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明时节话不朽

2020-04-04 0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殷耀国学苹苑 ,作者殷耀国学苹苑

殷耀国学苹苑

和您一起赏诗读词、说文论史,诗酒趁年华、新火试新茶。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生气旺盛的时节,我们要去慎终追远祭奠先人,追思赐予我们生命和生活的先人,才会明白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的道理;在这个天气晴和的时节,我们要去郊游踏青亲近自然,亲近给予我们阳光和雨露的自然,才会明白“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的道理。

“清明暮春里”,这个时节正是烟花三月的好时候,江南正是“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而塞北虽然“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但也遥想古人在这个时候在春水中沐浴,在春风中起舞,歌咏而还。先看孔子和他的弟子曾皙的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多么春风得意啊,这是《论语》里最有文学情趣的篇章。“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风发昂扬的意境令后世多少文人为之倾倒,令后世多少词客为之折腰,像“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雩之下”“曦发庭中新沐后,舞雩沂上咏归时”等取意其中的词句,数不胜数,2500多前舞雩台上的春风仍然荡漾在儒者心间,仍然飘拂在文人心里,这就叫千古不朽。

还有一场1667年前暮春时节的聚会,同样千古不朽让人铭记。如果不是这一场聚会,人们根本记不住永和九年这个年号,由于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今天浙江绍兴搞了一场文友聚会,进行祈福消灾的“修褉”之礼。聚会的环境好啊,“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聚会的天气也好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曲水流觞,一觞一咏之际不知不觉醉了,醉了的王羲之写下了中国书法无法逾越的高峰——《兰亭集序》,飘逸潇洒的书法令后世一代又一代书法家顶礼膜拜,反复临摹,这也叫千古不朽矣!

人们大都关注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但我更关注他的文采风流。当大家把吟哦而成的37首诗汇集成册让王羲之作序结集时,喝得酣畅淋漓的王羲之挥毫运笔,撇捺之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章一气呵成,开始充满了“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的快乐,写着写着就有了“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的悲伤,书圣写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魏晋之际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悲叹和追问,古诗十九首里“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等诗句,这与后来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思考是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审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同样是不朽之作。因为这篇序言我读了他们的诗作,他的四言诗云“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在这暮春时节聚会时,应该想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八百多年前的聚会。他一口气写了六首五言诗,其三里有“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化用成了《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的第六首云“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意绪也体现在了序言中。

从孔子理想中的暮春之游和王羲之的兰亭之会,使我在暮春的清明节思考着“不朽”两个字。千载之下孔子和王羲之都达到了“言立同不朽”的境界,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人们已经知道立德、立功、立言可以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唐代孔颖达解释得到位:“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立德不易,古代那些主宰山河的帝王也不一定立得起来,而孔子尽管生前屡遭困厄,却因博施济众,赢得身后的圣名,故三国魏李康《运命论》云“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立功,有一个标准是拯救天下苍生并有益于当时,偏离了这一目标的功有时带来的是罪业和骂名。相比较立言相对容易一些,只要“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哪怕是片言亦可传。所以冯友兰先生说:“立言靠天赋,立功靠机缘,立德靠一生看似平淡的坚持。”

但也不要看轻了立言,立言要达到“虽久不废”的境界也很不易。立了那么多言的鲁迅先生就自谦:“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三国时作为帝王的曹丕更看重文章立言,他的《典论·论文》开篇即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是啊,文章不朽,那些成为经典的文章更是不朽,就像杜甫所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今天我们还是从一篇又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来心游万仞,来神交古人的。浮生有限,但诗画文章可以有穿透岁月的力量,可以有化作不朽直抵人心的魅力。不说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和绘画长河,仅仅说老杜的诗就如苍苍茫茫气象万千的大地山水,凭借伟大的力量和高尚的情绪而历千古不朽。

孔子或者说直到王羲之那个年代,暮春时节的清明节是以踏青郊游、流觞修褉为主,后来揉进了寒食禁火、上巳祓禊的习俗,到后来又融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习俗。习俗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的道理。在敬畏天地、亲近自然和缅怀先人中,懂得虽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立德立功立言以期不朽。

“万古人心生意在,又随桃李一番新”。清明时节在祭奠缅怀祖辈先人和往圣先贤时,要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和抱负,志存高远博施济众。哪怕一生平凡,没有可以不朽的德行和功业,也要在言行上留好样于儿孙。(完)

原标题:《清明时节话不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