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影像方志:河北卷·昌黎篇

2020-03-26 09: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碣石山虽然只有695米高的海拔,却是渤海沿岸的最高峰。

“巍然耸立,雄表一邑”的源影寺塔,历来都是昌黎古城的标志,与不远处的碣石山遥相对望。源影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其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整体造型兼具辽金风格,恰似一具精美的象牙雕塑品。

公元1189年,金世宗完颜雍,正式将广宁县改为"昌黎县",“昌黎”就此成为这块山川形胜之地的定称,一直延续至今。

翡翠岛:滨海沙漠 和谐相融

就在距离碣石山大约15千米的海岸线上,连绵起伏的沙丘与碧海、蓝天、绿林共同构成一幅罕见的海洋沙漠景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专家们,在考察的过程中,从飞机上俯瞰到绿树葱茂,浓荫覆盖的景色,就像一块翡翠镶嵌在金沙滩上,“翡翠岛”由此而得名。

昌黎县独特的地理拉置和气候条件,使滨海沙漠成为我国漫长海岸线上的一处罕见景象,金黄与蔚蓝,沙漠与海洋,两种截然相反的景观,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了这片渤海之滨。

地秧歌:博采众长 传承创新

作为中国农耕社会的活化石,秧歌是中国北方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形式,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昌黎则是当之无愧的地秧歌故乡。

早期的昌黎地秧歌是以歌舞表演为主,没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直到晚清时期,昌黎县人王作云大胆地将地秧歌与戏曲表演相结合,首创了“秧歌演戏的艺术形式”, 才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出子秧歌”。

昌黎“出子秧歌”因此变得更有故事性,并被一代代艺人加入各自的时代特色,《跑驴》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几百年来,地秧歌一直是从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流中获取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一古老的民俗在昌黎从未被束之高阁,如今更是有了全新的表达。

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如痴如醉地热爱着地秧歌。正如一句昌黎老话所说:“饭不吃,酒不喝,不能不扭大秧歌;米不碾,面不磨,不能不看大秧歌。”

排船:凝结造船智慧

1905年的秋天,30岁的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受美国农业部派遣,在昌黎县城和附近乡村拍摄了大批照片,为人们观察清朝末年昌黎人的生活,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他的这些照片中,有一艘木船因为有一排排的龙骨构架,造型独特,所以被当地人称为排船,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1997年,昌黎渔船修造厂根据昌黎渔民的实际作业需求,对812型进行了改良。

经过无数个昼夜的摸索,技术团队决定试用木材蒸煮的方法,尝试新的弧度极限。通过精准的分寸拿捏,技术员们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船舷弧度得到了明显提升,甲板作业面积扩大近三分之二。

昌黎渔船修造厂的改进版812型船受到专家和渔民的一致认可,被评为国家级“金奖”,并正式定名为“昌黎船型”。

弯针:从手工制作到自动化生产

弯针,形似鱼钩,是工业缝纫机中的核心部件。

在很长时间里,工业弯针由于精密程度过高,无法实现机械化的批量制造,必须由纯手工精雕细琢,这里面包含了一百多道工序的艰辛劳作,考验着工匠们耐力与专注力。

如今,昌黎人正在全力研发新型冲压机床,力图真正实现弯针的全自动化生产。

历经40年的发展,昌黎弯针的年产值超过6亿元,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了70%。昌黎,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弯针之乡”。

四月的昌黎,苹果花和梨花先后开放,果农们为了改良水果的品质,正在进行着一年一度的人工授粉,到了清秋时节,他们将收获累累的硕果。

这份绵延于碣石山下的甘醇之味,在昌黎全域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已经酝酿出了愈加诱人的芳香空气,秀色可餐,呼吸可醉。

来源:昌黎文化旅游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原标题:《中国影像方志:河北卷·昌黎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