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慧之“效”:苏州模式显效力

2020-03-27 00: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文/本社记者 顾娟 见习记者 刘露

《智“惠”法院》系列报道之五

智慧之“效”:苏州模式显效力

究竟是什么经验,让苏州法院不仅在过去短短3年时间,吸引了全国各地政法系统457批4875人前来学习参观?而且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2017年1月23日就作出批示:“应大力推广智慧审判苏州模式。”

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案,不仅分别入选《(2018)中国电子政务年鉴》和《(2019)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而且还获评“2019年度法检信息化(智慧法院)最佳创新驱动实践奖”?

究竟是怎样的智慧模式,哪怕在“万户封、举国慌”的疫情高峰期,不仅在案件受理、卷宗整理,而且在庭审方式和庭审时效上,甚至在执行领域都能精准、高效?

记者带着你一起探秘:作为走在全国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智慧审判最前沿的苏州法院系统,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面打响法治战。

2月3日,随着清脆的法槌声,相城法院第一、第三法庭同时开始。其中一案,法官在相城法院第三法庭主持,原告代理人在昆明,被告代理人却在北京,总距离超过12000里的“隔空审判”,三方通过互联网远程视频庭审,与正常开庭一样,从宣布法庭纪律、确认原被告身份等程序后,首先由原告陈述诉讼请求、被告答辩,经过双方举证质证、法庭询问、法庭辩论等环节,查阅电子庭审笔录,最后电子签名确认。全程仅花了25分钟,庭审顺利结束。

据悉,开工第一天,该院共网上开庭审理22件案件,网上调撤2件。

“初十开工大吉,我退掉机票免除千里奔波,在深圳脱下睡衣穿上律师袍,苏州相城区人民法院高效组织网上法庭战疫情,梦想中的网络开庭已成现实。疫情未消,担当不减;网络开庭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参与网络庭审的律师为法院重视疫情防控,又不影响审判工作的考虑及实际行动点赞。

据统计,2月3日至18日,相城法院在线开庭231次;审执结案件255件,结收案比100%;网上立案10件,电子送达880人次。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强调法治的作用。”记者了解到,截至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年后全国网上开庭数量苏州市占比超过5%,而相城法院一家法院全国占比就超过了2.5%。苏州法院取得如此成绩,是怎么做到的呢?在实践中,又总结出哪些经验和心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秘笈”大公开

“以前立案需要人工填写一大堆表格,至少花费二十分钟,现在电脑自动生成,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立案;以前当事人想了解案件办理进展,习惯东打听西打听,现在扫描二维码,随时掌握进展;以前一场复杂案件的庭审需4个小时,现在只要1.5小时;以前法官连开5个庭,筋疲力尽,现在7个庭下来还觉得精力充沛……”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清宇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都归功于苏州市中院的“智慧审判”系统。

据徐清宇介绍,智慧审判系统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依托,以“电子卷宗+庭审语音+智能服务”为主要内容,覆盖诉讼全流程;以服务法官办案为核心,最大限度剥离法官、书记员工作量,从庭审、文书制作等办案关节点切入,提高了办案人员工作效率。据统计,法官、书记员的事务性工作分别减少50%左右,案件平均审判效率提高20%以上。同时,实现了材料流转、庭审等活动的全程留痕,倒逼审判人员规范司法活动,提高司法能力。可以说,智慧审判苏州模式为司法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载体,特别是随着目前数据分析、案例类推、裁判偏离度预警等系统的不断深化,对完善落实司法责任制、提高司法公信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全院大部分案件均由智慧审判系统办理。

那么,这样一个具备优越性的智慧审判系统,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契机被创新出来的呢?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州两级法院的案件收案数量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全市两级法院的法官人数却未随之增加,且随着法官员额制改革推进,一线法官的数量还相应减少,由此而来的人案矛盾非常突出。面对繁重的办案任务,苏州法院在大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的同时,把向科技要生产力作为缓解人案矛盾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手段再造审判流程,最大限度剥离法官的非审判核心事务,让法官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审”和“判”,努力提高审判效能。

事实上,传统的人盯人、人盯案的监管模式,无法适应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创新审判监督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办案活动的全程留痕、全面记录,倒逼办案人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通过对办案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自动预警、实时提醒,可以大大提高审判监督管理的即时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徐清宇表示,当前,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日趋多元。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时期的司法需求,信息化是重要途径。通过搭建智慧审判系统,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远程阅卷等诉讼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通过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依法公开,实现案件信息的透明化、办案流程的公开化,方便当事人和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监督,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此外,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是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智慧审判苏州模式,既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选择,也是通过信息化实现全市法院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据悉,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建于2016年年初,经过不懈探索,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在应用中创新发展,目前已形成“5+3”即8大信息系统平台,具体包括: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并深度应用技术;庭审语音智能转写技术;电子质证随讲随翻技术;材料流转云柜互联技术;文书制作左看右写技术;案例文献自动推送技术;简易文书一键生成技术;同案同判数据监测技术。

智慧审判系统到底有什么值得借鉴学习的呢?对于法官办案到底能够多大程度实现简便高效呢?对于老百姓的身心体会又能达到多少满意度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揭晓。

落地见实效

在苏州中院提供的案件资料中,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案件,在其中可以看到智慧审判系统落地实施的很多细节和对比实效。

律师小李代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2017年10月底,到苏州中院申请立案。

立案大厅又叫诉讼服务中心,201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中心由材料收发区与信息集中采集区两部分组成。前者的功能是通过扫描、OCR识别,将纸质材料转换成可编辑、复制、检索的电子卷宗;后者则是通过图文识别与语义识别等技术,自动生成格式化文书。

苏州中院立案一庭庭长赵荣祖说,过去,诉讼材料来了,立案人员先在电脑上填一堆表格,打字快一点的也要二十多分钟。现在则不同,电脑自动抓取电子卷宗的案件信息,文书一键生成,立案只需几分钟。

立案结束,小李拿到立案受理书,同时得到一个二维码。工作人员告诉小李,要知晓案件立案以及进展如何,均可通过手机随时查洵。小李离开,纸质卷宗进入云柜系统,电子卷宗则在办案系统中流转。

据苏州中院办公室副主任熊一森介绍,法院中转诉讼材料的模式通常是业务庭的书记员到立案庭当面交接,但实际操作中,有时会遇到交接人不在、材料内容遗漏等问题,诉讼材料交接的时效性、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2016年10月,苏州中院自主研发智能云柜系统,纸质卷宗放到专门的柜子里,并开发掌上云柜App,取件信息及时发送到收件人手机上,法官、书记员通过二维码收取文件。

“材料流转全程留痕,实现全程动态监管。方便法官办案的同时,也倒逼审判人员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能力。”熊一森说,谁接收了卷宗材料、谁看过卷宗,做了怎样的批注和修改,都有痕迹可查。

分案后,这起合同纠纷案由民二庭副庭长俞水娟办理,她手机的掌上云柜App做了相应提醒。合同纠纷案进入办理阶段。

俞水娟说,运用电子卷宗,想看哪一段、哪一句,只要输入关键字,系统都能快速找到,还能在上面做批注,不会影响纸质卷宗的信息。比如俞水娟想查阅律师提交的与“借条”有关的证据,打开语音智能转写和电子证据语音检索功能,输入“借条”,电脑上立马呈现出所有资料。

此外,智能审判系统还提升了撰写法律文书的效率。俞水娟的电脑为宽屏,可分屏显示,左边是案件电子卷宗,右边则是她正在撰写的法律文书。撰写法律文书时,她可以将电子卷宗的内容拖拽到文档中,还可以语音写文书,对着话筒口述制作法律文书。这便是苏州中院研发的“左看右写”文书辅助制作系统,该系统同样应用到了合议庭、审委会讨论案件及庭审中。

开庭日期定于11月20日,协助俞水娟一同办理该案的书记员小郭,使用法院办案系统,一键生成通知类文书和传票、送达证等格式类文书,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在送达的同时,律师小李已经通过关联的二维码,掌握了办案进展。

11月20日,该案开庭审理。庭审设在智慧法庭,与一般的法庭相比,这里的电脑均为27英寸大屏显示器,每台电脑旁边,配有话筒。

庭审开始,书记员小郭打开几个软件,电脑显示出WORD界面,与一般的文档不同,左边增加语音识别区域,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标注着“审判”“原告”“被告”等角色。

“根据合同条款,保险公司只承担30%的赔偿责任……”“我办理的是全额保险附加不计免赔,应该全赔……”无论是代理律师小李,还是被告当事人,说话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小郭并没有像原来一样,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打字,只是偶尔修改下屏幕上的错别字。

俞水娟介绍,手工输入每分钟120 至150字左右,传统的庭审现场,书记员的打字速度关系着庭审效率,有时候为了等书记员记录完整,法官要放慢说话速度。但是现在使用了语音转换技术,语音转录可以达到每分钟250至300字。

原来,庭审角色预先通过话筒设置身份,将语音识别结果与说话人身份绑定,庭审语音文字转换时自动标注发言人角色。通俗地讲,就是哪句话是哪个角色说的,都能准确识别标注,真正实现了法庭各个发言人的角色分离。

实践证明,借助语音识别技术,庭审时间平均缩短20%至30%,复杂庭审时间缩短超过50%。随后,案件进入质证环节。

在过去,要举证时,当事人要翻厚厚的一摞卷宗,手忙脚乱,法庭上其他人都看着他手忙脚乱。如今,有了智慧审判系统,这样的尴尬就可以避免。

律师小李想用卷宗里的一张借条证明自己的诉讼观点,打开软件,系统自动识别了他的指令,检索出电子卷宗里所有与借条有关的文档、图像和音频等电子证据,同步出现在各方电脑的显示屏上。

这份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俞水娟有点疑惑,于是在显示屏上打了个问号。

据了解,这是苏州中院在全国首创的“随讲随翻”电子质证系统。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庭审中说话人的指令,检索到电子卷宗中相应的文档、图像、音频、视频等电子证据,实时显示。法官、当事人均可在显示屏上对展示的证据进行标记,提醒自己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庭审结束,法庭择日宣判。

信息化“利器”

读到这里,相信读者们已经感受到了,苏州法院的成绩离不开高精尖独门“利器”的帮助,那就是信息化技术。随着信息时代高速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技术开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春运,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2000机器人“平平警官”、5G红外热成像测温警用巡逻机器人、12306启动大数据应急机制……为出行旅客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疫墙。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工作方式,我们的基层法官,也穿上了战袍,利用互联网隔空审案,为人民守护着公平正义。

2月3日上午10时,一场特殊的庭审在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第17法庭进行。端坐在审判台前的是合议庭的两位人民陪审员,主审法官程鹏则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老家,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返回苏州。但他一直惦记着手中的上百个案件,在确定无法按期返回后,立即跟吴江法院信息办公室联系,要求异地在线开庭,同时向当地法院的同事借来了法袍,在书记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网上阅卷等工作,做了充分的庭审准备工作。而原告、被告通过智慧庭审平台参加在线庭审。法官、当事人分处四地连线开庭,实现了真正的千里隔空审案。

当天下午,记者在昆山法院千灯人民法庭了解到,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公告案件中,原告某模具公司的代理人身处湖北,无法来昆山参加庭审。为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案件主审法官邓丽红决定使用互联网远程开庭。庭审开始前,法官通过智慧庭审平台核实了当事人身份,宣布法庭纪律,在原告宣读起诉状后,进行了举证、质证、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当事人借助远端庭审笔录电子签名等技术,当场签字确认。整个庭审过程历时约20分钟,清晰流畅,案件将择期宣判。

此外,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征得当事人意见后,虎丘法院为能够顺利依托苏州法院智慧庭审平台网上开庭,还专门在春节期间制作并发布了智慧庭审操作的PPT、PDF演示材料,远程教会人民陪审员和当事人网上开庭,熟悉互联网庭审流程和操作,以便足不出户在线完成诉讼活动。

网上办案抗疫情,智慧法院进行时,苏州法院临危不乱,诉讼工作“不掉线”,司法为民服务“不打烊”,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期诉讼活动井然有序。

“经过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大家按照排期顺序有序进行,网络开庭既保持了正常的工作效率和节奏,也避免了疫情的传播,对法官和当事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是极大的保护。智慧审判系统对我们的帮助真的太大了。”法官们不止一次这样感叹。然而,记者提出疑问:案件审理能否完全依托智慧审判系统作出判决呢?

对此,徐清宇表示:“司法是具有经验和价值判断性质的工作,再聪明的机器或软件都不能完全替代法官的工作,只能为法官提供办案支持与辅助。”

苏州中院副院长石水根认为,智慧审判是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剥离法官、书记员的事务性工作量,最终目的还是服务法官办案。

熊一森认为,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电子卷宗的深度应用,都只是智能化的入门环节,要达到能适应不同专业场景,辅助法官判断和决策的“辅助办案”阶段,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以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由智慧审判向智慧法院延伸,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方位智能服务,真正做到执法办案‘全程留痕、全程可视、全程监督、全程公开’。”徐清宇说道。

智慧审判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力增量向科技增效转变,在解决人案矛盾、提升公正高效司法水平方面大有可为,并值得期待。

原标题:《智慧之“效”:苏州模式显效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