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来自慈王农庄的启示

2020-04-24 14: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折桥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以该镇折桥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契机,把乡村旅游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早谋划、早着手、早行动创办慈王农庄,从一座废砖窑华丽转身为新农庄,折桥慈王村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宾客,前进在精准脱贫全面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一、基本情况

临夏市折桥镇慈王村位于临夏市东北郊,距离市区2公里,是个汉族、东乡族、回族杂居村。全村面积1.9平方公里 ,下辖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03.24亩,现有总户数410户1779人。其中,少数民族72户323人,共产党员 67名。主要以种植和畜牧养殖业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659人,截至目前未脱贫3户10人,贫困发生率为1.52%。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贫困户脱贫满意率95%以上。

金色田园—慈王农庄项目一期总投资200万元,占地40亩,一期项目共划分可有偿认领地块415块(其中200元地块246个,400元地块72个,500元地块97个),市民已认领不同价位、不同大小(约10—20㎡)地块385块,现已完成土地平整、土地改良、路面夯土铺设、水系打造、功能用房、入口广场、围墙、附属设施、亮化美化等建设。二期项目已流转土地50亩,正在进行前期边设计边推进等工作。

二、“党建+”模式牵住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牛鼻子

折桥镇发挥镇党委、村支部党建引领作用,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在分析研判各村实际后,认为慈王村有后发优势。一是种植蔬菜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该村具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群众具有长期种植蔬菜的基础,但是由于最近几年外地蔬菜物流冲击影响下,逐渐失去了传统优势。二是区位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该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步行进城也就20分钟,城乡交流往来非常方便,具有独特区位优势。三是人文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优势。本村具有河州民族英雄朱贵将军历史遗迹和坟墓,河州贤孝非遗文化州级传承人祁建云和三弦非遗传承人冯林儿等人文资源优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整体提高该村影响,吸引游客。四是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该村有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土地资源,乡愁记忆,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旅游资源,如果激活慈王村储备土地,流转周边土地,抢抓疫情结束后春耕时机,做大做强慈王农庄,通过搞活旅游一定会增加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金色田园—慈王农庄”项目立项实施,主要解决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提升实现群众稳定增收的问题和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单一的问题,立足于慈王村独特的区位、交通、农业种植基础等优势,对废弃的慈王砖厂储备土地进行覆土填埋,盘活资源,创建以农耕体验、科普研学、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慈王农庄项目,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在慈王农庄的规划建设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慈王村把“党建+四大主题板块模式(教育+文化+研学+生态)”工作思路融入其中,围绕特色、田园、乡愁、农耕四个要素,重点打造学习教育和农耕体验两大主要功能区,方便群众体验。一是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区,在学习教育区结合各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工作,突出党性锻炼,各级党组织可以组织党员进行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还可以利用田园课堂开展主题党课活动,由党校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先进模范等担任田园课堂教师,为党员讲授政治理论、惠农政策、农业技术知识、脱贫致富典型事例等内容,党员在田间地头受教育。二是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俯下身去体验劳动实践、学农做农、艰苦奋斗的场所,这里有500余份大小约15-18平方米的农耕种植体验地块,党员干部可以认领一块土地,一年四季都可以下地劳作,感受劳动的辛苦,奋斗的不易,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发扬我党艰苦朴素的优良革命传统,增强立足本职岗位,更好的为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三是打造研学游服务区,针对青少年一代,从小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间,不懂农村,不会农活,不了解农业的现状,体验园区设有农耕种植区、餐饮区、研学课堂、慈王公社、景观小品打卡点、渔乐园等功能区,是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研学科普、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活综合体验园,根据农业季节的变化,融入科普教育、动手实践、文化传播、劳动技能,快乐分享元素,开展农业观光、农业教育、农业休闲、科普教育、推广农耕文明等活动。四是打造生态文明推广区。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突出绿色农事体验、传播生态文明,满足城市居民农耕体验需求,配套建设运行农耕商店,让普通百姓亲自参与到农业的生产生活中来,通过体验农耕乐趣,学习农业知识,形成劳动光荣,奋斗甜蜜的价值观,提升健康品味、享受绿色人生。

三、初步取得的成效

目前慈王农庄已经完成了农庄一期预定的建设目标,修建了农耕种植区、渔乐园、研学课堂、综合商店(电商服务中心)、餐饮区等基础设施,并完成了土地认领等工作,截至目前,慈王农庄土地认购收益约12万元,预期今年带动农家乐、小商铺、特色产品销售效益40余万元,有效地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进一步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助推群众稳定增收。“慈王农庄——金色田园”项目的实施及运营,以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吸纳2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以乡村旅游辐射带动作用为依托,积极宣传引导慈王村周边群众新办农家乐,吸引市民参与农耕体验、休闲旅游,同步带动刺激餐饮消费,农产品销售,有偿代工收费,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二)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激发农业产业活力。市民通过认领地块,自主选择种植各种蔬菜,定期施肥、浇水、收割,并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控视频系统,随时掌握农作物生长情况,在体验农耕文化、生活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拓宽社交领域的目的,为都市人群提供参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体验场所,让孩子们和农业“接触”,亲身感受到“农耕”的快乐,这种让孩子们深入农村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激发了慈王村农村产业活动。

(三)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方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为了不断丰富党员干部组织生活,全市党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到金色田园—慈王农庄开展了“加强党性锻炼、夯实实践教育、体验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相邻各村级党支部纷纷到慈王农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市委党校(行政学校)以慈王农庄干部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了“以德扶贫”主题宣讲,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更好的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奠定了基础。

(四)进一步打造乡土劳动亲子乐园,走进农庄研学之旅。泥土的味道,纵横交错的小路,茅草房屋,是很多人记忆深处的乡愁。慈王农庄浓缩了乡愁记忆,让人们在这里重拾记忆,留住乡愁。走亲子路线是慈王农庄的设计实施初衷之一,通过大力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孩子放下手机、走出游戏,不做低头族,亲近大自然,在慈王农庄一起感受劳动的辛苦,一起体验收获的喜悦,一起感悟农耕的乐趣,一起留下童年的记忆。同时,慈王农庄还开设了田间课堂,全力打造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普及农耕文化知识实践基地,配备讲解员为全州中小学生讲解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农作物种植流程及技术,感受农耕文化魅力和农耕乐趣。

四、几点启示

启示一:高举旗帜明方向。一是折桥镇党委和慈王村党支部始终以遵循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思想为根本,全面分析和研究该镇各村实际,努力探索符合本镇各村的发展思路,走出本镇、各村和发展路子,实现现代农业与农民的有效衔接,增加产业渠道、发展致富手段和方式方法;二是始终坚持贯彻中央省州关于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折桥镇和慈王村紧密结合,以临夏市近年来以牡丹文化月为主,兴起的乡村旅游热的大好时机,加入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的评品农业农家乐农家饭,享受乡村游的快乐元素,主动作为,打造慈王村和其它村互为依靠、共享致富奔小康途径,以造福群众。三是认真落实市委乡村振兴决定和市委主要领导指示。折桥镇主要负责人和慈王村党员干部,始终以群众脱贫致富为抓手,亲力亲为,抓致富龙头和细节,千方百计,出谋划策,论证慈王农庄新模式,有的放矢,把准农庄认领土地与种植管护一系列具体问题,引导集体经济与个体分工相衔接,不断出点子,促生产,为市场繁荣和旅游研学、体验一同开展,取得实效,想办法抓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新的尝试和贡献。

启示二:党建引领走在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基层战斗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从折桥镇和慈王村党支部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三心三力”干劲。“三心”:一是具有强烈的凝心聚力,发展强镇强村的信心,二是具有咬定目标不放松,带头富民干成事的恒心;三是具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开拓创新、创业兴农的决心。“三力”一是以政治为统领,广泛凝聚民心,强化了凝聚力;二是贯彻部署,一呼百应、强化了号召力;三是蹄疾步稳,攻坚克难,强化了战斗力。“三心三力”充分体现了折桥镇、慈王村党员干部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新时代临夏精神。

启示三:转变观念创新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受底子薄、基础设施差等客观因素制约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村干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发展意识等主观原因。折桥镇通过组织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邀请农业专家,本地致富带头人,广聚民智,拓展眼界,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强村富民之路,形成创办农耕体验、科普研学、观光旅游、共享休闲农庄新思路,找到了慈王村全面快速发展的路径,打通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任督”二脉。

启示四:因地制宜谋发展。折桥镇全面科学论证分析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农耕文化远离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渐渐被遗忘,时间越久,城市居民农耕体验、休闲旅游的愿望越迫切,针对当前城市居民消费愿望,折桥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作用,因地制宜挖掘找准自身优势,变废为宝,把废弃窑场的土地资源精心打造,投向市场,谋划成立了慈王农庄,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启示五:集中力量办大事。群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和干事创业热情,户户期盼农民富、人人梦想农业强、个个向望农村美。从折桥镇慈王村举全镇全村之力,打造慈王农庄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特别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真心实意做为民担当的“开路人”、关心群众的“家里人”、贴近群众的“知心人”、体察民情的“明白人”、反映群众意愿的“发言人”、保障群众权益的“维护人”,群众就会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发展的磅礴力量。

五、对策建议

慈王农庄建设已初见成效,在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探索出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游”可借鉴的旅游发展之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应在以下方面加强改善与提升。

一是重点在运作专业化上下功夫。农庄运作方面,要尽快成立以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农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专业的农庄管理队伍。要不断地加强农民素质,对农民进行培训,促进创新型农民培养。依托市人社局培训操作服务人员,培训农家乐管理和餐饮服务人员。尽快实现“合作社+共享”模式,以满足群众休闲体验需要,合作社为认领户进行蔬菜种植,浇水,采摘代工服务,逐步完善田园共享可持续发展思路。

二是重点在加大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上下功夫。让广大农民了解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工作,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加快土地能够进行集约化使用。吸引州内外懂知识、善经营的社会资本投资农庄,做大做强慈王农庄,助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重点在发掘非遗文化上下功夫。折桥镇慈王村有较多人文资源和非遗文化资源,可以挖掘融入到农庄里,本村村民祁建云河州贤孝(州级非遗传承人),冯林儿三弦(三弦非遗传承人),可以招收爱好者,在农庄演出,同时发掘河州民族英雄朱贵将军(清道光年间河州人)墓及其事迹作为历史故事开展宣传,以文化吸引人,以故事感动人。

四是重点在研学活动上下功夫。慈王农庄加强与临夏市各中小学合作,开办青少儿教育农业园区;与幼儿园合作开办家禽动物园区,与农科院对接,开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家庭手工作坊相对接,开办民间刺绣、荷包手工作坊体验室,使得青少年课外教育活动与慈王农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广大青少年在慈王农庄接受较好地课外实践教育,实现农庄与教育实践的“双赢”。

五是重点在互为犄角、抱团发展上下功夫。折桥镇应结全各村实际,依托特色产业,互为犄角,抱团发展,走共享园区发展的路子,以扩大辐射面。慈王村以农耕休闲为主建体验式园区、陈马、后古村以“花海”为主建观赏式园区,折桥村以餐饮为主建农家乐园我,大庄苟家村以蔬菜、西瓜为主建特色高效温室种植开展采摘式园区,甘费村紧紧依托富临农贸市场建设农副产品购物园区。最终形成魅力折桥、园区折桥、共享折桥新模式。

来源:临夏市委党校

原标题:《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来自慈王农庄的启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