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4成人口每天生活费低于2美元,非洲或成新冠疫情“盲区”?

2020-03-31 10: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非洲形势更是扑朔迷离

非洲新冠肺炎疫情扑朔迷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非洲当然也不能幸免。尽管目前整个非洲相比其它地区而言,报告确诊病例不是最多,但考虑到其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内部南非、北非与中非、东非、西非之间巨大的发展差异和不平衡,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严重的经济贫困现状,粗放松散的社会管理和防控方式,其它多种传染病时常暴发以及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几乎空白的检测和处置应对能力等因素,因此,非洲真实的疫情情况和今后变化发展始终让外界感到扑朔迷离、忧心忡忡。一些专家和媒体人士则认为,非洲疫情存在被低估甚至成为“盲区”的风险。

南非、北非地区首当其冲,其它非洲地区也值得关注。根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frica CDC)3月24日的推特报道,非洲大陆已至少出现1788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死亡58例。疫情地涉及非洲43个国家和地区,达到所有非洲国家数量的八成。但仅仅过了两天,26日,非洲累计确诊已经达到2801例,死亡70例,并且进一步扩大蔓延至非洲48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非洲大陆及周边群岛。

其中,位于南非、北非区域的南非共和国、埃及、埃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国报告疫情相对严重。此外,南非的留尼旺(法属)、毛里求斯,西非的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加纳,中非的喀麦隆、刚果(金)等国家和地区报告确诊病例也较多。目前,在我国广东省报告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就有来自非洲的布基纳法索和刚果(金)。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汇总整理,截止北京时间2月26日10时。

二、非洲各国的防疫基础和条件更薄弱,或需要更多国际关注和援助

极其脆弱的公共卫生体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等与医疗卫生条件密切相关,而基本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服务能力又是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体现。根据联合国以及其它国际组织的各类指标统计,目前全球经济最落后的国家和绝大多数贫困人口都集中在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广大非洲地区,目前在非洲还有40%以上的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生活费用小于每天2美元)。因此,在生存压力下,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难以建立基本的公共卫生体系,平时尚且捉襟见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恐怕更是不堪一击。

根据相关媒体公开报道,即便在非洲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条件较好的南非,该国公共和私人医疗系统中共有不到九万张病床,其中ICU病床只有不到1000张;在拥有4400万人口的乌干达,当地最大的穆拉戈国立中心医院也仅有床位1500张,其ICU只能收治大约60人。目前非洲很多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西方国家针对某个群体或某种特定疾病的专项援助。例如,援建一个母婴诊所或者建一个艾滋病诊所等。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非洲区域主任莫耶迪也不得不表示,“新冠病毒带来的威胁令非洲区域健康体系的缺陷暴露出来,各国必须在紧急状况应对上有更好的准备”。

社会管理和防控能力整体薄弱。虽然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非洲各国也都采取了一系列严控境外输入的紧急措施。但非洲各国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管控依然非常薄弱。总体上看,非洲除个别国家的管理和防控能力相对强一点,其它绝大多数国家基本处于被动应对状态。首先,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原因,非洲很多国家间的边界管理相对松散,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迁移难以掌控。其次,很多非洲国家,除首都等个别大城市外的广大地区,其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多元,管理和防控难度更大。再者,非洲家庭人口数量普遍较多,群聚式的生活使社交隔离变得困难。此外,受制于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很多家庭没有自来水等因素,戴口罩、勤洗手等日常防护手段都面临巨大挑战。

多重传染疾病并发引发多重感染的风险。长期以来,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一直是全球经济最落后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不少妇女儿童更是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问题。而且很多国家又是疟疾、艾滋病、肺结核、埃博拉、麻疹、霍乱等多种传染病的集中地,有的国家艾滋病感染者甚至达到30%。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给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国家造成重创。如果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再蔓延流行,将可能存在双重甚至多重感染风险,那对于某些非洲国家而言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三、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疫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升级,在上述压力和挑战下,非洲各国一方面纷纷采取了诸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控制人员流动、暂定国际航班、入境限制、限制国内商业活动等各种紧急和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寻求各种援助和支持。

国际组织在行动。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代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支援,一方面对非洲国家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帮助非洲各国建立和改善检测实验室,并运送检测试剂盒。总部设在埃塞俄比亚的非洲疾控中心(Africa CDC)也帮助非洲多个国家培训检测人员,提升当地检测能力。

在支持非洲国家防疫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驻非洲国家使领馆、驻非中资企业和机构以及国内众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都积极参与,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体现了国际责任和大国担当。

中国政府、中资机构等在行动。首先,中国政府加大对非洲国家疫情防控的支持。一方面,积极组织向非洲国家和非盟提供包括检测试剂、医用防护品等各类物资援助;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同非方召开抗疫经验交流视频会议,动员援非医疗队积极参与所在国抗疫行动。其次,中资驻非企业和机构也在行动。除了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外,他们还积极援助所在国建造或改造非洲版的“小汤山”、“火神山”。

社会组织开始活跃在非洲防疫抗疫的前沿。早在2月底,由深圳几家知名企业发起成立的猛犸公益基金会就通过中国驻安哥拉使馆协调,向安哥拉卫生部下属的国家卫生研究院捐赠了一批检测试剂盒。

3月22日,中国著名企业家马云又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非洲国家捐赠包括540万只口罩、108万套试剂盒、4万套防护服和6万个防护面罩等在内的防疫物资,这批物资将平均分配给54个非洲国家。此外,马云公益基金会的发布还称,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还将与非洲各国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网上培训资料。马云也在微博中写道:“今天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着了火的森林里,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卢旺达总统对马云和马云基金会慷慨捐赠表示感谢!图片来源:互联网

眼下非洲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不可小觑,欧美等西方国家正处于疫情爆发期,无暇顾及。这为中国政府特别是国内民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援非防疫抗疫工作和全球公益慈善事业提供了机会。这也有助于将中非合作关系从上世纪70、80年代,以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援建为主的1.0阶段;到“一带一路”倡议,以大规模直接投资和产能合作为主的2.0阶段;逐步提升到政府、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全面合作的3.0阶段。

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疫更加体现国际惯例和人道主义原则。以往国际社会对于非洲各国的专项援助主要由国际和欧美各国的社会组织(NGO)具体承担和执行。因此,在援非防疫抗疫过程中,无论是马云先生个人还是深圳若干著名企业,都是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以“公益基金会”这种社会组织类型进行捐赠和实施公益慈善行动。

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疫更易充分调动协调国内外各方资源。在国内民间社会组织包括公益基金会、商会、协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众多组织类型,具有广泛的行业性、专业性以及国内外社会关系网络。有些社会组织甚至与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商会、当地华人(侨)社团等有直接关联或正在参与与非洲相关的若干工作,能够根据非洲防疫抗疫的实际需要,及时调动协调各方资源,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援助和支持 。

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疫更能提升自身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能力。在前不久国内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也是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公益基金会、商会、协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都结合自身定位和优势,在公益慈善、企业服务、社区防控、志愿服务等众多领域发挥了特殊作用。一批民间社会组织也在积极利用自身海外渠道筹集、运送国内急需医疗物资的过程中,得到了新的锻炼和提升,积累了宝贵的国际公益事务经验。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集体面对的全球危机,除了各国政府、企业外,民间社会组织也是国际合作防疫抗疫的重要力量。而国内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疫,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参与国际事务能力和扩大全球影响,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加深中非之间的民间互信,为中非之间其它领域的深化合作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四、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1、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疫的支持和服务。

积极支持公益基金会、商会协会、专业性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民间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相互协助、联合参与援非防疫抗疫工作。对联合参与援非防疫抗疫项目给予必要指导和支持;对援非防疫抗疫捐赠物资出口设立“绿色通道”,同时加强对相关捐赠物资的质量检测和后续跟踪;对表现突出的民间社会组织以及参与爱心企业、企业家等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民间社会组织在参与国内外防疫抗疫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障碍和实际困难,设立专门建言和服务渠道,及时协调解决。

2、支持公益基金会在援非防疫抗疫中发挥更大作用。

支持国内若干公益基金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非洲疾控中心(Africa CDC)等国际组织建立更加直接便捷的联系,围绕非洲在防疫抗疫过程中的各类需求加强全方位的对接合作。支持各类公益基金会广泛发会员及相关企业,继续加大对口罩、手套、免洗洗手液、防护服以及其它急需医疗设备的定向募集。

3、支持国内商会协会等与驻非当地社会组织通力协作防疫抗疫。

支持国内相关商会、协会等与驻非中资企业、商会、当地华人(侨)社团等建立和形成“防疫抗疫协作网络”。一方面配合当地使领馆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另一方面共同协助所在国、所在地区做好需求信息搜集、援助医疗物资分发、临时定点医院修建和改造等防疫抗疫相关工作。

4、支持国内专业性社会团体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与援非防疫抗疫相关的各类“云服务”。

支持国内若干城市以当地社会组织行业总会、慈善会、红十字会等牵头,建立由医疗卫生、中医药、社区服务、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专业性社会团体参与的远程服务支持平台。加强与国内非洲商会、留学生社团组织等联系合作,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对非防疫抗疫的各种“云服务”。

5、支持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跟踪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和科研活动。

支持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继续关注和开展与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学术科研项目。建议以援非防疫抗疫为切入,设立与当前及后续相关的中非联合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鼓励国际政治、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公共卫生、民族宗教、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跨国、跨学科合作,共同为国内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议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原标题《密切关注非洲疫情变化,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援非防疫抗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