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临夏文物春秋】 中国三大玉系之一:齐家文化玉器赏析

2020-04-13 17: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民族日报 ,作者新媒体编辑部

民族日报

主流媒体 权威声音 关注热点 服务群众

中国三大玉系之一:齐家文化玉器赏析

——以积石山县新庄坪遗址出土玉器为例

中国的玉石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期至今,崇尚玉石的风尚经久不衰。《说文解字》中对“玉”是这样解释的:玉,石之美;有五德。玉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含义。早在青铜器出现之前,华夏先民就已经开始雕琢各种玉器,并将玉石为财富的象征与神圣的器物。

一、齐家文化与齐家玉器

齐家文化是我国黄河上游重要的原始文化遗存之一, 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共发现遗址350多处。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及历史学家对齐家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发掘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深入探索齐家文化玉器,对于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及中国玉文化史上的地位显赫,它与良渚玉器、红山玉器并称为中国三大玉系,齐家文化玉器的大放光彩,不仅是因为齐家文化玉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玉文化体系,还源于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中国历代玉器主要分生产工具、装饰品和礼仪器三大类,齐家文化各遗址出土的玉器也在这三类范畴之内。临夏地区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种类较多,以璧、琮、璜(多璜组璧)为大宗,还有刀、斧、铲、锛、钺、凿等,未见动物形、人形器。

临夏州博物馆收藏着品类齐备、研究价值较高的齐家文化玉器,仅1976年积石山县银川乡新庄坪遗址采集到的八件玉器就已满足生产工具、装饰品、礼仪器三个大类。让我们以临夏州博物馆珍藏的这八件玉器为例,撩开它久远而神密的面纱。

二、新庄坪遗址出土齐家玉器

新石器时代玉器中生产工具较少,目前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齐家文化时期生产工具类玉器,器型大者如在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的玉刀,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玉刀。而临夏州文物普查组于1976年从积石山县银川乡新庄坪采集到的两件生产工具器--玉凿和玉斧,器型纤巧,极为精美。

玉凿

这件玉凿器体完整,长9.8厘米,厚1.6厘米,刃宽1.8厘米,重0.1千克,现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属国家三级文物。为墨玉质,器体有茶褐色沁,玉质温润,表面泛油润光泽。器型纤巧,呈细长条状。柄端面粗糙不平,刃部为弧形双面刃。

玉斧

这件玉斧器体完整,长9.8厘米,厚1.1厘米,刃宽5厘米,重0.120千克。墨玉质,形体规整,通体琢磨,有小残点,上窄下宽呈扁平梯形状,上端有孔,可缚扎执柄,上端孔附近有切割痕。下端有磨制锋利的刃。现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青玉璧

这件青玉璧、芯,外径13.2厘米,孔径4.5-5厘米,厚0.4厘米,重0.232千克,属国家三级文物。为中间有空、扁平的呈正圆形的器物,青绿色玉质,表面大部分受沁呈土黄色,壁面较斑驳,呈半透明。体扁平,圆形片状,内外缘规整,中心有一单面穿圆孔,上大下小,孔璧细润、微外撇,并留有管钻的螺旋痕。璧面边缘有三处线锯切割痕和一处掰剥茬,通体磨光,素面无纹。玉璧芯为梯形台状,芯与璧同为一体,经钻切而分离,钻孔技术为单面钻。现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白玉璜

这件玉璜是一件三联璜璧,直径10厘米,孔径4.2厘米,厚0.39厘米,重0.120千克,属国家二级文物。青绿色玉质,夹杂些许褐色沁斑,表面油润,呈透明状。体扁平,片状,有三片玉璜组成一个完整的玉璧,且由一块整玉分别切割磨制拼对而成;三片玉璜之间切割平直,但长短略微不一,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个单面穿小圆孔,此圆孔是用来相互联系的。通体磨光,素面无纹。目前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青玉璜

这套玉璜两组三联璜璧,属国家二级文物,一组直径12.4厘米,孔径4.6厘米,厚0.3厘米;另一组直径11.7厘米,孔径4.1厘米,厚0.3厘米,两组总重0.256千克。白玉质,璧面有较多的茶褐色沁斑,显得比较斑驳,璧底部有几处斑团状钙化斑,显得略微粗糙,总体而言呈透明状。体扁平,片状,分别都是三片玉璜连接而成的三璜璧,都是由一块整玉分别切割磨制拼对而成,严丝合缝,整齐划一。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个单面穿小圆孔,孔璧倾斜微撇。通体磨光,平素无纹饰。目前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青玉琮

这件青玉琮为高体长射式玉琮,呈长方柱体,外方内圆,射较高,射口作环形。通高8.9厘米,外径4.6×4.8厘米,内径3.4×3.7厘米,方4.5×4.8厘米,重0.350千克,属国家二级文物。玉质呈青绿色,质地细润,有褐色沁斑,切割磨制成型,琮体四棱面整体直削,口沿及外壁平直,表面光素无纹,打磨精细、光滑,显得方正、大气。齐家文化玉琮的形制,可分为扁体玉琮、矮体玉琮、高体玉琮、不规则玉琮、微型玉琮等多种,有的没有射部,是琮形器。州博这件馆藏是典型的高体玉琮,制作十分精致,器型规整,抛光极好,器面光素。目前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有领玉璧

这是件有领玉璧,孔径5厘米,外径12厘米,厚0.2厘米,中部领高3.5厘米,重0.091千克,属国家二级文物。青绿色玉质,质地较纯,半透。整体呈圆环状,外缘扁平,中心有一对穿圆孔,孔壁平直且凸起,形成沿口并略微外撇,壁孔整体呈扁圆柱形。通体制作规整,薄厚均匀,打磨光滑圆润,素面无纹,孔壁、壁面有少量褐色沁。这件玉璧似脱离了齐家文化玉璧制作粗犷、打磨粗糙的风格,以制作精细、切割规整、方圆有度、打磨光滑而独具观赏性,通体打磨、抛光极好,显示了齐家文化时期高超的制玉工艺。目前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中,这类有领玉璧出土较多,应是商周时蜀地较为流行的玉器种类。可见古蜀玉器中含有一些齐家文化的因素,齐家文化有领玉璧与古蜀文化有领玉璧在形制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埋藏出土年代和原料产地等方面又有很大的区别,可以推断古蜀文化有领玉璧受齐家文化有领玉璧造型风格的影响。

青玉璋

这件青玉璋长18厘米,宽6厘米,厚0.6厘米,重0.200千克,属国家二级文物。青绿色玉质,质地细润,通体有灰青色大理石花纹,璧面显得特别斑斓。呈扁平长方体状,前端是磨制的双面刃,器身两边缘至柄连接处,边缘略向内收形成小阶梯状,使柄与器身有明显的分界,使下端形成了左右边缘附设的对称式阑,端尾呈斜角,柄端有穿孔,穿孔一前一后有两个,一大一小,孔璧细润,微外撇。柄一侧边缘有牙状凹槽,槽呈"U"形,通体磨光,光洁鉴人。目前收藏于临夏州博物馆。

三、新庄坪遗址出土齐家玉器的艺术风格

上述八件玉器分属三个品类,即:玉凿、玉斧为生产工具类,玉璧为装饰品,玉琮、玉璜、有领玉璧、玉璋为礼仪器。它们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彰显齐家玉器的魅力。

1、光素大气,质斑色丰

光素大气说的是齐家玉器表面光素、造型大气凝重。从新庄坪遗址出土的这八件玉器来看,不管是琮、璧、璋还是铲、凿,都是素面无纹、通体磨光的,这些玉器不像我们熟知的良渚玉器:精雕细琢、纹饰繁复。同样是玉琮,除了前面所述青玉琮,其它地区齐家玉琮都是形式单一、素面无纹、制作粗犷的,而良渚玉琮制作精美、形式多样,纹饰华丽,尤以饕餮纹最具想象力。再如玉璧,多是平素无纹的,有的玉璧采用相向对锯的方式把玉料锯剖成片,所以锯剖相接处往往错位,形成了阶梯。这些都使壁面有了阴阳面,玉色也伴随着方向、角度以及运转速度的快慢出现变化,增添了一份灵巧跃动色彩,这一点在上述几件玉璧、玉璜璧面亦能看出来。总之,齐家玉器不尚装饰,纹饰粗糙随意,打磨也较粗糙,很多玉璧上的所谓“纹饰”也不过就是无意间的“雕琢”,正因为如此,使其纹饰不似良渚纹饰那般注重细腻、精细,也不似红山纹饰那般追求跌宕、雄奇,反而在粗糙中带着随性的跃动,具有了率性气息。因此齐家玉器用光素大气四个字形容很贴切。这种光素大气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商代玉器影响较大,商代的玉器也是以粗犷恢弘见长。

所谓质斑色丰就是质地斑斓、色彩丰富。这一风格在上述八件玉器上也有一定的体现。此风格源于它们的玉材不仅取自青海、甘肃所属的地方玉,而且有一定量的和田玉,经检验齐家玉器所用的玉材为透闪石、阳起石(软玉)以及蛇纹石等。早期齐家文化的一批玉器材质较差,含有较重的石质材料;而中、晚期齐家文化玉器玉质较精良,有和田软玉、蛇纹石玉(酒泉玉、祁连玉)等。玉材的丰富使得齐家玉器显出鲜明的特征:玉质斑斓。斑斓的玉质使其玉器在色泽上也呈现出丰富的色彩,不仅有浅绿色、墨绿色、青绿色、碧绿色,也有青白色、乳白色、山黄色、灰色等,不似良渚玉器普遍具有“白化”现象,色泽以绿为基调,夹杂近乎黑色的斑点;也不同于以岫岩玉为主要材质的红山玉器,质地单一,色泽单一。质斑色丰这一风格得益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2、多件玉璜组联璧、动物形器鲜少见

多件玉璜组联璧是齐家玉器很突出的风格,从上面所述的两组三璜联璧上就能看出。一般都是三个或四个弧形的璜组成一个璧,叫三璜联璧或四璜联璧。这种多璜组璧的风格在史前玉器中是很独特的。虽然红山玉器中也有联璧,但和齐家文化的多璜组璧是不一样的,红山文化的三联璧是呈长条状的。齐家玉器在造型艺术风格上较少采用动物形造型,这与红山玉器以各类动物形玉器为大宗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齐家文化玉器自成一系,与良渚玉系、红山玉系在中国大地上交相辉映,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家文化玉器事神、事人功能的杂糅转化彰显着它独特玉文化体系的魅力特征,而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也散发着生命的活力、清新的气息。所以,齐家文化玉器注定会在我们这个年代大放异彩、受人追捧。

新庄坪遗址齐家文化三类玉器的完备,说明它们的出现完全是社会生产力及其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步伐。三类玉器的完备,证明齐家文化制玉体系的完成,它作为新石器时代西北玉文化的代表当之无愧。

四、新庄坪遗址

前面介绍的八件玉器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民平田整地时出土的,全都出自积石山银川乡新庄坪遗址。

新庄坪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积石山县银川乡新庄坪村新庄社周边区域,为银川河第一台地上。遗址东面紧靠多多山,南至上社西沟,西至银川河,北至后庄尕庙根。遗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320米,面积约44.8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文化内涵较单纯,为典型的齐家文化遗址,由聚落址、窑址和墓葬组成。

该遗址面积广阔,目前已发现了多处遗迹。在马家沟断崖距地表1米左右处,发现大量的灰层,灰层厚约3--4米,内含许人骨、石块和大量的泥质素陶片,从陶质看为齐家文化遗物;在后沟发现了墓葬区;在新庄社以西发现十几处坍塌的废窑址遗迹,在窑洞中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彩陶残片和许多齐家文化素陶片;在遗址西南角发现窑址一处,距地表约3米,窑室高1.9米,底径1.6米,顶部为拱形,顶部开有六孔烟筒。

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出土文物精美。20世纪70年代老百姓耕作时在该遗址的农田里陆续发现过大量精美的玉器和石器,被临夏州博物馆采集收藏的就有40多件,其中就包括前面所述的八件玉器。之后在1989年的田野调查中又采集到了数量较大、种类繁多的遗物,其中有19件石器,器型包括石铲、石斧、石刀、石凿、石璧等,都是磨制的,制作也很规整;有55件陶器,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两类,有极少量灰陶,均为手制,以泥条盘筑为主,泥质红陶以素面磨光为主,个别有镂孔和绳纹,器型有罐、瓶、壶、盉、鬲等;有青铜器15件,器型包括铜镯、铜泡、铜等;此外出土了较多的装饰品,制作精细,发现了成串的绿松石珠,共计169颗,其上钻有小孔。

新庄坪遗址分布范围广,格局清晰,体现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若与现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必将对积石山县乃至临夏州的文化、旅游等产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当地社会的发展锦上添花。

五、新庄坪遗址玉器出土回顾

3月24号,记者来到位于积石山县新庄村的新庄坪遗址时,新庄坪遗址看管员李致和老人正在田间劳作。回忆起当年文物征集的事情时,他娓娓道来:“那个时候是1976年,我们在平田整地的时候从这一片田地里挖出来了大量的陶器和玉器。因为当时大家都不认识这是文物,有很多完整的陶器就被破坏掉了,很少一部分被村民带回了家。后来州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到了我们这里,给大家说明了出土的这些文物的价值,从村民手里征集到了这些玉器,带到州文化馆保存了起来。现在这个遗址的范围就是当时我们协助一起划定的。我作为村上的遗址看管员,就一直守护着这片遗址,希望能为文物保护工作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来源:民族日报

原标题:《【临夏文物春秋】 中国三大玉系之一:齐家文化玉器赏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