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眼观战“疫”:规则和爱

2020-03-25 16: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我们经历了疫情带来的恐惧、伤痛,也曾为逆行者的出征而泪目。在真相与谣言、偏见与包容混杂的日子里,我们几位记者从法治的视角观战“疫”,从亲历者的视野说新闻,旨在传达一个信念——规则和爱的组合,才能战胜时艰,迎来明媚的春天。

多一些包容

少一些撕裂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尽管经历了疫情阴影笼罩下的漫长严寒,桃李春风还是如约而至。

比春天的到来更让人欣喜的是,在亿万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目前基本得到控制,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甚至一度清零。但与此同时,国外的形势却严峻起来,于是,大量海外华人归国,输入型病例也随之激增。这,让人们刚刚放松下来的心情再度紧张、焦虑起来。

“建设家乡你不行,千里投毒第一名”“祖国拿你当亲人,你把祖国当冤大头”……类似论调,随即在舆论场蔓延。不久前,一篇“美籍华人感染后回国治病,因要自费而投诉”的刷屏网文,更是极大地刺激了一些国人的情绪,愤怒的斥责、刻薄的嘲骂,一时间充斥网络。当时,曾有一家媒体约我就此发表评论,我拒绝了。因为据我判断,这篇网文基本具备了“谣言帖”的所有特征,怎么看都像假的。事后有关部门的辟谣,证明这一判断是准确的。

低劣的谣言,为什么有人相信,而且其中还不乏专家、学者、网络大V?我想,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心中原本就郁积着对海外华人归国的诸多不满,才导致在谣言的挑动下丧失了辨别真伪的判断理性。

海外华人归国避疫,客观上确实增加了国内防疫的风险。但我们绝不能忘了: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从法律上讲,我国没有关闭边境,回国是他们的合法权利;从情理上讲,在海外疫情严重的当下,他们回到祖国怀抱寻求庇护,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之举,相反,保护自己的海外公民、侨民,是国家的责任所在。那些给归国华人贴上“自私”标签的人,自己其实又何尝不是满心“自私”的算计?

当然,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必须做细做实,半点大意不得。否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可能前功尽弃。但这是另一个问题,是要靠法治发力、科学治理、全民同心来解决的。攻击谩骂、歧视排斥甚至关闭海外侨民归国的大门,这绝不是礼仪之邦、泱泱大国该有的风度。

一位我敬重的前辈发在朋友圈里的一段话,让我深受感动:“孩子们害怕了,最想回到哪里?当然是父母身边,家里最有安全感。这个时候,哪个父母会把孩子拒之门外?也许孩子们已经力所能及作了贡献,其实他们归来就是贡献。他们或许遇到困难,甚至染了病,正是这样才更需要回家。我们举国同心,挽救了成千上万同胞的生命,难道还治不好几个孩子的病?如有问题,好好解决就是,家还是要像个家。”

疫情席卷全球,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同心抗“疫”,而不是制造对立、人为撕裂。对华人来说,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对世界来讲,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栖息地。危难时刻,我们更要心手相牵,共同维护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突如其来的疫情

遇上强势逆行

3月17日两架载着342名援鄂医疗队员的飞机降落山东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后,机场以民航最高礼遇“过水门”迎接平安归来的医护人员,网民高赞“他们的确配得上”!这是全社会对医护职业认可的一个新高度。

长期以来,医疗供给和患者需求之间不时出现摩擦。公共、农村和社区医疗力量相对不足,一些城市三甲医院则人满为患,有门诊医生一天看上百位患者,“排队两小时,看病5分钟”,结果是,医患双方都不满意,伤医案时有发生,医学类一度成为高考高分段志愿里的冷门。加上部分药费增长快,“救命药”缺口仍不小,看病难、医患关系至今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医改从不回避真问题,《“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对着分级诊疗、药费和全民医疗保障迎难而上。2020年正是医改规划落实的最后一年。没料想疫情从天而降,对新冠病毒认知和诊疗对策的一时空白,全国上下紧急停摆。在严峻关头,是医护人员的最美逆行,让人们揪着的心开始慢慢放平;是国家财政全力支持,让治疗供给没有后顾之忧;是医患互敬互爱、共克时艰的场面让人们舒展愁容;是逐渐攀升的治愈数字,让角角落落的眼睛看到了希望。这或许正是医改推进的目标截面。

如果量化地看此次投入,可以参考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发布的三组数字。一是从1月24日除夕夜第一批医疗队赶至武汉到3月8日,全国共有346支医疗队、4.2万名医务人员抵达湖北抗疫。二是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因工作岗位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务人员有1716例。据不完全统计,到3月21日,因抗击疫情而殉职(包括感染新冠病毒、过劳死和车祸)的医务人员已有31名。三是截至3月13日,全国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投入已达1169亿元。这是国家的责任与担当,是医科学生誓言的践行,是执业医师法第28条和护士条例第19条的落地。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患者的信任与尊重,有成绩也会打折。医疗本身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领域,是守护民众生命健康的第一阵地,尽管技术水平和理念已突飞猛进,可无奈的是,仍有很多病例目前医护束手无策。因而,面对疾病,应是医患合力共赴健康的过程,可以欣慰的是,在此次新冠病毒的战场上,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顺,对此要深究的是,究竟是哪个疙瘩解开啦?有网友说,治疗费用政府兜底,让患者放下对医生的戒备;有网友认为,对疫情和治疗方案的认知,在医患之间得到高度同步;还有人表示,是医护人员专业且敬业的精神,这次让更多人看到了。

更多的答案,或许还在患者那里,在一线医护那里,在各级卫健委那里,需要各方参与者及时梳理和总结。因为,拿下医改攻关年及推进未来中国医疗事业须达成的共识,可能就在这些答案里。

疫情凸显法治思维重要性

疫情在国内还较为严重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内容有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警报应该何时拉响。在随后的大量事实和报道面前,我们发现,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病毒,无论是前期预警,还是后期防控,从大都市到最基层,“依法”两个字都面临了太大的挑战。在春暖花开,国内疫情控制形势向好之时,我们或许该反思,突发事件下,法治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意义。

在采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教授赵宏时,她很坚定地告诉我说,“我们的法律并非没有跟上,反而是预估到了每一项,只是在适用的时候,政府机关可能会对疫情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影响政治目标做考量。”她说,我国不仅有传染病防治法,还有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未确定新冠肺炎病毒为传染病时,完全可以根据后两部法律条例要求,发出预警信息。三部法律规范中,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都将及时、准确、客观作为重要原则,“而及时是排在第一位的,并非准确”。

显然,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信息发布,相关地方政府运用法律并没有这么娴熟与规范。这次疫情让全国无一省份幸免,和预警不及时恐怕不无关系。

大城市的预警没有把握好法律的指导,小城市“硬核”防控政策是否有违法律规定也被学术界诟病。例如,某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第17号令中写明,违反本令,一律处10日以下治安拘留。其中内容就包括所有城镇居民,必须足不出户,严禁外出;农村村民,严禁在村湾内闲逛、串门、聚集。不少法律学者指出,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才能设定,地市甚至区县一级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不能设定任何行政处罚。

在这场疫情防控中,还有个别工作人员打着防疫的旗号为所欲为。某地一个乡村,一家三口在家里打麻将,几个戴着红袖章的防疫人员径直进屋,先是推翻麻将桌,年轻人反击后,更被工作人员控制,连扇耳光。某市一小区防疫人员以防疫期不能遛狗为由,将业主带下楼的宠物狗打死。在疫情防控初期,全国不少地方封村、断路,有的地方发现湖北返乡人员后,用铁链从外面将其大门锁住。

特殊时期,特殊政策,可以理解,但是所有的特殊都得以法律为底线,都得依法行事。

当然,也并非所有城市都表现得不好。《三联生活周刊》2月27日的报道称,在武汉疾控中心对公众发布预警(12月31日)后,第二天上海公卫中心就以中东呼吸综合征为假想敌,对公卫中心的医生、护士、后勤、保安等人员进行了培训并预演,还成立专项的应急办公室。同时,公卫中心还通过本地媒体发表文章,向市民科普冬春季“病毒性肺炎”怎么防。这样的预警结果是喜人的,这个2400万人口的城市,日确诊人数只有个位数,没有医务人员感染。

为了强化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法治保障,上海还通过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来势汹汹,很多人以为法治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最起码在管理者的心里应该是根深蒂固的。然而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法治思维的缺失,“依法”两个字,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践行。法律不完善的时候,可以立法、修法,可是在法律已经可以保驾护航时,更应该思考如何依法办事。

让爱心开出最美丽的花

这几乎是一场完全没有心理预期的战役。上一秒,我们还沉浸在喜迎新春佳节的热闹氛围中,下一秒,疫情扩散的消息就蔓延至家家户户。欢声笑语不见了,愁上眉梢。

警报拉响,全国各地纷纷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各行各业的人们也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发力:在疫情的漩涡中心,有奋不顾身的医护人员,有维护秩序的人民警察,有主动请缨的志愿者,有抢建工程的农民工……在前线医疗物资告急、生活物资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一批批物资和钱款纷纷涌向湖北和武汉,为抗击疫情备足“粮草”,这也是我们应对疫情最有利的物质保障。

疫情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在同胞遭受苦难之际,我们亦无法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朴素的道理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所以,我们总能看到,有人放下钱款,不留姓名,转身离去;有人送去吃食,不为名利,只为尽力;有人留下口罩,无甚言语,抽身逃离……纵使病毒让我们在空间上无法近距离拥抱,但在心理上,我们的心却紧紧地靠在一起。慷慨解囊,不求名利,只因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为遭受疫情的人们送去温暖,也早日消灭我们共同的敌人。

然而,太阳再大,也有光照不到的地方,爱心再多,也要警惕那些黑暗的角落。湖北省红十字会在疫情防控期间接收和分配捐赠款物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三重一大”规定、信息公开错误等失职失责问题,让公众瞠目结舌,义愤填膺;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在缺少防护物资的情况下,几乎在用生命同病毒“肉搏”,有人却可以理直气壮地从红十字会成箱地给领导搬运口罩,如此“丑闻”令人扼腕叹息;湖北鄂州有关部门违规分配和领取捐赠生活物资的所作所为,更是让爱心碎了一地。

爱心可以驱散阴霾,但无法填补欲望的深渊。那些奉献爱心的人,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爱心被人“挪作他用”。只有将爱心送到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上,才能让爱心开出最美丽的花。于是,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分配工作应该公开透明,这不仅是民众的呼声,更是法律的要求。我国的法律精神鼓励捐赠,依法对捐赠人给予表彰或税收优惠,但在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分配方面,也特别强调公开透明、及时高效、公平合理等基本原则。而在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下,这些原则应当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既是对捐赠人的负责和尊重,更是应对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

个别地方红十字会及有关部门在这次大考面前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一些地方的违法作为也让公众爱心蒙上阴影,不过,有关部门的严肃追责也算是对捐赠人最有力的回应。只是,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如何让“公开透明、及时高效、公平合理”等基本原则深入人心,并一以贯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毕竟,面对疫情,必须分秒必争,对医护人员的补给更是应该确保第一时间到位。

爱心暖人,但也须细心呵护,唯此,方能花开绚烂。

请珍爱以命守命的勇士

无症状传染,传染性强、死亡人数3200余人。诡异的新冠病毒给刚刚度过70华诞的共和国出了一张艰难的考卷。这次战“疫”大考,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国家法治建设的实践应对可谓是一次突袭,同样,对每个公民的现代文明素养也是一次考验。在这场必须胜出的考试中,白衣天使与肆虐的病毒抢时间,防控人员在严寒中维护社区秩序,而更多的人只需要待在家中不出门就可以过关。

举国抗疫。战“疫”线上,你是哪一个?

2月28日的一则新闻让人泪目。连续下沉社区5天参与抗疫工作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检察院副调研员、一级警督熊成伟,因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永远离开了他的至爱亲朋和他热爱的检察工作。

照片中,59岁的熊成伟硬朗、帅气,笑容和蔼亲切。还有一年就可以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他,以这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告别了人世。惋惜,痛惜。

全国各地尤其是武汉,像熊成伟这样下沉社区协助当地抗疫防控工作的检察官、公职人员还有很多,在疫情发生初期,他们中的多数并没有齐备的防护服,没有专业的防护经验,却要冒着很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为居民送米送菜,甚至协助运送病患到医院。新华社2月26日报道提到,截至2月25日,湖北省有293名民警,111名辅警共计404人感染新冠肺炎,4名民警因感染新冠肺炎身故。

以命守命。但有些隔离在家多日的居民却不能理解,不能体会到这份深情的奉献。

疫情严重期间,看到一段武汉某小区门外一居民与防控人员发生争执的视频,令人气愤。视频中,那位居民不顾执勤人员的劝说与阻拦,强行要外出。双方面对面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而那名防控人员的保护措施也仅仅是一只口罩。

更有甚者,浙江临海的一对夫妇绕行小区封锁检查处遇到政府疫情防治人员,两人不仅不听劝阻,反而用砖头殴打防治工作人员;四川省南充市的一位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因劝说一名群众在疫情期间佩戴口罩而遭受辱骂和伤害,手臂和大腿被多处刺伤。

每次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想到成千万上个熊成伟们,每天在寒风中执着坚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劝说、劝阻不能老实待在家里的居民的场景,心疼。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许多国家蔓延,不少国家处理应对的方式让国人瞠目。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的模式,让全世界望而兴叹。这是因为中国具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一个被人民信赖且有极强号召力的政党,也是因为,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默默无闻、不计生死、无私奉献的英雄,大灾大难面前,他们总是召之来、来则战、战必胜。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提到,“中国人民,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因此,请理解、尊重、配合这些勇敢者。珍爱他们,也是珍爱你自己。

(来源:检察日报 文字:李国民 王心禾 崔晓丽 高扬 刘文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