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俯身躬耕的“老黄牛”!追记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王松鹤

2020-03-27 11: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正月初四12时45分,宁波市眼科医院原院长王松鹤终因救治无效离开人世,享年59岁。

虽说因为疫情影响无法到场寄托哀思,还是有5000多名网友自发在线上为王松鹤献花,数百名网民在网络灵堂留言。

这名勤勤恳恳耕作了大半辈子的“老黄牛”,终于停下了其辛勤劳作的脚步。王松鹤用40多年的实际行动,回答了什么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左一为王松鹤接诊场景

一张无法颁出的奖状

在宁波市眼科医院会议室里,有一张尚未颁发的奖状——“突出贡献奖”,那是鄞州区卫健局党委为感谢王松鹤对卫健系统的贡献,准备在眼科医院30周年院庆当天授予他的荣誉称号。

就在院庆的4天前,带病工作的王松鹤突发脑梗,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这样的身体情况,不是一下子病的,完全是长期积累的,已经非常虚弱了。”妻子李俐说,去年6月连续发烧的王松鹤,是在家人的“强迫”下才去医院看病的。

他的胆囊已完全肿胀变形,医生表示必须立即住院治疗,不能再拖。可是,市眼科医院新院大楼才启用半年多,医院上下刚刚进入正轨,王松鹤不顾家人反对,决定保守治疗,手术一拖再拖。

直到10月中旬,医院工作交接基本完成,王松鹤才决定做手术。仅仅相隔8天,59岁的他完成了心脏和胆囊两场大手术,随后仅仅休息了半个多月,又重新回到医院投入工作。

“如果他平时把对患者的关心、关爱分一点点用在自己身上,也许情况就不会这么糟。”鄞州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水黎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泪水湿了眼眶。

16岁参加工作,从一名基层药剂师做起,王松鹤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什么著作等身的荣誉,在人才辈出的医疗领域,他或许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但在他躬身耕耘基层医疗事业的40多年里,每一次临危受命接受重任时,他总是话不多,用行动证明一切。

仅仅2个月,帮助鄞州区东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死回生”,恢复正常医保结算;仅仅100天,完成原江东区中医院试营业之前的筹备工作,邀请名医坐诊;仅仅4年,带领市眼科医院在科研领域补齐短板,实现SCI论文收录“零的突破”……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更要努力干事,做成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言犹在耳,但王松鹤已无法在自己热爱的医疗事业上继续发光发热了。

一声无法说出的感谢

2019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市眼科医院“80后”医生陈利双准备前往延边开展技术扶贫。当她晚上7时赶到飞机场时,专程前来送行的王松鹤已在那里等候多时。

“有什么困难随时和我联系,有医院作为后盾,不要担心。”王松鹤带着温度的嘱托,让陈利双至今记忆犹新。

“真的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面。说实话,情感上真的难以接受。”电话那头,陈利双说着无法当面说出的感谢,声音不免有些哽咽。

如果说医务人员是“白衣天使”,那么王松鹤就是守护这些天使的“幕后英雄”。

“你们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和我说,我努力解决。”凡是和王松鹤共事过的人,都会记得他主动微笑着嘘寒问暖的场景,也记得他通过言行所传递出的那份温暖。

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定下了“不影响、不打扰各科室医生业务”的规矩,他总是尽力解决医生们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可以安心上手术台,专心致志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原江东区中医院开诊的前一天,王松鹤一夜未归。当晚气温骤降,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他在医院里蹲在地上和工人一起铺地板,从天黑一直干到天亮。

整整5年时间,只要中医名家王晖来医院坐诊,王松鹤就会开着车,早上6时准时到他家去接,等到上午他看完所有的病人后,王松鹤才去食堂吃中饭。

宁波市眼科医院进行新院建设,停车位、绿化、诊室布置等大大小小的琐事,王松鹤一个人全部扛下,亲力亲为。每一次从工地回来,他的裤腿和鞋子上都是泥。

同事吴国海身体抱恙,需要去上海动手术,王松鹤亲自陪同,将他送进手术室。6个多小时的手术结束后,吴国海从手术室出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王松鹤。

……

“我是一枚螺丝钉,组织上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发光发热。”这句话,王松鹤生前总是挂在嘴边。

“他不像领导,更像是我们的长辈,总在身边,可以依靠。现在他走了,但那种可以依靠他的踏实感会一直在,让我们更有信心去面对一切挑战。”青年医生邬一楠说。

左三为王松鹤在宁波对口支援地合影

一份无法弥补的遗憾

“退休后,我们到外面去走走,我会给你拍很多照片,欠你的都补偿你。”对妻子的承诺,言犹在耳,人却这样走了。

在李俐的印象中,丈夫总是每天半夜醒来,拿着手机,在被窝里记着工作备忘;常常天没亮,就看见丈夫出门的身影,他总是习惯早一个小时去,到办公室把一天的重要事情理一遍……

在李俐的钱包里,还有一张火车票,那是在上海站稳脚跟的儿子王博为王松鹤买的,希望将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亲接到身边,在上海安享晚年。

虽说同样是医生,同样热爱工作,也像父亲一样对病人像对家人一样好,但有时候王博依旧忍不住生父亲的气:“他总是放不下工作,到上海和我们度假,总是提前要回医院,在家里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写材料……”

给父亲买的鞋子,只去上海手术时穿过,还很新;给父亲买的电脑,总让他想起父亲辛勤工作的身影;最怕进去的是书房,满满一屋子是父亲看过的书,书上是他红笔写的札记,回忆就像跑马灯,在眼前一幕幕闪过……

作为儿子,王博心里是满满的遗憾和疼惜:“别人总说他人太好,总说他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工作上他也从来不退缩。但作为家人,我们实在太心疼,宁愿他自私一点,少做一点……”

所幸,王松鹤的暖和热,都被大家默默记在了心里。在王松鹤昏迷的日子里,悲痛的家人收到了许许多多熟识或陌生的人送来的祝福。

1月8日,曾在青海天峻县挂职的干部受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委托,专程将绘有宝瓶、吉祥结等八种吉祥物的羊皮唐卡送给王松鹤的家人。这份礼物,当地的民间艺人赶制了三天三夜,就是希望这份祝福可以早一点到达宁波。

图为来自天峻寓意着美好祝福的羊皮唐卡

那是2015年8月,王松鹤带着专家团队来到天峻开展义诊。就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却发现从宁波寄来的超声乳化仪器少了个零部件。王松鹤跑前跑后忙着想办法,终于在次日凌晨3时,将跨越300多公里从西宁找到的零部件安上。

“天峻人民很挂念王院长,我们盼望他能早日康复,我们在遥远的天峻山下为他守候、为他祈祷、为他祝福。扎西德勒!”青海天峻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总工会主席窦传军说。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近日他被追授为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市眼科医院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王松鹤医疗先锋队”,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奔赴一线、冲锋在前,胸前的党徽熠熠发光。

来源:宁波日报

文字:黄合

原标题:《俯身躬耕的“老黄牛”!追记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王松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