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汉战“疫”37天,内江女护士瘦了10斤...

2020-03-27 10: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涮火锅、吃烤肉、喝奶茶、逛街……”自返川赴眉山休整以来,曾轶每天都在脑海里盘算着回家后要做的事。想来想去,一长串的待办清单里,大多与“吃”有关。

1992年出生的曾轶,是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20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在武汉,她先后去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病房支援。

曾轶自诩“吃货”,但在武汉,穿着隔离服工作诸多不便,她常常十多个小时不进食、不饮水,有一次还出现低血糖症状。在武汉37天,曾轶瘦了5公斤。但小姑娘从不叫苦,她总是在日记里记录病房里的感动与温暖——

曾轶在方舱医院(受访者供图)

曾轶在方舱医院(受访者供图)

驰援湖北 她第一时间请战

吃货、爱笑、独生女……这些都是曾轶身上的标签。但面对疫情,身为东兴区人民医院ICU护师的她,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并表达了增援湖北的愿望。

1月27日晚,当所在科室护士长赖凤琪给曾轶打来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去湖北增援时,曾轶想也没想就一口应下:“愿意。”此后,曾轶就收拾好行李箱放在医院,只等出发的指令下达。

在出征武汉前几日,曾轶还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她写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就是奋战在前线的战士。疫情凶猛,作为一名重症专科护士,在国家危难,群众需要的时候,理应挺身而出。

2月8日,曾轶的生日。吹灭28岁的生日蜡烛,次日上午9点,曾轶就接到通知,启程驰援武汉。因为通知来得急,曾轶都没来得及好好跟家里人道别,连行李箱都是医院同事给送到集结点的。那天早上出门时,妈妈还以为曾轶只是像平常一样出门去上班。

好在,早在出征之前,曾轶就征求了父母意见,得到了二人一致支持,“我爸妈从小就教育我,有机会要多帮助别人,他们这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了我。”

曾轶照料患者(受访者供图)

曾轶在重症病房(受访者供图)

武汉战“疫” 37天瘦掉5公斤

2月12日,到达武汉的第三天,曾轶和付萍等几名队员正式进入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工作。这家医院2月11日下午开始收治患者,最高峰时收治患者960名,由四川医疗队和山东医疗队共同负责。

那天是夜班,从凌晨2点到早上8点。曾轶晚上12点就起床准备,忙了一晚上,交班回家已是次日上午10点多。这期间,她不吃不喝,也没有上厕所。

不过,因为紧张,曾轶竟没觉得饿,“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进舱,特别紧张,总害怕防护不到位,不小心感染了,传染给同事,连累别人。”曾轶说,好在,方舱医院有专业院感老师,穿脱防护服都有细致完善的指导,这让她很快打消顾虑,第二次进舱时就完全放松下来。

处理医嘱,观察生命体征,分发口服药、中药、早餐,给吸氧患者更换氧气管及湿化瓶,给病人解答关于疾病的知识,对焦虑患者做心理疏导.....对曾轶而言,方舱医院的工作,与平素在重症医学科上班相比,更加繁杂。

初到武汉,天气还比较冷。最初,曾轶穿着毛衣套隔离衣、防护服,几个小时下来,里面的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湿。衣服湿透了的时候,风一吹,冷得刺骨。最难过的是汗水顺着脸往下滴,被口罩、护目镜压到的面部皮肤不时发痒,再难受也不能抓,只能忍着。时间一长,曾轶的脸上长出了好多小红疹,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退。

“难受的时候我就去和患者聊天,或者主动帮他们做点事,转移注意力。”曾轶说,在方舱,她一心只想着把患者照顾好,没有更多时间顾及自己。

防护服紧张。每次上班前,曾轶就会有意识地减少饮水、进食,以避免进舱后中途上厕所,浪费防护服。算下来,平均每次上班前后,曾轶都有十多个小时左右不能吃喝。有一晚,曾轶交了班回来洗澡,洗着洗着就心慌、气短。多年从医的经验提示她,这是低血糖了!她马上裹好浴巾,跑出来喝了口牛奶,这才缓过劲!

随着患者陆续出院,汉阳方舱医院于3月8日休舱。曾轶和付萍等7名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再次请战,于3月9日正式进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病房工作。在这里,护士不仅要做日常治疗,还要照料病人吃饭、大小便等,感染风险和工作挑战更大了。

出发前,曾轶特地称了体重。返川后,她在酒店里又称了下,“瘦了10斤,妈妈说我脸都小了。”曾轶安慰妈妈,“没事,正好我也想减肥!”

曾轶在眉山休整(受访者供图)

曾轶在休整的酒店院子散步(受访者供图)

感同身受 最开心的事是看着患者出院

进方舱医院工作的次日,曾轶就开始写战“疫”日记,记录她在武汉工作的体验和见闻。在这些日记里,曾轶从没叫过苦,更多的是病房里的温馨、感人点滴。

在第一篇日记里,曾轶写道:在检测时,有病人对我说,“你们是冒着生命危险来这里,很感激我们。”其实,他们也生着病,不舒服,可还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医护人员一再道谢,让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2月22日的日记里,曾轶记录了一名女性患者即将出院时和她分享喜悦的心情,这一天,曾轶日记的标题是,“来武汉,看着患者出院是最让我开心的事。”

有着8年ICU工作经验的曾轶,见惯了生离死别。可来到武汉后,一向活泼开朗的她,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会因为病人的几句话感动到落泪。

在方舱医院里,曾轶曾和同事们为患者办生日舞会。有一名女性患者讲起自己的经历,说到最初就医时眼睁睁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离开”,她不禁落泪,曾轶也跟着落泪。

到了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病房,患者大多都有插管,谁都知道在这里工作有多危险。

一位重症老人问曾轶:“你今年多大?”当得知曾轶只有28岁时,大爷很是心疼,“你爸妈真舍得啊,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肯定不会让她来,你们不知道这个病有多凶险!”后来,老人反复叮嘱曾轶做好防护,就像叮嘱自己的孩子。至今,曾轶每每想起都十分感动。

这样的感人瞬间,曾轶说还有很多。但,来不及看到所有重症病人都治愈出院,3月16日下午,曾轶突然接到撤离通知,次日便乘飞机返川。

回来后,她写了最后一篇战“疫”日记,其中写道:可以回家了,内心有些兴奋,但是没能奋战到最后,还是有些许遗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