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0年刚过去3个月,中国已痛失13位院士

2020-04-07 08: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年(2020年)以来,已有13位院士相继逝世,包括蒋洪德、池志强、方守贤、李方华、孙儒泳、段正澄、周同惠、沙庆林、蒋亦元、宁津生、李道增、周俊、卢世璧。

倾其一生——蒋洪德

“蒋洪德院士为我国

能源与动力科学事业奋斗一生,

他爱国奉献、自强不息、

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堪为师者典范。”

——摘自清华大学官微

所谓师者,他不仅传道授业,

更是学生的引路者和向导人。

他时常教导学生安心科研、心系中华: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能源工业,

其市场不能完全被外国占有,

需要不断地自主创新,

我们要花上十几年时间,

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造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

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勤勤恳恳、有恒心和毅力,

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最终给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日之中国,

离不开蒋洪德院士这样的人,

更离不开这种家国精神。

斯人已逝,但风骨犹存。

学科开拓者——池志强

池志强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

神经药理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在国内领先开展阿片受体

及其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研究,

并取得显著成绩。

他以自己的高水平研究工作和

真诚合作的友情博得了

国际同仁的信任、支持与友爱,

特别是许多研究成果得到

国际权威实验室的验证与认同,

有力地推动了

实验室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以寄心志,为国图强。

这是池志强院士父母对他的希冀,

而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其中的含义。

池院士,一路走好。

逐梦人——方守贤

留学时种下“高能加速器”梦想,

最终他笑称:历经“七上七下”终圆梦。

在中国加速器技术及

大科学装置的发展进程中,

以远见卓识多次提出战略性意见,

贡献于倡导北京正负电子

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废料嬗变系统

以及中国质子治癌加速器等装置的建设。

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

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和学术骨干,

是中国加速器事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

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

中国加速器科技发展,

架起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

在加速器领域积极合作的坚实桥梁。

巾帼不让须眉——李方华

80年代她提出一种

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衬度理论,

是首次观察到晶体中

轻原子锂的理论指导。

提出了基于相位子缺陷的

准晶体结构测定方法,

并付诸实际应用。

近十年建立了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

缺陷的图像处理技术,

成功应用于半导体和超导体材料。

李方华先生生前

多次参加国际电子显微学研讨会,

并经常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她说:参加会议的女性很少,

有时整个会议的邀请报告人就我一个女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妇女,

我总是有一种自豪感。

“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

一定要自立自强”,

这是李方华先生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巾帼不让须眉,

李院士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

在科技前沿的路上也有女性的身影。

不是天才的科学家——孙儒泳

他在动物生理生态学和

种群生态学领域耕耘40年,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是中国兽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创者。

他曾评价自己“不是天才,

甚至算不上聪明。

优势只在于一旦确定目标就兢兢业业,

从不左顾右盼,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机械狂人——段正澄

1996年,

段正澄将机械科学与放疗医学相结合,

研发了国际首台全身伽马刀,

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由中国“原创”的世界

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马刀问世。

学生们都叫他“机械狂人”,

因为他认准的事从不放弃。

他曾告诉学生们,

做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

自己就要“震荡”。

正因为这样严谨的态度,

他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带出一支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团队。

他的团队中更有多位人才成长为院士。

老顽童——周同惠

他主要从事药物分析与

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础研究,

开展药物代谢及代谢产物的

鉴定与分析方法的研究。

身边人觉得他像个老顽童,

他也曾说,

“玩”与动手是自己的专业“启蒙老师”,

正是“玩”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

也正是动手,让他除了理论学习外,

具备了扎实的实践分析能力。

磨坏鞋的院士——沙庆林

他把一生奉献给我国公路。

只要是他设计的公路,

他都要亲自走一遍,检查路面质量。

夏天的沥青路吸热,

地面温度能达到60℃以上,

他穿着四五斤重的特制厚底鞋,

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一年要磨坏好几双鞋。

他曾说:“我觉得为国奉献永远是我的天职,

路永远走下去,

让它在我的脚下不断地伸延,伸延。”

大国之士,亦是如此。

缅怀!致敬!

把一生看做一个整体——蒋亦元

他创造性地进行

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

并率先取得成功,

推动了我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

回顾一生经历时他说:

“一个人若能够把自己的一生

看做一个整体,

就能够激发出自身潜在的勇气和能力,

就能够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正确选择,

把握自己的命运。”

回头看,这个近百年的整体,

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大地之星——宁津生

从青年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

他一直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的

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研究地球重力场理论、

局部地球重力场逼近技术、

卫星重力学和固体潮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为我国的测绘领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正如2016年第二届

“感动测绘人物”组委会给他的

颁奖词所评价:“地球重力场,天地大舞台。

满腹经纶,国之栋梁。

一生相许,矢志不渝。”

梁思成学生——李道增

1980年,为填补国内空白,

他开设环境行为学、

西方剧场发展史两门研究生新课程;

提出“重视生态在规划中的作用”等新观点;

为我国建筑师执业、

建筑学本科生学位制国际化进行铺垫。

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李道增专精于剧场设计,

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

北京天桥剧场、中国儿童剧场、

新清华学堂等均为其代表作。

他曾表示: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是最根本的。”

正因为对建筑的独道见解,

他的作品总能让我们

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与药结缘——周俊

生在江苏,学在上海,

毕业后不远万里毅然奔赴云南,

进入在当时设备、人才资源较差,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中国科学院

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工作。

这一切皆因他对“药”的热爱。

他较早地创造性地将

植物化学与植物亲缘系统及分布相结合,

并形成了特色,

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率先在国内系统开展植物配糖体研究,

1990年首次发现环肽配糖体。

创立了我国植物化学领域

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

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

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

这是团队努力的结果。”

在一次领奖后,

他一直在强调集体的功劳。

斯人已逝,但这种醉心学术、

不争名不争利的精神

将伴随着时间的长河永远

流淌在我们心中。

骨科泰斗——卢世璧院士

先后参与了1966年邢台地震、

1975年营口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

四次大地震的救援工作,

是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2019年5月,

他曾对光明日报记者说:

“医者仁心的‘仁’,

其实还是两个人——医生和病人。

医患之间共同承担着风险,

应该相互信任。”

作为一名骨科专家,

卢院士用行动证明了医者的“仁”心。

一时间,网友追思刷屏: “他的离开是这个领域的伤痛,先生一路走好,我辈定当奋进”“您好,先生,抱歉以这种方式认识您,致敬”。

90后、00后更是受到感召:“先生走好,以后的路,我们年轻人来抗住” “院士们一个个离去,他们为了这个国家挑了一辈子担子,接下来就由年轻人接过担子”。

正如网友所说:“风骨尤存,感恩奉献,中华不忘。”

2020年刚过去四分之一,我们却不得不和他们告别,这13位国士无双的院士,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让我们共同缅怀!

致敬!

来源:光明网(ID:gmw_001)综合光明日报、科普中国、中国工程院官网、中国科学院官网等

原标题:《痛心!2020年刚过去四分之一,我们已失去13位院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