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防疫,首都巾帼在行动 | 房山女神变女将 抗疫阵地溢芳香

2020-03-21 19: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姐妹,茫茫公号中

你是不是经常错过娘家的大门

点击左上方蓝字“北京女性”↓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加上星标 ★

我们马上向你发送爱的光波

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巾帼抗“疫”

万众一心 · 共度时艰

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北关东路社区妇联共有执委15人,含离退休干部3名、党员9名,曾经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社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北京示范点等多项集体荣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妇联主席史淑英带领她的“女神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自己的安危抛在身后,把对家人的爱埋藏心底,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一批母子婆媳齐上阵、夫妻双岗执勤、姐妹花坚守等感人事迹,她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出我区广大妇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使命与担当。

1

巾帼不让须眉 关键时刻看团队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让国人猝不及防,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疫情就是命令,社区就是阵地。”这一使命,北关东路社区妇联始终牢牢记在心上。

她们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主动放弃了小家的温暖和团圆,从春节开始至现在一个多月一天没有休息,她们制定防控方案、协调抗疫物资、宣传防疫举措、执勤值班查岗,始终在防疫一线坚守岗位。

妇联副主席李艳华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核实未返京人员的情况,电话无法接通的,她找邻居、找单位、查户籍所在地村镇社区的电话,千方百计联系到本人,确保不漏查。正月里有467位居民经她耐心劝说选择了暂时不返回社区,准确掌握到269位返京人员的“行踪”,帮助181位隔离居民登记体温、代购代送生活用品、消纳垃圾,周而复始,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嗓子哑了,嘴长泡了,但她依然默默无闻地忙碌着。

执委许丽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把孩子交给婆婆照看,每天工作到晚十点左右才能回家。同事们都劝她晚上不要加班了,许丽娜总是说:“咱们社区本来人手就不够,既然赶上了就不能退缩。”

执委田树勤阿姨今年68岁,已经退休,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第一时间到妇联报到,主动承担难活儿、累活儿,架设护栏、招募志愿者,动员各小区居民一起行动起来,实行封闭管理、进行联防联控。

其他执委大部分家中也存在年迈的父母和小孙子需要照料的情况,但她们克服重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为守住社区一方平安不停奔波着。

2

上阵母子兵 合力战疫情

群雁高飞头雁领。一个优秀的团队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带头人,她就是妇联主席史淑英。

史淑英是北关东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先进居委会主任。

虽然已经67岁,但干起活儿来雷厉风行,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从她身上感觉到的是使不完的劲儿。北关东路社区设置卡口13个,为确保24小时卡口值守不出纰漏,史主任每天要带队巡查,一趟下来就是2万步左右。从区市场监管局下沉到北关东路社区执勤的儿子李会征与老妈一起并肩战斗近一个月,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社区工作的繁琐和母亲的艰辛。

母亲把儿子安排到社区人最多、最不好管理的文化路卡口执勤,执勤之余儿子还协助母亲完成三色出入卡办理、发放抗疫物资、消毒等任务,晚上还跟着母亲一起去查岗,常常半夜出门,凌晨回家。这种敬业精神感染着所有社区工作者,这种陪伴让卡口执勤的同志经常竖起大拇指点赞,有这样的妇联主席、有这样的奉献精神,何惧雪雨冰霜,何惧疫情病魔。

在社区执勤的李秀芹、李莉婆媳二人也是一对婆媳母子兵,婆婆退休在家,是楼门长,主动报名要求站岗执勤,守卫家园安稳,儿媳是社区工作者,和其他同志一样每天超时、超负荷工作,她们互相鼓劲加油,互相协助,为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增添了一抹鲜红的底色。

3

夫妻并肩成战友 同心协力保家园

当社区“保卫战”打响,人们为躲避病毒不出门时,北关东路社区涌现出八对“夫妻档”勇敢地选择“逆向而行”,她们都是50、60后,她们妇唱夫随,一起严格值守,她们手牵手主动报名参加,心连心共同捍卫家园安稳。

丁书彦、李淑英夫妇不但召集党员志愿者参加执勤,还主动替别人值岗,他们夫妻协力,共同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进出人员逐个提醒,测量体温精心细致,排查登记一丝不苟,疫情上报及时准确。

吕学启、刘惠玲夫妇帮忙搭建临时帐篷,张贴疫情防控宣传画,认真排查每一辆车、每一个人,精心测量体温,严格登记管控,可很少有人知道刘惠玲前段时间刚刚做完手术,疫情发生后也主动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贾文宗、田香津夫妇在群里得知居委会发出执勤缺人的通知后,老两口没有通知儿子,就偷偷去站岗了,两个人一站就是一天,执勤之余,还动员发动其他党员群众一起执勤。

杨东辉、谢祖玉夫妇和李会荣、任全伶夫妇,白天在各自的单位上班,下班后、休息日在社区执勤,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不分白岗夜岗,都能准时到岗。

崔进忠、闫玉香夫妇都是退休党员,春节前到昌平儿子家帮助看护小孙子,听到小区执勤缺人的消息后,特意从昌平赶回房山,要求上岗执勤,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张友利、韩俊芹夫妇都是党员,一个值上午岗,一个值下午岗,空余时间轮流回家帮助照看2个调皮的小孙女。夫妻俩总劝导大家“好好待在家里”,自己却在“最危险”的地方,不讲条件不说困难,忠于职守忠于党,用坚守践行着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与共和国同龄的陈树德、刘翠华夫妇是八对夫妻中年龄最大的一对,他们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从苦难到辉煌的发展历史,深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党支部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俩便挺身而出手挽手、肩并肩冲到了抗疫一线。

4

一线盛开姐妹花 撑起防控半边天

原本围着厨房转的家庭主妇,而今成了站岗放哨的女兵;原本是广场上一起跳舞、健身、做布艺的邻居,今天成了同甘共苦的战友;原本是一起唠家常的好姐妹,如今成了抗疫一线的栋梁。

她们中有在职党员,也有退休职工;有社区居民,也有长期租赁户;有的不仅执勤值守,还捐钱捐物;年长的阿姨已经81岁高龄,也有年轻的有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她们都是社区妇联的“常客”,平时用各种爱心支撑着社区的温馨,特殊时期又用责任维护着小区的安宁。40多天的坚守,没有一个埋怨的,没有一个退缩的,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

已经连任17年楼门长的石玉兰,老伴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小外孙也在家,都需要她照顾,不过她还是义无反顾报名参加执勤。她说:“居民选我当代表、楼门长,我就应该起带头,多为大家伙办事。当前疫情这么严重,我在家怎么能待得住。”她毅然决然走出家门守护家园,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提示、询问、测体温,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每天在卡点能看见她柔弱但很执着的身影,且风雨无阻。

被评为北京市“孝星”的王美凤总是抢着拿体温枪,积极主动的上前拦截车辆,认真负责,与她一起执勤的志愿者让她休息一下,换换班,她总是说:“我比你们都年轻,多干点没什么。”值班结束回到家里她又开始了家庭主妇的角色,给公公婆婆做饭、洗衣、打扫房屋,样样收拾得妥妥当当,真是下得了厨房,上得了战场,尽孝防疫两不误。

已经退休的王占英膝盖骨半月板损伤,还伴有骨刺、腿骨损伤,就这样也坚持站岗,一站就是半天,身边的人劝她:“王姐,坚持不住就歇歇吧。”王占英却说:“我既然都到岗上了,就证明我没问题,谢谢你们关心我,站完岗我再休息。”回到家后,看着她疲惫的身影,老伴都非常心疼,也只能安慰或者帮着按摩,但不敢劝,因为他知道她的执着。

曾是一名人民教师吕守英,教书育人几十年,当她说要做志愿者时,家里人都表示支持,小孙子还给她加油鼓劲“奶奶是战士,奶奶加油!”。她对人温和谦逊,将“园丁精神”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发挥到防疫工作当中,她站的是白天最早一班岗,尽管如此也没有耽误她每天打扫楼院,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遇雨扫水,遇雪铲雪,遇风扫落叶,她的善举使59号院的环境干净整洁。

还有号称“广播喇叭”的陈曦、“逆风而行铁门神”郑淑会、脚勤嘴勤的徐英、暖心大姐郑春藏、崔桂琴、细心严谨的老干部田树勤等等,举不胜举。

她们都是社区妇联的骨干精英,她们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她们维护着社区安宁,感动着居民,也感动着下一代。8岁的小姑娘柏珺涵,看到爷爷、奶奶在向社区捐钱,就把自己一年来积攒的零花钱91元全部用于购买消毒液,捐献给社区。这是一种品格的榜样,一种力量的传递。

她们系上围裙

是妻子、是女儿、是母亲

戴上小红帽,穿上蓝马甲

是全力保障社区居民平安健康的“守门人”

她们是我们身边

一个个并肩战斗的姐妹

更是社区防疫一线的主力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这支“红色娘子军”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不忘初心,勇于担当

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

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和浓郁的芬芳

来 源

房山女性

关注公号后,姐妹们可发送 维权 | 活动 | 热点 等关键词,北京市妇联近期活动、女性维权常识、近期热点消息,通通告诉你!

原标题:《防疫,首都巾帼在行动 | 房山女神变女将 抗疫阵地溢芳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