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官宣59号:江苏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及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2020-03-21 0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273个项目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47项。我校18项优秀成果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获奖总数名列全省高校第2,省属高校第1。此外,我校4项科技成果荣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其中一、二等奖各2项,获奖总数名列全国高校第15位。

近年来,学校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及行业重大需求,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在机械、农业、交通、材料、水利、信息、能源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创新性成果,打破了相关领域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陈龙教授主持完成的“车用高性能空气悬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鲁金忠教授主持完成的“航空复杂构件激光表面强化与复合再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程晓农教授领衔完成的“先进核能系统关键管材与核心部件研制及产业化”、李彦军副研究员合作完成的“南水北调工程大流量泵站高性能泵装置关键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等4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丁建宁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低成本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毛罕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温室生境信息检测与环境控制技术及装备”等2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车用高性能空气悬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空气悬架在大幅提升车辆平顺性、通过性以及节能安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车辆悬架发展的必然方向之一。但面临不同车型的快速匹配设计难、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差、结构件轻量化制造水平低以及控制系统性能不稳定等重大挑战。

陈龙教授团队历经10余年的攻关,研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高性能空气悬架系统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了空气悬架与整车匹配设计理论,使研发周期大大缩短;发明了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设计及轻量化制造技术,整车经济性得到显著改善;自主研发了空气悬架自抗扰鲁棒控制系统,突破了传统空气悬架控制系统鲁棒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的瓶颈,并形成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和应用。以“空气悬架多模块解耦”专利群为支撑,获江苏省十大专利发明人奖。成果应用于20余家大中型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填补了国产高性能空气悬架系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航空复杂构件激光表面强化与复合再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a)我国钛合金整体叶盘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

(b)激光沉积再制造垂尾梁

(c)激光冲击强化汽轮机过渡区叶片

航空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花”,其制造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发动机推重比的不断提高,航空复杂构件难以满足其高温、高压、高载荷和高速旋转环境下长寿命安全服役的需求,以激光冲击强化、增材制造为代表的制造技术具有高性能、低变形、高柔性等特点,显著提高航空构件疲劳寿命,同时也是损伤构件再制造的有效方法,是国际研究热点。航空复杂构件具有大型、薄壁、整体、精密等特点,给激光强化和再制造形性协同控制带来极大挑战,其面临三大国际难题:复杂结构工艺性差、变厚度薄壁变形量大、整体构件性能控制难。

鲁金忠教授团队经过十多年攻关,创建高性能复杂构件激光制造成套技术,突破了整体叶盘、舱门摇臂、垂尾梁、盾构机等复杂构件的制造难题,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钛合金整体叶盘强化生产线,支撑了新一代战机整体叶盘、承力梁、汽轮机等高端构件表面强化和再制造。成果应用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沈飞等单位多种型号航空复杂构件,并拓展到盾构机、汽轮机、汽车等关键构件再制造,取得了显著的国防、经济和社会效益,引领了我国高端构件激光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需要,大幅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低成本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

太阳能电池发电是全球重点发展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但是电池效率难以突破18%,急需解决电池表面陷光结构、表界面钝化、界面接触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难题。因此,我国将“高效晶硅太阳电池生产技术”定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技术,重点支持高效率晶硅电池和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丁建宁教授团队针对光伏发电用晶硅太阳能电池存在的科技难题,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下,突破各类技术瓶颈,创新电池微纳结构和微纳制造工艺及装备,创建了全球首条高效晶硅电池低成本制造生产线,量产效率从18%提高至24.5%,组件功率从250W提高至370W,全背极电池效率超25%。丝网印刷和制绒设备市场占有率超80%,电池组件销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产品已广泛应用在全球大型电站。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创造了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世界纪录,载入世界纪录路线图,是世界光伏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引领了国际光伏产业技术。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温室生境信息检测与环境控制技术及装备

我国温室总面积世界第一,且呈迅猛增长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检测与环境控制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地理、气候、农艺和经济差异较大,国外先进技术不能适应我国现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毛罕平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设施农业智能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工作,团队系统研究了温室作物和环境信息获取、水肥精施、环境智能调控,发明了作物营养和表型信息原位、精确、在线检测技术和“作物生长信息-双多时间尺度”的温室环境多目标优化调控技术,创制了温室水肥药及环境调控配套新装备,形成了温室生境信息检测与环境控制技术的核心技术体系,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现有的温室环境测控技术及装备相比,节肥20-32%,节水25-28%,节药20-60%,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以上,提高产量25-35%。该成果已在苏、沪、京、粤等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他获奖成果

往期回顾

更多请识别二维码浏览

审核|王玉忠

统筹|杨雨

编辑|杨雨

来源|科技处

原标题:《官宣59号:江苏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及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