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美“疫”家人|舍小家为大家,逆风而行携手战“疫”!

2020-03-09 22: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云南涌现出了许多“抗疫家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并肩守护。她们用自己的付出,为身后的广大群众铸起了一堵健康的防火墙,她们之中有“全家福”“夫妻档”“父子兵”“母女档”这些发生在战“疫”中的点点滴滴,俨然已成为一本本最美、最鲜活的教材。他们用初心与使命、大爱与责任忠诚与担当、敬业与奉献体现着家国情怀诠释着巾帼精神因为他们战“疫”必胜!

从“我”到“我们”

从前线到后方

我们正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行

一家人,共战疫!

“每一天微博的刷新,都是一页页世间的真情……”3月8日,一首由昆明市五华公安分局民警夫妻钟屹、何佳做的原创抗疫歌曲《爱的原点》在网络传唱,歌曲以抗“疫”为主题,致敬一线的平凡英雄!

以小我之力,护大家安危

在歌声的陪伴中

快与小编一起

看看最美“疫”家人的

战“疫”故事

“全家一起上,抗“疫”不孤单”

故事人物:张本智一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的张本智和儿子张旭辉、儿媳张林蓉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战斗着,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用担当作为书写人民警察的使命。

父亲张本智,是一名有30余年工龄的老民警,“疫情”爆发后,作为一名老党员的张本智主动请缨,申请到隔离观察点执行看护任务。在枯燥且具高风险的看护期间,老张从未叫苦叫累,而是主动配合医务人员每天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思想稳定工作,充分显示了一名老党员、一名老警察的革命本色。

儿子张旭辉,作为指挥中心的副主任,在疫情防护管控期间每天要做好各部门的指挥调度工作,繁杂的工作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更没有时间照顾家人,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他无怨无悔,和战友们一起默默坚守岗位,坚守着那份入党初心。

儿媳张林蓉,作为一名社区民警,疫情爆发以来可谓连轴转,巡逻防范、社区走访、人员核查、安全检查、重点场所部位隐患排查、执勤堵卡、隔离人员看护等工作,一项不落实实在在,作为母亲,但在“大义”面前她选择了付诸行动。

他们始终坚信,将黑暗和危险挡在身后,让老百姓尽享岁月静好,社会才得以平安和谐,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我和老罗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大家随时可以联系到我们。”

故事人物:罗忠诚夫妻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罗忠诚和罗来妹这对“村医”夫妻档,不是在给跟踪管理的村民测量体温的路上,就是在去群众家入户宣传的路上。虽然心里也有恐惧感、疲惫感,但他们相信只要将防控疫情的对策和防护知识传达到群众心里,就能增强群众安全感,减少恐惧感,就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胜疫情。

疫情期间,罗来妹夫妻两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每天认真给前期摸排出的途径武汉或武汉返乡人员及省外入滇人员测量体温和宣传防疫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情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护村民的健康。

“穿上这身白衣,我的肩上就肩负着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故事人物:李开勋夫妻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李开勋、李跃凤夫妻是疫情期间的一对“抗疫伉俪”夫妻。他们俩一个在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个在邓川镇中心卫生院。夫妻二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着,由于抗击疫情任务繁重,二人见面机会少之又少,但他们毫无怨言。为了战胜疫情,他们夫妻俩一个刚回到家,往往另一个就赶着出门工作,夫妻共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两人除了一句简单的问候,更多的是在讨论疫情进展及下一步防控措施。

“现在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在一起。”

故事人物:肖琴美夫妻

肖琴美是元谋县人民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她的丈夫邱强是县医院内一科主任,他们是第一时间投入战“疫”的战友。大年三十,婆婆忙活了一天,精心准备年夜饭时,肖琴美打电话回家说:“妈,我不回家吃饭了……”在发热门诊,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争分夺秒为每一名患者筛查诊断;在隔离留观病房,她严格执行各项防控细则。由于物资紧缺,她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留观病房后就基本不出来。

“疫情结束后,我要给他们补上一顿年夜饭。”这是肖琴美最想给家人做的事。

“这次疫情,我决不能缺席。”

故事人物:张国民夫妻

张国民是云南省安宁监狱医院的一名普通警察,工作38年的他面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他默默地将写好的退休申请撕毁。和他做出同样举动的,还有也在监狱医院工作的妻子段丽红。夫妻两人忙碌在监狱抗疫一线,以务实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警医“夫妻档”,他俩并肩作战的身影就像那金银花一样,不离不弃,共渡难关!

“ 返岗抗“疫”是我们最好的“蜜月旅行””

故事人物:张海青夫妻

张海青和徐红夜是泸水边境管理大队花桥坝边境检查站的见习民警,也是2020年1月刚刚结婚的新婚夫妻,更是抗“疫”一线的“夫妻档”。

由于工作原因,两人一直没有时间拍婚纱照,张海青原本计划好利用蜜月之旅给妻子拍最美的婚纱照,可就在这个时候,“疫情”爆发了,是选择继续旅行还是返岗抗“疫”,二人没有丝毫犹豫,妻子徐红夜说道“我们必须回去,不然我心里过不去”,在两人反复耐心打消双方父母的担心和顾虑后,大年初一回到了工作岗位。两人虽然在同一个单位,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除了聊工作上的事情,更多的也只是简单的几句叮嘱和问候。

何所谓勇挑重担?不过责任在肩……,张海青与徐红夜只是其中两名普通的坚守者,因为他们都在,所以我们平安……

“婚礼延期,幸福不会延期。”

故事人物:李荣舟夫妻

李荣舟是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南屏特勤站的一名消防员,他的未婚妻白云娅是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1月30日(正月初六)本应是他们俩牵手走向婚姻殿堂的一天,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白云娅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便向李荣舟说道:“要不把婚礼取消吧,等到疫情结束后再举办。” 虽然感到遗憾,李荣舟还是毫不迟疑地同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白衣天使冲锋在一线,迎难而上“逆行”拯救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神圣职责。她们虽然使命不一样,职责不一样,但他们应对疫情的信心是一样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小家的付出,终将汇聚成抗击疫情、家国安宁的强大力量,传递爱和温暖。

“不一样的岗位,一样的坚守”

故事人物:和贵忠父子

疫情当前,丽江古城区大研街道的和贵忠、和珍泉这对“父子兵”走上了防疫的最前线。

和贵忠是大研街道文智社区的居监委主任,大年三十早上,正在家中准备年夜饭的他接到了社区的紧急电话。挂了电话,和贵忠立即赶往社区。从接到通知至今,他一直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每天从早上8点半开始直至凌晨12点半督查完各个守卡点后才回家休息。

儿子和珍泉是大研街道办事处残疾人助理员,此次疫情防控中,他被派驻到大研街道五一社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抗疫工作。在接到通知后,他第一时间赶往五一社区参加会议,开展相关工作。

从疫情阻击战打响至今,两父子几乎很少见过面,但他们无怨无悔,始终认为这一切只是尽一份应尽的职责。

“很高兴能与母亲一起并肩作战,竭尽所能多作贡献。”

故事人物:和月秀母子

和月秀是大研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主任,再过一个月就可以退休了。疫情发生后,她每天早早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地登记人员信息并测量体温。每当被问到“不担心被感染吗”“工作累吗”时,和月秀总是笑笑说:“面对疫情,虽然有点担心,但是职责所在,我坚决不会退缩。”

和月秀的儿子和育申是大研街道五一社区的一名网格管理员。疫情发生后,2019年12月才刚刚参加工作的他,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协助他们重点针对出租屋的重点人员进行排查。通过建立微信群,开展政策宣传以及排查情况反馈。“从小妈妈就教导我做人一定要有担当,在防控疫情最关键的时候,我就应该冲在前线尽一份义务。”和育申说,他很高兴能与母亲一起并肩作战,竭尽所能多作贡献。

“要严格落实工作要求,该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故事人物:刘宁父子

抗战疫情期间,文山监狱全程封闭执勤,在执勤工作中,刘宁和刘哲言父子显得引人注意,他们肩负使命,为了共同的目标,日夜奋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刘宁,54岁,文山监狱医院警察。刘哲言,29岁,文山监狱十监区管教干事。在单位他们是同事,在家里,他们是父子。虽然同在监管区内,但由于工作岗位、工作性质的差异,日常工作很少产生交集,经常见不到面。大年初二,父子两分别接到监狱进行封闭执勤、抗击疫情的通知,毫不犹豫奔赴一线,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用自己的一份初心、一片赤诚为监狱的安全稳定默默坚守、默默奉献。

“说句心里话,对于我与父亲同时在单位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我很庆幸我的家人们在疫情面前都能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很庆幸我能与父亲在此次战役中共同战斗。”这是父子俩给予对方的相互寄语,朴素且温暖,道出了父子的真挚情感和对监狱事业的忠诚与担当。

“母子齐上阵,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故事人物:张启美母子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疫情阻击战中,在丽江市宁蒗县大梨树村也有这样一对抗“疫”的“母子兵”。张启美和她在外读书放假回家的儿子周丽尧,母子齐上阵,每天走村入户,一直奋战在一线。

每天母子俩走村入户,为居家隔离户量体温并登记造册,有时候一天需要走三四个小时,量完体温后还要赶回村委会上报当天的情况,周丽尧以前没有做过这么多工作,作为母亲的张启美看到儿子一直努力工作,不叫苦,不叫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确是满满的感动。当笔者问周丽尧与妈妈一起参加工作最大的收获是是什么时,周丽尧觉得是更了解妈妈的工作了,也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不容易,但是即使辛苦,周丽尧也希望能在将来服务于一线,为基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陪妈妈一起战斗,用特殊的方式支持妈妈工作。”

故事人物:王婉格母女

今年寒假,云南大学学生王婉格回到家乡武汉,这本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却被疫情打破。妈妈作为医护人员走上战“疫”一线,王婉格也报名到医院当志愿者,以特殊的方式支持妈妈的工作。

王婉格的妈妈是中部战区总医院的一名护师。疫情发生后,她主动申请调到一线,在妈妈的带动下,王婉格也报名参加了医院志愿者工作。她说道:“我长大了,要陪妈妈一起战斗。作为武汉人,我也要做点贡献。”

“你在一线,我也在一线,你在边疆守边,我在武汉援建,我们一起为抗疫做贡献!”

故事人物:姚琪父女

来自湖北武汉的姚琪,是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一名女警,标准的95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姚琪在云南省河口口岸执勤现场也会遇到境外旅游归国的湖北籍人员,姚琪会主动向他们普及当前的防控措施,争取他们理解,放下抵触心理,主动配合检查。

姚琪爸爸姚依林身在湖北武汉,也参与到当地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同样处在战“疫”一线。“爸爸加油,我陪着你,我为你的工作感到自豪!”姚琪知道此刻只有鼓励才能让父亲安心工作。接下来的几天,姚琪每天观看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直播,和父亲交流看到的有趣事情和评论。

短短10多天时间,这座医院建好了,但是姚琪知道,之后爸爸进入隔离期才是最关键的时候,她每天与父亲通话交流,帮助父亲树立良好的心态,尽力为父亲排解心理压力,最终圆满渡过了这次难关。

春节后本是姚琪与未婚夫回到武汉家里订婚的日子,还想借着此次机会向家中亲戚朋友宣布婚讯,因为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行程也迫不得已取消。这对姚琪来说难免会失望,但积极乐观的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她向爱人说道:“等到疫情散去,我们再回到武汉,一起看樱花,在美丽的樱花树下畅谈我们的爱情!”

“哥哥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要接过他的使命,站好每一班岗。”

故事人物:甘玉琴

甘玉琴是云南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户拉边境派出所一名女民警。2007年3月25日,在中缅边境的一场缉毒战中,一颗子弹穿破了甘玉琴哥哥甘祖荣的胸膛,甘祖荣壮烈牺牲。强忍着悲痛,甘玉琴在哥哥牺牲8个月后,毅然入伍,来到哥哥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很快,她成为女兵班的缉毒能手,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甘玉琴第一个向所支队递交了请战书,她写道:我有责任、有义务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履行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请战到防控一线工作,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疫情检测点撤离后,她又迅投入到帮助群众复工复产的工作中,在甘玉琴的手机里有15个联系群众的微信群,办身份证、户口、咨询,随时能上门提供服务……

战斗在抗疫一线,处理群众的各种诉求,服务群众急需所需已是甘玉琴割舍不下的工作。在岗位上,甘玉琴“抢着上”是出了名的,遇到事儿,她总爱说“让我来,让我上”。好强的性格,敢于担当的作风,她给群众和战友们留下了“女汉子”的印象,对此,甘玉琴说:“我哥在的时候就是冲锋在前,我要和他一样。”

举“小家”之力 守“大家”安康

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

最美的逆行

是一家人携手同行

END

原标题:《最美“疫”家人|舍小家为大家,逆风而行携手战“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