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劳模连载】(一)王何

2020-03-21 12: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前言

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清水河县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过去,全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尤其是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劳动模范,勇立潮头无私奉献,奏响了一曲曲建设美好家园的劳动赞歌。

孙虎原老师收集整理并执笔撰写了建国以来清水河县省部级以上20个劳模事迹。宣传劳模事迹,目的是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劳模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清水河县融媒体中心主办的“活力清水河“公众号将推出【劳模连载】专栏,更新时间是每周星期三、星期六,敬请关注。

【劳动模范事迹连载】(一)

清水河县农业合作第一人

——记全国劳动模范王何(1919—1964)

王何,清水河县北堡乡老熊沟村人,出生于1919年(民国八年),家庭贫苦,幼年上过私塾。王何头脑聪慧,思维敏捷,组织和表达能力特别优秀,而且为人耿直。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他虽没有参加到革命军队中,但他恨透了日寇和土匪的野蛮行径,经常侦察敌情,为村民通风报信,做了不少好事。

1949年,清水河县全境解放,王何满怀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减租减息运动。1951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在老熊沟村建立农会,担任农会主席。配合乡干部,把地主富农多余的土地和牲畜分给雇农和贫下中农。鼓励互助合作,保证各家各户按时耕种和收割。

在解放初期人们思想情绪不够稳定的情况下,王何心里装着全村人,带领村民全心全意抓生产,初步改变了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日子。1952年,经乡村人民群众推选,县政府评议,王何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开会期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无疑更加坚定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1953年,农业生产合作化兴起。王何积极倡导,老熊沟试办起清水河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31户,126口人,参加合作经营的耕地1800多亩,入社大小牲畜19头,主要大型农具和运输工具6件。王何担任社长,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集体的优势,生产搞得如火如荼。他在任职期间,组织社员植树造林、在河湾培育果园、修筑防洪堤坝、发展家庭畜牧业、打旱井……这些事业,在当时都是开创性的。经过几年努力,老熊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社。如今60多年过去了,当年营造的片片山林和护地河工仍然发挥着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清水河县开始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过普选,王何被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月份,清水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县长和委员。王何光荣地当选为12名委员中的其中之一。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转向高级,土地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全部公有化,生产队组织社员共同劳动,按劳分配劳动成果。老熊沟生产队的集体力量更加壮大。这一年,王何又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王何不但抓生产有方法,而且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类似邻里纠纷、兄弟矛盾、夫妻不和等,一经他分剖劝说,问题便迎刃而解。他教育子女:“穷死不偷人、冤死不告状。”他的子孙后代很好地传承了他倡导的家风,把做事讲信誉作为做人的首要原则。

不幸的是,王何后来患上胆结石,那时的医疗技术还很不发达,再加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家庭经济有限,延误了治疗时间,于1964年逝世。当地人民至今十分怀念这位党的好基层干部、人民的好儿子。

作者简介

孙虎原,清水河县教育局退休教师,爱好文学艺术,撰写了大量反映清水河地方人文的作品。已出版散文集《年轮上的绿叶》。

原标题:《【劳模连载】(一)王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