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温州将如何落实促消费举措?这场新闻发布会提振信心!

2020-03-26 18: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月26日下午,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提信心、促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

市发改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谢忠诚,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云华,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宏,永嘉县副县长周旭丹,市饭店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黄素武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陈靓秋主持。

近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紧紧抓住疫情带来的倒逼机遇,深挖市场需求潜力,积极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提出“到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5000亿元,居民消费率达到45%,居民服务消费占比(恩格尔系数)达到28%;放心消费指数达到0.9,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放心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

同时,围绕我市实际,提出一系列促进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潜力的细化举措,主要有3个特点:

力促消费链条供给和需求整体推进。

不同于以往仅针对专项领域的政策意见,此次《意见》包括加快升级实物消费、提质扩容服务消费、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夯实促进消费保障措施四大领域。从扩大信息消费、升级时尚消费、创新商贸消费、促进餐娱消费、完善住房消费、引导汽车消费、发展夜间消费等7大重点领域,加快升级实物消费。从壮大旅游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拓展健康消费、扩大养老消费、促进体育消费、优化教育消费、激活家政消费、推动会展消费、扩大农村消费等9大重点领域,提质扩容服务消费。

力推消费热点和亮点涌现。

《意见》制定过程中,既承接了国家和省级关于促进消费的政策导向,又融入了当前新型消费发展中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和疫情倒逼下市场需求“风口”“宅”消费等内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7大实物消费和9大服务消费领域都提出了具体工作举措和目标任务。

例如,扩大信息消费,将推进5G百项场景应用、千亿产业培育、万个基站建设,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年均30%以上;创新商贸消费,围绕建设中国(浙江)自贸区创新联动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支持进口商品贸易港、跨境电商发展,打造区域消费高地;发展夜间消费,将建成特色型“月光经济”街区10个;壮大旅游消费,将积极推进鹿城、苍南、文成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培育,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

力督部门地区联动和协同作战。

日前,牵头29个部门成立了全市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联席会议,加强对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消费政策措施落实。比如在发展夜间消费领域,市住建局出台了《进一步培育发展“月光经济”的若干政策》,对管理、审批、奖励补助等都做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有效拓展夜间消费的时间与空间。比如在壮大旅游消费领域,市文广旅局出台了《加快旅游市场复苏推动消费升级五大行动方案》,推动旅游、购物、餐饮、住宿、观光等行业加快复苏提升。

当前,我市各地结合实际积极落实并不断创新政策举措,形成了不少管用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例如,瓯海区开展瓯嗨GO云购物节,平台关注量突破200万,在线直播点击量超3000万次,参与企业交易额超3亿元,促进全区乃至全市消费市场回补;鹿城区携手本土电商企业,对新居民发放电子消费券,鼓励线下门店消费;永嘉县举办云上世界永嘉人大会,启动了楠溪“行”云平台,加快推动消费市场复市等。

下一步,还要在完善消费政策体系、培育新兴消费业态、打造区域消费高地、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稳定消费信心预期等方面下功夫,力促广大市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不断完善消费政策体系。

7个实物消费和9个服务消费的牵头责任部门将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细化工作举措,共同构建各方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如市商务局要制定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出台批零住餐振兴计划、促进会展业发展实施意见;市文广旅局将出台加快文旅消费市场复苏的政策措施等。同时,适时推出消费券、旅游券等消费提振举措。

加快培育新兴消费业态。

加快传统消费向体验式消费转型,鼓励运用大数据技术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新模式,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培育新零售较大型标杆企业1-3家、成长型企业10家以上。大力发展数字娱乐、在线教育、“智慧诊疗”“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要研究推进新兴消费业态项目化。

注重打造区域消费高地。

建设中国(浙江)自贸区创新联动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支持进口商品贸易港、跨境电商发展,改善进口商品供给,优化网络营销生态,鼓励线上率先实现境内外商品同款同价。建设浙南科技城超10万平米“数字贸易港”,引导各县(市、区)建设超万平米电商孵化中心。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加强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制定,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消费领域的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打造有影响力的消费品牌,推动“品字标”从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完善全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将商品生产销售中涉及的各主体信用信息纳入信用评价。全面推进“放心消费在温州”行动,培育发展各类放心消费单位3万家以上。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我市绿色配送城市示范工程和快递示范城市创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还就市民较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目前文旅部门对推进文旅行业复苏有什么举措?

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云华:

此次疫情使得我市文旅消费市场遭受重大损失,为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市文旅行业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第一时间研究起草文旅恢复引领消费复苏的政策措施,第一时间有序复工复产,全力为企业纾困,为市场加温,助力文旅产业迈向发展“暖春”。

及早制定推出文旅复苏和升级系列政策措施

如何快速恢复文旅市场带动消费复苏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我们认真进行研判,认为“五一”前为文旅市场复苏期,“十一”是市场振兴引爆期。为此,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打好乡村旅游复苏“前哨战”。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立足乡村生态优势,上半年旅游业复苏的重心主要放在提振发展乡村旅游,下半年着重推动都市休闲旅游。当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开展“游千村·住千宿”活动,通过政府帮扶,帮助民宿行业渡过难关,让乡村旅游先旺起来。本周六上午,将联动市农业农村局举办温州市2020“游千村·住千宿”发布会,现场发布民宿、特色健康养生休闲乡村游线路等产品及优惠政策,开展现场体验和网红直播售卖等活动,全面启动乡村休闲游。下周开始,将发动长三角百家旅行商、百家融媒体陆续走进温州采购和宣传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游客深入温州乡村观光旅游和体验消费。

另一方面,打好政策引导扶持“组合拳”。制定《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全面振兴文旅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加快旅游市场复苏推动消费升级五大行动方案》,推出文旅“六重”清单,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落实文旅行业复苏和升级。主要政策措施有:

●实行景区门票优惠。5月1日前,全市54家景区对全国免费开放;5月30日前,住温州民宿免费游54家景区;5月至7月期间,温州国有重点A级景区每周一对全国免费开放;今年,我市全部78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

●鼓励发行消费券。采取政府适当补贴、旅游目的地让利、景区优惠打折等方式,前期推出3000万的旅游消费券,用于促进消费。

●引导居民健康出游。倡导“出游为健康、健康才出游”消费理念,安全有序推动“温州人游温州”“周边人游温州”等活动,引导广大居民采取自助游、自驾游、周末游、微团游等方式健康安全出游。激活温州本地消费潜能,争取职工疗休养、干部培训、研学等活动安排在市域范围内进行。鼓励周末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带头携带亲属外出旅游消费。

●加强旅游产品推介。积极开展云游温州、云上采购等活动;与周边城市开展互动联盟,联合推出PASS卡;在重要客源地市场主要旅行社,设立温州旅游推广中心,全力为温州旅游输送客源。

有序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开放

文化场馆方面。目前,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场所,在合理控制场所内人员密度,定期做好通风换气、消毒等预防性措施的前提下,正在全面恢复开放。

旅游景区方面。为加快推动旅游景区有序开放,缓解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自2月24日开始,全市78家A级景区已有序恢复开放,游客数量累计达20余万人次。

旅游企业、项目方面。目前,全市70家星级饭店已复工64家;241家旅游社由于3月18日刚刚放开省内游政策,正加快复工步伐,现已复工173家。此外,3月10日文旅部门在永嘉举办全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温州分会场活动,推动总投资达1057.7亿的129个文旅在建项目全面集中开工,进一步吹响了全市文旅产业复苏发展的冲锋号。

体育场馆是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请问我市体育场馆恢复开放情况如何?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志宏:

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上级体育部门指导意见,市体育局于2月20日就下发了《强化“三服务”,积极有序推进体育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分级分类有序推进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

根据我市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和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相关要求,目前,全市36个公共体育场馆,已开放的有市体育中心的室外篮球场、足球场、健身苑、塑胶跑道,市九山体育场,市室内体育活动中心百姓健身房、温州国际网球中心,奥体中心羽毛球馆,洞头区文体中心体育场,乐清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瑞安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龙港体育中心、泰顺体育中心等21个,其余15个场馆主要为室内游泳馆,因开放游泳馆受通风和水温加热等条件限制,已经开始着手作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于近期根据场馆属地疫情情况和准备工作进展,实行一馆一策,陆续对公众开放。其他场馆根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逐步对外开放。另外,全市200多个民营体育场馆根据体育局指导意见和属地政府统一部署,也已按室外室内和运动项目类别全面恢复向社会公众开放。

主要做法有——

一是落实防控措施,全面恢复开放。

明确各地可根据本区域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情况,对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共体育场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下,全面恢复向公众开放。在密闭场所或利用地下空间开设的通风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体育场所暂时不宜开放,如密闭的健身房、瑜伽馆等。另外,各类线下人员聚集的体育赛事、健身操团课、体育培训等活动也暂缓举行。

二是强化防控责任,安全有序开放。

严格落实体育场馆防疫和开放主体责任,对外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必须在入口处设置醒目标识,凭健康“绿码”扫码进入。针对人流量较大的体育场馆采取按时段限控人数措施,实行分时段、分散式锻炼,加强巡查管控力度,防止出现人员聚集、扎堆等情况。同时,要确保场馆消毒、通风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机制,做到安全开放。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和科学健身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健身锻炼。室内体育场馆要根据运动项目不同特点,视情测量体温,室外运动及非群体性室内体育运动可不戴口罩。

三是大力促进体育健身消费。

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政策措施,兑现省、市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项目奖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继续施行定点健身消费补贴,促进体育消费。助力月光经济,打造桃花岛冰雪运动基地、杨府山威斯顿智体运动小镇等夜间体育活动消费基地,大力支持举办电竞、棋类、足球等夜间体育比赛活动,对举办或承办国际性、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且符合品牌体育赛事条件的体育产业机构,经认定给予实际总费用30%、不超过70万元的奖励。

同时,也积极鼓励开展各类线上体育培训和服务,倡导广大市民到公园、绿道、健身步道等通风良好、无人员集聚的户外场所健身锻炼,提升城市活力,不负大好春光!

上周日,永嘉举办了云上世界永嘉人大会,启动了楠溪“行”云平台,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问永嘉在推进市场复市,促进消费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和成效?

永嘉县副县长 周旭丹:

永嘉坚决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的决策部署,打出了一套刺激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组合拳”,尽最大努力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尤其是上周日永嘉的“两朵云”:一个是云上世界永嘉人大会,当天云签约11个总投资达191.3亿元的招商项目;另一个是楠溪“行”云平台,汇集了1400多家企业的10000多件优质又优惠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这次活动具体做法主要有3个方面:

首先,是优环境。

加快推动消费市场复市。通过指派助企服务员和网格员开展“三服务”活动,落实各类减(缓)税、降费、免租、退还保证金等惠企举措,加快景区、旅行社、住宿餐饮等消费市场各主体全面复工复市。

着力提升全域旅游形象。深入开展美丽田园、美丽滩林建设,组织开展旅游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做到“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有效落实精密智控措施。截至3月25日24时,永嘉已连续43天确诊病例“零新增”,住院、疑似病例“全清零”,打通景区、商场、商业街卡口,营造安全可靠的消费氛围。

其次,是建平台。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企业诉求和消费需求,适时搭建平台,组织推广活动,将分散的市场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达到“化零为整、握指成拳”的效果。比如,上周日永嘉启动的楠溪“行”云平台,就是采取政企联手、内外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通过“云启、云聚、云推”,实现“云游、云购、云享”。该平台共设旅游、商超、鞋服、教玩具、农产品、酒店餐饮、生活消费、世界品牌、对口支援、民宿等十大板块,活动当天邀请众多网红达人和业内大咖,在14个“楠溪”行直播间在线直播消费,发放了价值超千万元的礼品和优惠券,活动期间云平台点击量超65万,直播点击爆光量过1000万,商品成交额达3500多万元,实现了人气和财气双赢。

最后,是促消费。

通过宣传推介、政策引导,帮助市民和市场重塑信心,让大家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县委书记、县长直播打call。王彩莲书记和林万乐县长在线直播,向网友推介麦饼、烤全羊等本地美食和楠溪江漂流等特色旅游产品,分别获得了超万点赞。

推出消费“大礼包”。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落实1500万元旅游消费券向市场免费发放,并支持企业推出“优惠套餐”,引导市民朋友走出家门,走进景区、走进市场。4月底前,永嘉8家国有景区门票全免,一大批私营景区和精品民宿优惠力度在5折以上。

丰富消费方式。从创新业态模式、加快实体零售转型、促进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云庙会”、消费促进月、“网上+”消费、“农超对接”等方式,提高居民消费的积极性。特别是疫情期间,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线上销售,比如各大鞋服企业纷纷开展线上促销活动,有一家企业3小时成交就破500万;再比如,干货式推出十三条扶农举措,加快发展线上交易、无接触配送等现代营销模式,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上销售本地农产品达到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的农业经营主体,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0万元一次性补助。2月份以来,网络销售农产品9000万元,同比增长200%,网络销售茶干4万斤,同比增长35%。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打造诚信、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让城乡居民放心消费。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首当其冲,行业发展面临困难,疫情期间我市饭店餐饮行业促进行业复苏的具体举措?

市饭店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

黄素武:

温州饭店餐饮行业严格按照各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积极采取各项理性、科学的防控措施,主动引导和劝退各类群体性聚餐,减少和停止堂食经营,但同时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住宿餐饮行业是重要的民生服务业之一,对扩大市场消费、吸纳劳动就业、拉动相关产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餐饮行业复苏的具体举措如下:

严格要求,安全有序复工。

疫情期间部分外卖的餐饮企业一直没有停业,3月初发布可以堂食以来,各餐饮企业正在陆续复工,开放堂食严格执行安全标准。要求配备一名防疫专员,对经营场所、公共设施、共用物品定期消毒,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并及时收集清运,规范堂食顾客戴口罩、测体温、验绿码等进店管理措施,排队保持安全距离,减少桌椅摆放,不同餐桌之间距离不小于1米,实际使用数量不得超过满客时的50%,隔桌或错位用餐等措施开放堂食。在保障环境安全,保证全体员工每日健康上岗,全体员工佩戴口罩的前提下,坚持食材每日新鲜直供,拒接员工直接接触食材。引导客人安全有序就餐,目前各餐饮企业堂食消费人气正在逐渐上升。

配餐保供,发挥行业优势。

为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保障饭店餐饮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避免人员密集就餐。根据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商务局联合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供配餐服务的通知》。协会积极参与推进餐饮保供服务,积极动员组织餐饮企业做好保供工作,为社会各行业较快安全有序复工提供餐饮保障。目前,全市已有临时团餐配送备案的餐饮单位172家,配送每餐最大供餐量达到8.8万份。同时,协会还联合外卖平台,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疫情期间向复工单位提供外卖供餐服务。

宣传助力,特色推广宣传。

为进一步推广餐饮企业外卖业务,扩大外卖的知晓度,提高餐饮销售量,协会联合温州经济广播《八九不离食》节目,开启“餐饮春风行动之品质外卖联盟”,为优质餐饮企业外卖牵线搭桥,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保障的定制化 “0接触”外卖服务宣传呐喊。已连续开展三批联盟推广,首批餐饮企业等10家单位已于3月9-13日宣传推广,第二批16-20日以酒店的招牌菜、特色单品菜肴等为重点进行宣传推广,第三批9家于3月23日-27日以特色餐饮为重点进行推广。连续三周每日工作日下午5:30-6:00下班高峰时间对品质外卖进行宣传和推广,效果非常显著。

放心消费,企业联合“三保”承诺活动。

为“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部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启动了“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活动(简称“三保”行动),在中饭协的倡议组织下,首批我市温州中亚企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优秀住宿餐饮企业率先加入行动,参与“三保”承诺活动。积极营造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公筷公勺的实行,倡议全市餐饮企业将“公筷公勺作为复工复产的标配进行落实,更好地推进温州餐桌文明新风尚。

开启餐饮新零售,开展“温享生活”云购促销活动。

积极响应市商务局号召,正在策划和电商平台共同承办“温享生活”云购促销活动,目前已报名组织将近30家餐饮企业100来家门店参加促销活动,并策划尝试网络直销餐饮新零售,为餐饮企业拓展销路更快恢复元气。

来源:温州发布

编辑/版式:如婷

大家都在看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

原标题:《温州将如何落实促消费举措?这场新闻发布会提振信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