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雨绸缪!气象部门提前“应汛”正当时

2020-03-25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月,尽管我国北方依然有冷空气活动,随着水汽丰富的夏季风推进,南方降雨频繁,多雨时节已在路上。

在气象部门,“未雨绸缪”既有字面意思,也有更深的含义。尤其近年来全国各地气象灾害的极端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更加明显,进入汛期,面对复杂天气气候形势,预报服务工作面临的风险更高、挑战更大。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汛期之前的早部署、早准备、早检查、早落实变得更加重要。

3月12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气象局业务部门组织开展汛前设备巡查巡检及业务自查工作。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田浩宇 罗桑顿珠报道

3月11日,安徽省黄山市气象局防雷安全技术人员赶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完成重点建筑物——文峰桥防雷安全检测工作,确保游客和行车防雷安全。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刘丽琴 翟盛报道

绷紧:知行合一

今年,中国气象局备汛工作启动得格外早:2月26日,发出一份扎实做好2020年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工作的通知;3月13日,召开2020年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准备暨春季气象服务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工作和春季气象服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容不得半点闪失和差错。全国气象工作者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这是审时度势后的判断,也是所有气象工作者的共识和行动。

3月10日至12日,江西省崇仁县气象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20套区域自动站进行汛前维护校准。技术人员主要对自动站通信模块和采集器进行传输检测;对雨量传感器进行清理校准;对太阳能供电系统及蓄电池进行电压测试等,确保自动站汛期正常运行、保障气象资料准确及时传输。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吕丽华报道

2月26日,国家气象中心全面启动汛期检查工作,已初步完成自查和问题梳理,下一步将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具体落实。强化技术支撑,成为该中心备战汛期预报服务的重点:加快关键技术业务化应用,为预报员提供覆盖全国的3公里分辨率3小时循环数值预报和智能网格预报等新产品支持;强化现代化成果的应用培训;通过视频系统,有计划、有步骤牵头组织召开华南前汛期及强对流、暴雨、台风、梅汛期等预报技术交流会。

对国家气候中心而言,汛期旱涝气候趋势特别是大江大河是否会出现流域性洪涝问题,是关注的重中之重。年初,着重于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该中心预测班组就开始准备,不仅开展多轮内部讨论,还与中科院大气所、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视频连线研讨,与水利部开展会商。

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暴雨、台风、高温等天气年年不同,备汛工作也需要做得更为精细。今年汛期,该局将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2.0升级工作,包括重点强化健康气象、网格化管理、交通和建筑工地4个场景的气象服务技术、产品和机制;推进与预警发布系统对接,智能推送基于影响的融入式气象服务产品和点对点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实现精准发布,提升灾害监测数据回溯分析和灾害风险早期识别能力;围绕满足“1+16”的各级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城市运行管理相关部门专业系统和基层应急管理单元的需求,提供多源气象服务数据接口,建设气象智能插件1.0,融入“一网统管”系统等。

谨慎:如履薄冰

3月15日,湖北疫情防控继续向积极方向发展。

在最艰难的时候,湖北省气象局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4个工作组,启动应急响应,提出疫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并根据疫情防控阶段性特征,及时召开党组会、专题会、视频会调整跟进工作安排。这样不仅保证疫情防控和业务运转平稳有序,还能及时针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及32个方舱医院开展预报服务等。

但要继续守住疫情防控红线,同时面对持续的暖湿气候,可能出现的倒春寒、阶段性低温阴雨及短时强降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等,湖北气象工作者需更加谨慎。湖北省气象局将以灾害性天气过程为线索,开展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深化预警联动和灾害联防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制度,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

3月10日,湖北省随州市气象局派出技术人员到齐星三阳光伏电场开展防雷检测,检测涉及95组光伏矩阵、95台箱变和189台逆变,共计4万余个检测点,助力新能源企业复工复产。中国气象报通讯员车俊志报道

13日当天,广东省气象局在中国气象局视频会后立即在全省开展动员,更提出汛期气象服务自查工作要做到“慎独”。所谓“慎独”,就是自己查找问题,自己整改落实,不断夯实各项准备工作。广东气象部门各级业务主管单位也将通过微信、视频等在线方式,加强对下属单位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巡查和抽查,尤其是关键时刻在岗和领导带班制度执行情况。

实际上,在雨带推进的路线上,华南的连绵降雨来得早一些,广东的防汛工作也必然要早起步。从2月14日起,广东各级气象部门就进入了汛期工作状态。2月以来,省气象局召开了汛期服务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与应急、水利等部门开展年景会商,更新预警信息接收单位及应急责任人,印发决策服务方案,组织汛期气象服务及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汛期服务“八个检视”……

近期,广东揭阳市气象部门在做好自身防护前提下,组织技术人员做好汛前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全面检查工作,重点对自动站采集器、传感器、通讯模块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雨量器进行标校和维护,对观测站周围的杂草、障碍物进行清理,针对巡检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立查立改,确保自动气象站稳定运行。方丹伟、吴羽翔报道

疫情防控下的备汛举措不能照搬往年,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拿出非常之举。为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和汛期业务检查,福建省气象局党组计划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疫情防控支援和汛前业务检查4个工作组下沉基层一线,指导推进疫情防控和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准备工作,检查疫情防控、防御措施,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汛期值守、应急预案和领导带班是否到位等,并安排市气象局分管领导参与检查,以促进各地市业务服务交流学习。考虑到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还将重点调整为开展网络业务平台检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

蓄势:箭在弦上

春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绿色正在“延伸”。

与绿色一同“出发”的,还有全国各地的气象工作者:提前开展汛前应急演练,多渠道了解新需求,新项目有序开工……

在农业大省河南,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生产,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越要发挥好气象趋利避害的保障作用。在全力以赴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等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的同时,河南气象部门的汛前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逐一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气象应急措施和备份方案也在不断调整优化。

在贵州,更多的力量将被纳入气象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考虑到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任务更重,贵州气象部门将在今年汛期更注重发挥基层组织和群测群防员的作用,将17484个村(社区)负责人、8849名驻村第一书记、903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和1500多个山洪灾害监测员的手机号码纳入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明确要求各县气象局将村民小组长的手机号码全部纳入县气象局短信发布平台。此外,《贵州省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正式实施。由此,贵州气象部门将与通信管理部门联合建立气象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实现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分区全网发布;与广电部门合作,利用应急广播系统播报气象预警信息,确保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为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保障汛期防灾减灾气象服务,2月21日至3月16日,贵州省毕节市气象局开展2020年度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能培训,全市县人影作业人员共有508人参与培训。图为毕节市金沙县新化炮站民兵岗前培训。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张宗笛 报道

当下正是各地气象部门“比拼”行动力的时候。随着湖南株洲气象部门“春天计划”重点工作启动,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在江西庐山,3月8日至9日迎来今年首场暴雨,尽管正值周末,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在一线靠前指挥,带班领导、应急人员、业务人员昼夜未眠,提前进入汛期“备战”状态;在安徽太和,气象局组织全体业务人员开展了一场汛前气象业务应急演练,演练以实战和桌面推演相结合,大家集中学习讨论暴雨、大风、冰雹等汛期灾害性天气的服务方法、服务重点,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对照整改;山西省介休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组织市自然资源、水务、地震、气象和应急部门,共同分析研判今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组织到位没有?制度是否规范?技术储备如何?应急能否及时?装备是否齐备?——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市县级气象部门,汛期到来之前,细致的检查与严格的叩问,都是为了当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守护百姓的防线更加坚固。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 赵晓妮

(杨群娜、李傲、杨春竹、廖玥、谢丽萍、阳揣环、高荣、周爱春对本文有贡献)

原标题:《未雨绸缪!气象部门提前“应汛”正当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