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沧州:三级大喇叭响起来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2020-04-23 11: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沧州市运河区南陈屯乡肖家园村的大喇叭每天准时响起。河北日报通讯员 刘芳摄

4月8日,在南皮县党建大喇叭控制中心,广播员正播放复工复产信息。河北日报通讯员 孟超摄

“最近仍不能放松,每个人都要做好个人防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沧州市的农村大喇叭在第一时间响了起来:讲政策、说道理、论科学、话民风,让党的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强化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防护和公共防疫意识,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提高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017年,沧州市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大喇叭智能化广播系统,在全市5659个村全部开通大喇叭广播,向基层党员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普及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运行3年以来,大喇叭充分发挥了及时迅捷、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受众群体大的作用,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大喇叭广播宣传就跟进到哪里,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快速响应,让大喇叭第一时间发声

“大喇叭曾是农村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但随着电视、手机等普及,大喇叭渐渐被遗忘。没想到这次疫情防控,大喇叭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沧州市运河区南陈屯乡小朱庄村党支部书记朱金伟感慨,这段时间,大喇叭一响,村民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儿,听一听最新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运河区主动联系排查,确保广播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各村大喇叭应播尽播全覆盖。为进一步拓展广播范围,运河区针对现有大喇叭主要集中在村内,收听范围不够广泛的局限,因地制宜增加播放点位,第一时间录制了中央、省、市、区主要防控工作精神,复工复产复耕信息等12期广播音频。南陈屯乡利用各村文艺队音响设备,在各村卡口设置“临时广播站”,加强过往人员宣传引导。南环街道办事处充分利用新建小区广播系统,每天为居民播放疫情防控知识。西环街道办事处解放西路社区老党员成立防控疫情“流动广播站”。其他没有统一广播系统的老旧小区,也纷纷设置临时广播点,用好广播器、录音喇叭等“行动的大喇叭”,通过党员志愿队开展防疫广播。

运河区只是沧州市充分利用大喇叭宣传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后,沧州市积极应对,及时安排部署,严防死守,不留任何空白。考虑到农村地区因人员密集,走亲访友活动频繁,防护意识和条件相对薄弱,沧州市委组织部在1月28日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充分用好大喇叭广播平台,用最快的速度把防疫信息、指令、要求传达到千家万户。

各地采取统一录制、集中播放、滚动播出的形式,充分利用早中晚各个时间段,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延长播出时长,实行全天循环播放,及时、准确、全面地将各级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传递给大家,从而起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规范内容,让大喇叭精准发声

“广大农民朋友们,通过调查盐山镇、边务乡部分干旱地块,发现小麦田近期出现了红蜘蛛危害。今天,就红蜘蛛生活习性和主要防治方法给大家进行讲解……”4月6日18时30分,盐山县薛堂村的大喇叭准时开播,播出内容是盐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汉杰讲解的大田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村民薛秀庭听了广播高兴地说:“专家讲的知识通俗易懂,很接地气儿,十分实用。如今,饭可以不吃,但大喇叭不听不行。每天晚上我就期待这一刻,生怕落下重要内容。”

当前,正值春种春管的关键时期,盐山县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覆盖广、传递快的优势,及时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保养与维修等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真正发挥大喇叭“信息推广站”的作用。

薛堂村党支部书记薛凤才介绍,村里大喇叭每天早中晚分3个时段定期开播,时令节气信息实时推送,农业领域专家讲座滚动播放。截至目前,薛堂村800多亩冬小麦正在实施春灌,1万多棵果树已得到有效管护。

“农时不等人。今年在疫情期间,真是多亏了村里的大喇叭,不仅及时宣传了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大家坚定信心、科学防控,而且还把农业专家请到‘炕头’上,指导大家错时下地,精准管理,确保了春种春管不误农时,防控和生产两手硬。”薛凤才说。

当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时,全市各地大喇叭广播的内容也转变为及时、准确地宣传中央、省、市委关于差异化防控和有序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大决策,推动全市广大农村一方面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沧州市委组织部坚持向细处着力,向深处延伸,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统一编发播出内容,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共编发了14期4.2万字的广播稿,及时传至各地统一录制,实现防控疫情精准发声。

丰富形式,让大喇叭“声”入人心

为了让群众想听、爱听、听得懂,使播放内容入耳入心,在疫情防控期间,沧州市各地灵活运用农村大喇叭,丰富广播形式,将许多难懂的防疫知识本土化、通俗化。

“群众中间多宣传,不外出来不聚餐,发现疫区来瞎串,及时上报莫迟缓……”这段“硬核”喊话来自南皮县乌马营镇东五拨村,喊话人是村委会委员叶光起。他将疫情防控知识编成10余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诗,用最接地气的表达呼吁村民们科学防疫。

“请大家不要恐慌,以科学的方式和态度来应对……”一段标准的普通话让南皮县大浪淀乡年涝洼村的村民们听得格外认真,这个声音来自包村干部孙婷婷。在疫情发生后,学习播音主持的孙婷婷,主动要求加入到村大喇叭的主播队伍中,承担起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为宣传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南皮县整合了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力量,建立起主播队伍,用“大白话”阐述“大道理”,将科学防疫、全民防疫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

农村大喇叭有一个优势在于那一口浓浓的乡音。听着浓浓的家乡话,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群众的语言”更能入耳入心。

“大家注意了、注意了啊,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别串门了啊,你去了人家未必高兴,守好自己的家,看好自己的人,没事别乱溜达。”“天气好了都憋不住了是吧,阳光明媚就差你是吧。”任丘市麻家坞镇南卢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发全用地道的任丘话进行了大喇叭广播,诙谐有趣,成为了大家微信群里的“网红”。

村民们都说:“现在一到点,就等着听段子呢。边干活、边听政策,还能学技术。不仅开心,而且越听越放心。”

此外,沧州有的地方还采用三字歌、快板书、西河大鼓、河北梆子等形式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提醒村民注意防控,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以及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最新信息带到村内每一个角落,让“小平台”释放“大能量”,真正做到“声”入人心。

强化督导,让大喇叭充分发挥作用

在打赢疫情防控战的过程中,对于农村地区,喊响农村大喇叭十分必要。

为确保农村大喇叭广播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沧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县(市、区)委组织部采取电话督查、实地查看等方式,检查大喇叭广播是否实现县域全覆盖,播出时间、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广播设备是否正常使用、覆盖全村,党的重要精神、重要工作、重要信息是否及时有效传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各地普遍建立了广播情况日报告制度,每天各村广播员将广播情况拍摄照片或录制小视频,发到本乡镇(街道)大喇叭工作群,向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各乡镇总结辖区各村广播情况,发到全市大喇叭工作群,向组织部汇报工作情况。吴桥县建立了村级广播员AB岗制度,每个村明确2名广播员,一名广播员因故无法到岗时,另一名可以及时补位。沧县19个乡镇全部组建了由组织委员任广播站站长,组织员办、文化站等部门业务骨干任广播员的工作队伍,510个村党支部明确专人负责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保障大喇叭广播规范运行。泊头市建立起农村大喇叭管理台账,对每个村大喇叭所在场所、能否正常播放、专职管理人员以及广电维修人员进行详细标注,对不能正常播放的村进行挂图作战、按账销号。

沧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晓燕介绍,通过督导检查,各村广播宣传工作更加规范,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加大了广播力度,增加了广播时长,各村的党支部书记纷纷站到广播一线。

“农村大喇叭广播开播运行以来,在传播党的声音,宣传教育群众,配合中心工作,落实惠农政策,组织应急动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党的声音,使党的声音融入了群众生活、走进了群众心里,把党员群众聚集在党的周围。”王晓燕说,“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好农村大喇叭,让大喇叭充分发挥作用,让党的声音响彻农村基层,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 王雅楠 通讯员 李春昌 张崇

原标题:《沧州:三级大喇叭响起来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