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硬核”中见温情 守序中蕴活力

2020-03-27 16: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硬核”中见温情 守序中蕴活力

——疫情防控淬炼廊坊城市品格

一座城市的品格,不仅流露于日常生活点滴,更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展现得淋漓尽致。疫情防控期间,街头沉寂的廊坊,默默凝聚、勃发着力量,使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党员干部放弃休假,紧急行动;医务工作者临危受命,挺身而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响应号召,热忱奉献。在这场疫情大考面前,一位位坚守防控一线的“逆行者”,一名名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力求作贡献的市民,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经历疫情淬炼,廊坊城市品格愈加熠熠生辉——负责任、敢担当,有热情、讲奉献,底蕴丰厚、活力澎湃……

责任:“硬核”防控 廊坊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春节前夕至今50余天,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和科学部署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真正实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开创并不断巩固、拓展了我市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不但为480万廊坊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强防线,而且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尽全力支持和保障了京津的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越是关键时刻,越见责任担当。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酷斗争,廊坊迅速进入状态。1月24日、25日,我市接连召开会议,第一时间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和弱点部位靠前指挥。各地各部门马不停蹄,以决战的姿态协调联动,市卫健委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市公安局加强治安管控,配合交通运输、铁路公安、卫健部门开展检测筛查;发改、财政、民政、工信、市场监管、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创造性地抓落实,营造出“固、稳、硬、牢”的防控局面。

与此同时,2万多名乡镇、街道、村街、社区党员干部下沉基层,零距离服务一线。他们走最深的巷子,爬最高的楼,一户户摸排人员情况,坚守每个网格点,把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各个链条和环节中。

生命之重,责任在肩。疫情面前,医务工作者果断扛起守护生命、维护健康的天职,医疗卫生系统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民解难,为国分忧。全市三甲医院抽调精兵强将,又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抽调骨干力量,集结“优势兵力”进驻市三院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集中进行科学救治。自1月27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到2月26日全市30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医护人员32个日夜守望奋战换来我市治愈率100%,零死亡,医护零感染。期间,我市还先后派出四批共54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支援,截至3月23日,已经有39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凯旋。

“身后就是首都,咱必须守住!”廊坊毗邻北京,11个干线路口、152个乡村路口可通北京,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公安民警冲锋向前,在各检查站点,他们24小时连轴转,一刻不敢松懈。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民警守护“三道防线”达5.4万余人次,检查车辆258万余辆、人员403万余名。

“保国就是保家!”面对疫情,广阳区九州镇九州二村农民张书申主动捐款1万元,报名参加志愿者,并鼓励一双儿女上“战场”,他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老百姓在国难面前最朴素的责任感。正因为这份责任感的感召,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位位热心肠的大爷大妈挺身而出,一时间,全市20余万名志愿者主动投身疫情防控,480万市民各尽所能,用点滴行动汇聚起我市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见证了廊坊这座城市、这480万市民的责任与担当。而这,正是我们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最坚固基石。

奉献:自觉自律 爱心涌动

在广阳区馨境界社区西区东门,穿着红马甲、戴着小红帽的居民任洪远,是小区内的“快递员”。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封闭管理,送到门口的外卖、快递等,都是他和两位好伙计骑着电动车,给居民们送上门。

“微信群里有人@我,订的桶装水到小区了,我赶紧拉去。”任洪远装好手机,推起电动三轮车就往外走,“举手之劳,能帮大伙儿,我高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每一个普通市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奉献力量。点点心意,情意浓浓。

疫情期间,广大市民用实际行动贯彻“宅在家里就是对抗击疫情做出的最大贡献”。市民章先生一家,很多食物、日常用品都是在网上订购,尽量减少出门,“必须要出门时,第一时间想到戴口罩,减少逗留时间。对普通市民来说,管好自己就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45岁的刘雪霜是霸州市胜芳镇巨华小学的一名教师。连日来,她在网上教大家做美食,引起关注。“我平时爱做饭,这段时间在家不能出门,不如教大家做美食。”从1月25日大年初一,刘雪霜就开始做蛋挞、烧饼、煎饼果子等,并且把成品与教程发布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上,带动大家找一些有兴趣的事情做,在家也能有所收获。

前方冲锋,后方支援。疫情期间,市民不仅响应号召,做到自觉自律,而且主动奉献爱心,整座城市暖流涌动。

“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奋战在防控一线,很辛苦!我就是想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家住市区永华道尚华城社区一建宿舍的70岁老党员崔秀英,每天上午11点刚过,就端着热乎乎的饭菜,准时来到一建宿舍小区门口的值班帐篷。放下饭菜,拿上前一天的饭盆,她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华丽的言语,却让人能感受到这份“家”的温暖。

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温馨画面,时有发生。大城一家幼儿园变成“支前”餐厅,送出爱心餐4000余份;文安县新镇镇东代村的几位妇女自发组成“娘子军”,每天给村防控卡点的志愿者做饭;安次区码头镇大益屯村“00后”大学生肖云程,和父母一起成了送餐员……一份份热乎乎的“爱心餐”送到了防控一线,暖胃又暖心。

血液是治病救人的重要保障,也是抗击疫情、防疫治病的后勤保障资源。“在全国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我愿意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用热血守护生命。”市民张华在看到市中心血站发布的无偿献血倡议书后,毫不犹豫地登上采血车,撸袖献血支援抗疫。

连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响应,滴滴热血汩汩流淌,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他们用实际行动,托起了疫情期间守护生命的力量。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自 1月27日到3月22日,全市累计献全血5765人次,2202050毫升;血小板1667人次,2872个治疗量。

文化坚守:以艺之心 携手抗“疫”

我们常说,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疫情面前,是什么力量激励人们挺身而出,果敢无畏地投身这场严酷的战“疫”?是什么力量支撑人们忘却小我,舍小家,为大家?是什么力量把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迸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这一切的答案,都要从文化中去寻找。

疫情期间,廊坊的文化力量一直没有缺席。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用壮举一次次让人湿了眼眶,守护在后方的人们用画笔定格感动,用歌声鼓舞人心,用诗歌凝聚温暖,用剪纸展现力量,为所有奋战在战“疫”中的人们助威呐喊。

一段名为《坚信爱会赢》的手语舞在网络火热传播,感动了很多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到一线去,我可以用自己的特长,为他们鼓劲。”手语舞创作者、廊坊市青少年宫舞蹈教师金磊说。

廊坊胖子传奇文化传播公司导演李凯和工作人员从出脚本到拍摄,用时三天两夜,在医生家里、药房、小区、社区党支部、防控卡点等十几处取景,记录了发生在文安县城的防疫故事。这部名为《坚守》的短片在央视移动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等宣传平台播放量超500万次。

“风雨在一起,我们在一起,相信一切会过去,太阳必定升起……”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周旭光、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赵远等分别创作了《我们在一起》《我只想让你好好的》等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音乐佳作。周旭光说:“这些文艺作品贴近生活、催人泪下,旨在歌颂那些舍小家顾大家,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勇士!”

截至3月19日,市委宣传部共征集到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创作的诗歌散文等文学类作品1487首(篇),歌曲53首,曲艺作品76个(含京东大鼓、西河大鼓、快板等),戏曲29个(含京评梆唱段、小品小戏、广播剧、情景剧等),通过这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凝聚起全市人民共抗疫情的力量。

此外,还有摄影、书法、绘画、剪纸、篆刻等作品,涵盖了几乎所有艺术门类,作品数量难以计数,许多优秀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和中省媒体刊播,很多作品在互联网和微信、抖音、喜马拉雅等移动客户端广为传播。

全民战“疫”期间,廊坊博物馆推出线上观展、市图书馆开放数字资源……为宅家市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以“书”传递温情、用“图”致敬英雄、借“声”鼓舞斗志,廊坊用文化“软实力”凝聚起抗疫最强音,鼓舞大家度过这段“非常时光”,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不断积蓄、涵养新的活力。(记者:曹明明 任雨薇 苗月平)

原标题:《“硬核”中见温情 守序中蕴活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