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情面前,每个家庭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2020-04-04 20: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妈咪jane黄静洁 父母堂

周末Brunch

这个话题值得聊一聊

父母堂

今天是清明节,由于新冠肺炎,这个节日与往年相比显得更加沉重。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每天世界各地都更新着“死亡”的数据。在后台,很多家长留言问,在这段时间里,孩子经常提问:

“死亡是什么?”

“爸爸/妈妈,你们也会死吗?”

每当这时,家长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解释,只能闭口不谈或含糊其辞。

但是,死亡教育对于孩子的意义,远比家长们想象中的还要重要,只有深刻认识死亡,才能教会孩子珍爱生命。每一个谈“死”色变的家长都有可能让孩子陷入未知的困境。

1

家长避谈生死

是孩子的灾难

《南方都市报》关于死亡教育,曾经有这样一项调查数据:

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家长中,仅有13.6%的人会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而超过60%的家长选择避而不答。

一直以来,家长们给予孩子的死亡教育几乎都是空白的。

家长们不愿意带孩子去看望病重的人,不愿意让他们参加葬礼,在很多家长眼中,这是在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保护我们的孩子。

可实际上,家长的回避,不仅在影响着孩子对于生老病死的理解,还有可能使得孩子在面对死亡时产生诸多的情绪与心理问题。

日本著名的作家山口茜就因为小时候,父母隐瞒奶奶的死亡,直至今日内心都无法释怀。

山口茜与奶奶的感情十分深厚,在她5岁的时候,奶奶患癌离世。

在奶奶临终前,她被大人们匆忙的带到病床边,当时的她只是觉得气氛异样,也没有一个人告诉她,这是她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

直到奶奶过世几个月后,当她向妈妈不停追问“为什么我们不去奶奶家”时,才得知了奶奶过世的消息。

在山口茜的父母看来,闭口不谈奶奶的离世,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却加深了山口茜对于死亡的恐惧。

即使在成年之后,她都无法忘记得知奶奶过世那一刻的愤怒、绝望和悲伤。

而且只要一听到关于“死亡”的任何词汇,她就会变得面色惨白,精神濒临崩溃。

著名的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她就曾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说道: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那些家长闭口不谈的死亡教育,反而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2

死亡教育是让

孩子敬畏生命

中国青年报曾经公开过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儿童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近些年间,家长们应该也有发现,孩子自杀、自残的现象趋于低龄化:

江苏9岁男孩因撞坏学校玻璃怕被惩罚,便跳楼自杀身亡;

四川雅安三名14-16岁未成年人为抢夺财物杀害48岁女店主;

上海17岁男孩因不满母亲批评跳车后又跳卢浦大桥丧生;

重庆三名初中女孩因学习压力太大手拉手从18层楼跳下;

20岁女留学生不堪光鲜生活下的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死亡教育》一书的作者邹余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懂得生死。孩子们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的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

在那些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看来,死亡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唯独缺少的是对于生命的尊重。

对于死亡的逃避意识,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更使得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时候,失去了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3

学会和孩子

谈论“死亡”

对于孩子来说,死亡教育是他们人生的必修课,而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不同的。

心理学家纳吉,曾经在1948年,对378名3-10岁的孩子研究后,提出了儿童的死亡概念发展模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5岁,孩子认为死亡是一种离去,是可逆的,暂时的,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5~9岁,孩子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只有被死亡抓走的人才会死,而有些人是不会死的,比如英雄,幸运的人,特殊的人等。

第三阶段:9岁以上,孩子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当家长同孩子谈论生死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认知顺序与发展水平,循序渐进。

家长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对于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婴儿时期(3岁以前):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减少分离

孩子处于婴儿时期时,对于死亡没有任何概念,他们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的概念。

孩子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照顾他们的人身上,分离和安全感缺失是他们对死亡造成的后果的唯一感知。

而家长应该注意的就是减少分离,让孩子感到舒适并增强其安全感。

幼儿时期(3~5岁):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关于死亡的准确信息

这一阶段的孩子,更倾向于具象思考,如果家长告知他们一个人死了就是走了或是永远的睡着了,他们会深信不疑。

如果家长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

当孩子询问时,家长尽量做到坦然回答孩子的问题,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关于死亡的准确信息,比如死亡是一件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事,死亡了之后,我们就不能再见到她了。

切勿使用诸如“她睡着了”, “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等委婉说法,这些话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害怕入睡或者长途旅行。

学龄儿童(5~9岁):接纳孩子的情绪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能理解死亡真正的含义,但他们却对这类问题十分好奇。

他们不能理解死亡是普遍的,而且会避免把死亡和自己或是自己喜爱的人联系到一起,他们对于死亡有自己的理解,很多孩子在这一阶段,会对死亡产生恐惧。

所以家长在此阶段最应该做的,接纳孩子的认知与感受,可以通过一些温馨的绘本或者电影帮助孩子理解死亡的意义,减少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9岁以上:帮助孩子表达关于“死亡”的情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

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的原因,但是他们也很容易陷入悲伤、愤怒以及焦虑的情绪之中。

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在及时了解孩子的悲伤和恐惧后,给予他们适当的安慰和指导,让他们安心,减少他们的焦虑。

家长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向孩子解释致死的原因,寻找一些合适的书籍和影片,给他们建议和支持去做一些事情来减轻情绪。

同时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还可以与孩子共读一些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陨落的书籍、画册,借此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认识了“死亡”,孩子才能更好地过好余生。

原标题:《疫情面前,每个家庭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