;为防止废弃口罩的二次污染,不少地方开始出现了专门的垃圾箱……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区干部群众群策群力,把防控举措抓到小处、落到实处,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我们与所有党员一起共同打赢这场战役,祝所有同志们健康平安。”老党员高建平在给社区的信中写下了最美的祝愿。

这是一场阻击战,无数人逆向而行,义无反顾;这是一场总体战,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同心协力。这个春节注定让所有人难忘,我们遭遇了病毒的侵袭,却也见证了疫情面前的大义与大爱。海港区的无数党员干部用使命与担当,诠释了海港速度与海港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群策群力,联防联控,彰显了海港力量与海港智慧。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等待我们的必将是胜利的喜悦。

来源:今日海港区

原标题:《【县区动态】以海港速度海港力量海港智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