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洛宁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让好品牌讲好绿水青山故事

2020-03-28 11: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赵笑菊 杨慧怡 摄影 李峰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负韶华忙复工。时值春耕备耕时节,虽然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但行走在洛宁县的沟沟坎坎,漫山遍野鸟语花香里、阡陌纵横姹紫嫣红间,处处是奔波忙碌的身影,尽是只争朝夕振兴乡村的“春消息”。

  2月19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洛阳调研时指出,近年来洛阳积极发展沟域经济,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要认真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探索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随后召开的洛阳市委常委会议上,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沟域经济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着力发展六大优势产业,让洛阳特色农业品牌立起来、推出去、见效果。放眼拥有“七山二塬一分川”的洛宁县,从罗岭乡洛书文化产业园到兴华镇“竹梦小镇”,从底张乡“乡愁博物馆”到河底镇红薯文化博物馆,从赵村镇牡丹文化康养小镇到上戈镇“金果小镇”……一种农村产业发展新形态、因地制宜“一域一特色”的沟域经济,正在崤山洛水间如火如荼书写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思路·出路:穷山荒沟“招财聚宝”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洛宁县位于黄河重要支流——洛河中上游,地处豫西深山区,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不仅有“洛出书处”“仓颉造字”“伶伦制管”等内涵丰富的文化积淀,更拥有山川纵横、沟谷交错、生态优良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洛阳市准确把握山区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沟域经济,并将其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洛阳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中明确:按照“发展特色农业、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实现一沟一特色、一域一经济”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盘活农村资源优势,打造地域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

  洛宁县积极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发展沟域经济确定为全县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确立为加速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民生工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充分挖掘全县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盘活农村山、水、田、林等优势资源,探索“一乡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的文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打造特色文化小镇,推动民营博物馆建设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让穷山荒沟也能“流金淌银”,开启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蓝图——昔日石头缝里抠粮食、靠天吃饭的贫困山村变成了旅游小镇;曾经的穷山荒滩,如今“沟流金、谷淌银、湾聚财、川招宝”……

  精准·精品:优秀传承“留根铸魂”

  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未能阻挡明媚春光的步伐和伴随而来的美好希望,走进位于洛宁县罗岭乡玄沪河上游的洛书文化产业园,员工们正在阳光下栽种绿植——500亩连翘、1700棵银杏树、1500余棵栾树,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挥洒着盎然春意;700米柏油道路及园区入口景观、童趣园、爱心谷、摩天轮、窑洞宾馆、射箭场、四合院、洛宁故事园等园区主体项目基本完工,正在紧张筹备开园。

  洛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东柯介绍,2019年9月23日,省委书记王国生来洛阳调研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大拆大建、千村一面,不能盲目跟风、低端复制,要依托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设施,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优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优秀的乡村文化引领乡村旅游,铸魂乡村振兴。

  什么是“魂”?周东柯说,“魂”就是世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与根植内心的乡土情怀。洛书文化产业园建设区域涉及罗岭乡的贾沟、讲理两个行政村。其中,贾沟村的印象·春楸生态园为起步区,建设有洛书文化成果展示厅、民俗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照壁长廊、灵龟负书和仓颉造字雕塑,还有小木屋和养生窑院民宿等。同时,通过“三变改革”,整合了讲理村的讲理堂、红色放映厅、乡村大食堂、旧宅老院、峡谷自然风光带和农业种植示范区等村内合作社资产,以产业化形式保留整村原始风貌。

  据该项目投资建设方洛宁大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2500亩,计划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并有望挂牌3A级乡村旅游景区,投入运营后,将成为展示洛书文化及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乡土文化传承,生态质量改善。这个昔日野草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坡,如今凭借韵味悠长的民俗文化,被众多都市人当作回味乡愁的“故园”和回归自然的“田园”,更让世代以种田为生、看天吃饭的村民吃上了“乡村旅游饭”。洛书文化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就业、乡村旅游带动、资产收益、助力农村“三变”改革示范等方式,流转贫困户土地138亩,3年来就近吸收300余名村民在园区内务工,累计发放工资230余万元;去年年底,讲理村村民领到了6万元的资产收益,实现全县“三变”改革的首次资产收益。

  据罗岭乡党委书记王红光介绍,地处洛宁县西部山区的罗岭乡按照精准定位“小而精、雅而美”的特色旅游发展思路,坚持打生态牌、唱文化戏、走特色路,围绕打造“中国乡村艺术公园”的总体定位,不断加快“罗岭全域乡村游”建设,打造出罗岭乡“一路两环”精品旅游线路。

  推动·带动:盘活资源“筑梦振兴”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来到洛宁县兴华镇沟门村,记者看到,在近30亩的竹林中,项目建设工地已经复工复产,施工节奏紧张有序,从掩映的竹林中穿过,可以看到豆腐加工展示作坊和手工体验小院已初具规模。

  “沟门村是兴华豆腐传统制作区,手工制作师傅众多,制作工具齐全。我们最初只是想把兴华传统的豆腐制作工艺复原传承,但在上级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拓展了思路,又建设了微缩创意盆景工作室、竹编制作和竹林康养等项目,做成了一个融合型的项目,有啥融啥,内容很丰富。”该项目负责人满怀憧憬地向记者介绍。

  这个位于洛宁县兴华镇沟门村的“竹溪印象生态园”,规划面积210亩,主要包括豆腐制作传统工艺体验展示区、庭院式餐饮区(兴华豆腐宴)、时蔬科普采摘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花卉奇石盆景观赏区、精品民宿体验区、园区接待中心、停车场等,计划投资1.5亿元。

  “兴华豆腐宴”是该园区未来的主打餐饮品牌,通过深入挖掘兴华豆腐制作工艺的过人之处,把豆腐产业做精、做细、做深、做好,真正实现制作过程既能参观又能体验,还能享用美食的即时快乐。

  值得一提的还有洛宁县快马加鞭建设中的“竹梦小镇”项目。去年年底,洛阳市主要领导到洛宁县调研时,对盘活利用竹文化资源提出新的要求。随后不久,以竹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兴华镇沟门村为中心,以竹编精品化、产业化为核心,结合有机农业、康养休闲等优势的“竹梦小镇”开始规划实施。

  当地干部群众和记者聊起“竹梦小镇”时,都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据了解,洛宁竹林是纬度最高的淡竹林,品相好、质地优,兴华镇是洛宁县主要竹林分布区,仅沟门村就有3个竹园,河边、溪畔,村头、道旁,房前、屋后,修竹郁郁葱葱;沟门村向南是全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盛、空气洁净,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巨大;周围还有仓颉造字台、龙头山叙畴坪、刘秀柏、华严寺、禹门河等文化遗存,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我们会积极为龙头文旅企业配套基础设施,企业可以放心开发高端市场、个性化产品,产生的品牌效应又可以带动周边群众恢复制作传统豆腐和洛宁特色小吃,不但搞活了农家乐,还能共同增收致富。”谈及文旅产业发展,兴华镇镇长韦金六信心满满,“洛宁县刚刚被中国竹产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特色竹乡’称号,我们相信‘竹梦小镇’一定可以筑梦乡村振兴。”

  动力·活力:聚合发展“创新出彩”

  事业正青春,奋斗正当时。一路走下来,通过实地详细了解洛宁沟域经济发展概貌,从这些鲜活而生动的实践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该县立足资源禀赋,以自然沟域为单元,挖掘、聚合自然、人文、产业等独特优势,把曾经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瓶颈的沟壑转化为农村产业发展的“聚宝盆”,成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底张乡的“乡愁博物馆”依托郭家大院,保留豫西民居原始村落,展示耕读传家文化传统和农耕文明习俗,将于6月底建成;引进醉香园项目,展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柿子酒酿造工艺,流转土地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等,通过文化塑魂、产业筑基,多业态发展乡村旅游。河底镇在红薯育苗、红薯粉加工的基础上,积极打造红薯文化博物馆,发展红薯种植采摘产业,通过打造差异化卖点和独特品牌提升富硒有机农业附加值。赵村镇土桥村牡丹文化康养小镇的牡丹示范园已经启动建设,囊括近百个牡丹品种,目前示范园里的牡丹基本栽植成功,正在规划设计主题酒店、四季展馆和窑洞宾馆等。

  此外,以苹果产业化种植为特色正在建设中的上戈镇“金果小镇”,依托中国足协女子青训中心和北京体育大学青训基地落户洛宁县的资源优势,谋划打造足球小镇;围绕连续承办五届体彩·环中原自行车赛等体育活动正在规划建设体育小镇……“一乡一产业”“一域一特色”已经成为全县各乡(镇)错位谋划、优势互补的发展理念。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书文化产业园负责人谈到下一步计划时信心满满: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投资500余万元建设5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就餐的“音乐餐厅”,优先从当地招收后厨及服务人员,在解决生态园接待能力不足问题的同时帮助群众就业;继续扩大连翘等中药材种植面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同时积极吸收当地贫困群众进园务工;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2000余平方米的永宁书院,展示洛书文化,深入挖掘洛书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洛书故事”,丰富园区文化内涵;持续发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讲理村至贾沟村精品旅游环线,努力开拓“由散到整、串珠成链、共同发展”的洛书文化园区大格局。

  洛宁县委书记张献宇表示,将充分发挥厚重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洛水山肴”有机农业品牌,突出“融”的理念,探索文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推进;高水平谋划建设洛书出处遗址公园和洛书文化博物馆,坚持市场化运作、多业态布局;成立河洛文化协会,构建洛书文化研究保护体系,开发洛书文创产业;推出集历史文化研究、农业特色种植、拓展训练及洛出书处原生态探秘等为一体的河洛文化研学游品牌;谋划建设农耕博物馆、水利博物馆、矿业(黄金)博物馆等,打造一批集文化体验、农业观光、生态康养等为一体的三彩陶艺小镇、金果小镇、体育小镇、摄影小镇等沟域经济特色小镇,以沟域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书写洛宁的出彩华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