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们用脚丈量农田,送去带有泥土味的农气服务!

2020-04-22 0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导读

不负好春光,春耕春播忙。

入春以来,天气逐渐转暖,我国从南至北涌动着农业生产热潮。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朋友合理利用好天气开展春耕春播春管,帮助农民朋友规避低温寒潮、大风沙尘、强降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

——他们就是农气工作者,

也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01

人物档案:

荣云鹏·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气象局

“贴心大姐”的农气群

3月28日,荣云鹏的其中一个农气微信群里收到了苏丽云的信息:“荣姐,太感谢你了,在你的指导下,我们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小麦没有受到影响。”

苏丽云是桓台县索镇张桥村小麦种植户,3月22日,她收到了荣云鹏在群里发的好几条“3月26日至28日,寒潮天气过程对拔节孕穗小麦生长不利”“尽快给小麦浇水灌溉,提高耐寒性;大棚蔬菜要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和大棚保温工作”指导信息,并根据信息加大田间管理。

像苏丽云这样的服务对象,荣云鹏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消息,荣云鹏不知道发过多少次;荣云鹏的2个为农服务重点微信群里,这样的故事也很多。为此,农户们笑称她是大家的“贴心大姐”,因为只要大家有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

△荣云鹏在田间地头。

“荣姐,这两天想给家里的麦地喷灌,不知道天气条件允许吗?”4月6日,果里镇姜坊村种粮大户宗浩在微信上问。

“小宗,过两天有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可节省点人力、物力、财力。”荣云鹏回复。

去年6月,桓台县出现气象干旱,这在往年是非常少见的。这可急坏了众鑫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史济彬,要知道,浇灌3000亩地要费的人力、财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荣姐,天气预报还准不准了?沂源、博山都下雨了,就是桓台没下。”“荣姐,气象部门能不能打个炮弹下场雨?”微信群里,农户七嘴八舌地问。

荣云鹏一一回复。无奈之余,荣云鹏来到农户家中,根据玉米苗情和土壤墒情指导农户适时浇水,缓解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小史,告诉你个好消息,7月初可能会有几次降水过程,先别着急浇灌,再等等。”荣云鹏在微信群里发了这条消息。

很快,荣云鹏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朋友圈的“赞”占满了屏。

7月6日至7日,桓台县降水量达165毫米。看着这场期盼已久的大雨,荣云鹏的心里充满欣喜。随后,荣云鹏的农气微信群里,农户们纷纷发来了雨后庄稼长势喜人的图片。

“我是第一个入群的,我们合作社还是桓台县唯一的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史济彬骄傲地说。2019年,史济彬成为全县有名的“丰收大户”。

02

人物档案:

张仁祖·江苏徐州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方言指导接地气

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河口镇张李庄村4500亩蔬菜基地一处大棚内,张仁祖头戴草帽,用徐州方言指导村民给大棚里的花菜浇水通风。

像这样的现场指导,对张仁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如何防虫、如何排涝,张仁祖的乡土方言乡亲们听得明明白白。

1991年,张仁祖从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专业毕业后来到了徐州市气象局。自2013年以来,他建立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室内最低气温和最高温度预报模型,开发了设施农业小气候预报产品和服务模式。

△张仁祖在种植基地提供农气服务。李轲 摄

“如果没有收到设施农业气象预报,后果不堪设想。”谈起今年2月的一场雨雪过程,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丰硕绿色农业蔬菜种植基地的农场主张胜丰说,他的方言播报容易理解和记住。

在收到张仁祖发布的“强冷空气来袭,最低温度为-7℃”消息后,张胜丰迅速组织工人,加固部分连栋钢架大棚,对部分陈旧塑膜进行换新,遮盖部分露地蔬菜,增强作物防寒防冻能力。

由于信息及时,措施到位,张胜丰没有遭受任何损失。

对张仁祖而言,农户减少损失就是对他工作最好的回报,再辛苦都值得。农民丰收了,他笑得比谁都灿烂。他说,农业气象是他的岗位,更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未来,这片土地上还能创造更多价值。

03

人物档案:

李琳玉·河南省项城市气象局

农气测报负责人

她是村民种地的“指导员”

“今年的天多变,早春暖得早,又遇见倒春寒,多亏了气象局那小姑娘,天天带着技术员来指导,俺家才没有受害。”项城市付集镇村支书梁伟卿说。梁伟卿口中的“小姑娘”便是李琳玉。

“一遇到天气变化,小姑娘准来,她指导俺们科学种地,俺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村民们高兴地说。

“降温前,我就接到小玉的电话啦,嘱咐我要加强油菜田管理,啥时候追肥,啥时候打药,说得清清楚楚。”种植户腾莉笑着说,“不光打电话,村里的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天天发布预报和警示,想误农事都难。”

△李琳玉在田间地头。

说到技术指导,小麦种植大户梁民也是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前段时间,我家小麦到了分蘖关键时期,在听了李琳玉的建议后,我给施了磷肥、钾肥。你看现在的小麦,叶子明显绿多了,长得也壮实多了。”

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说,每逢冬小麦播种、出苗、拔节、抽穗等关键时期,李琳玉都会带着技术团队过来指导。

有时候,李琳玉还协调市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一起下乡开展农田管理指导。

“市里专家主动联系我,给我发放了倒春寒防霜冻技术和果树管理技术指导手册,还现场进行指导,有不清楚的问题一个电话就解决啦。”三店镇村民师成立正在通过嫁接技术对果树进行品种改良,他边干边说。

04

人物档案:

高红梅·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工程师

难得见的身影 闲不住的人

高红梅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办公室难得看见她的身影。她大部分时间都在茶场、农业园区或特色农业基地。

在她的包里,有一个厚厚的橘黄色记事本,记录着每次服务过程,有茶叶种植,也有蔬菜和水果种植服务。

都匀毛尖茶生产地主要集中在都匀螺丝壳一带的高山地区,已成知名品牌,并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项目。

“毛尖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凝冻,怕干旱。”高红梅在日记本上写道。从去年12月开始,高红梅就和同事组成气象为农服务团队多次到螺丝壳茶区,可以说是“见证了这些茶叶的成长”。

△李琳玉在茶区提供农气服务(中)。

高寨水库茶场负责人高国良说:“茶叶生产气象服务贴心又及时,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但对贵州的茶叶销售影响不大,卖个好价钱不成问题。”

高红梅送到田间的,不仅有茶叶气象服务,还有蔬菜气象服务。

翻开高红梅那个橘黄色的日记本,看到这样一页:“2月26日,我们5个人到都匀墨冲镇良亩村良田大坝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开展服务,将及时为坝区生产提供服务,减少洪涝、冰雹、霜冻、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的危害。”

这样的气象为农服务日记,高红梅记了满满一大本。她说:“这是宝贝,价值连城,千万不能丢。”

如何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质量和效率,高红梅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她写道:“气象为农服务要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研究掌握坝区、园区等农业产业布局的精细化气候资源,掌握农作物生长的气候需求,才能做出有价值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

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高红梅带着她的气象服务团队又出发了。她喜欢走进田间的感觉:“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田间,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情。”

05

人物档案:

宋善俊·吉林省永吉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农业气象业务骨干

按下为农服务“快进键”

4月,开春整地和水稻育秧奏响了吉林省永吉县春耕的序曲。宋善俊也按下“快进键”,跑出农业气象服务“加速度”。

一边找书籍、做课件,讲解农业气象理论知识;一边对照自主编辑的农业气象观测图谱,带领业务人员开展观测实践……

自4月1日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以来,永吉县气象局组建了业务科研团队,探索农业气象专业服务。作为团队带头人,宋善俊更忙碌了。

宋善俊带领县气象台业务骨干埋头苦干,提炼关键期关键气象因子,整理分析历史数据资料,建立本地化预报指标和服务方法。目前,一整套农业气象专业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已见雏形。

永吉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村民几乎家家种植水稻,天气是他们最关心的因素之一。

4月3日,宋善俊带领县气象台业务人员,运用自主研发的统计预报模型,制作发布了永吉县2020年水稻育苗适宜播种期预报。预报指出,4月8日以前,全县普遍不适宜开展水稻播种,水稻育苗适宜播种期为4月8日至13日。4月10日,宋善俊团队补充发布“抓住4月10日至12日的冷尾暖头,尽快完成水稻保温育苗播种”的提示信息。

“气象专家送给我们的服务产品内容好,农业气象专业服务模式多维灵活,对我们帮助太大了。”水稻种植户李智说。

06

人物档案:

曾依婷·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气象局

农业气象观测员

农田里有个“小闺女”

“闺女提醒,抓紧密闭和加厚棚膜,大家也要及时做好早稻秧苗防寒管护工作。”3月26日16时许,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桐石村种植户林太义,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

他口中的“闺女”并非他的亲闺女,而是曾依婷,一个1992年出生的小女生。

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曾依婷不能像往年一样入田指导农户,她利用微信、钉钉等平台对种植户开展“线上”培训,还通过录制方言音频,提醒农户错峰开展春耕备耕。接地气的宣传,受到农户喜爱。

5年前,大学毕业的她来到富川,不会方言的她常出现交流障碍,过程中她有过迷茫,想过放弃。直到2016年6月12日,富川瑶族自治县出现了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全县12个乡镇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曾依婷提前向种植大户、合作社发送服务信息,提醒农户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在22时58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她一个接一个电话联系农户做好服务。

富阳镇社三村种植户钟翠凤说:“闺女不仅提前给我们发送气象信息,还护住了我们的安全,也保护了我们的庄稼。”从这以后,曾依婷知道,气象服务信息对农户是有用的。

草帽、雨鞋、笔记本,这是她活跃在田间地头时的装备。因为用心指导、贴心服务,当地的农户都亲切称她为“闺女”。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李阳 陈旻昊 樊晓华贾大如 林长江 张晓霞 宋阳 毛琪

策划:简菊芳

原标题:《他们用脚丈量农田,送去带有泥土味的农气服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