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日报:昔日贫困村蝶变“网红村”,罗湖做了这些事……

2020-04-24 20: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罗湖以改革开放先锋城区的担当和作为

助力对口帮扶地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广东省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

就是罗湖区“双精准”

对口帮扶陆丰市26个贫困村的其中之一

经济日报发文聚焦罗湖帮扶成果

来看看这里发生了哪些故事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报道

下埔村

四月的陆丰,春回大地,艳阳高照。从广东陆丰市出发,沿国道往东南方向行驶16公里,来到金厢镇下埔村。

村前的文化池塘波光粼粼,村口“徐成章送枪”的群像雕塑前,不少来自周边的游客正排队拍照留念,一片欢声笑语。

资料图

来过下埔村的人

都觉得这里变美了

成为了游客打卡的“网红村”

不过,很少人知道

以前这里没有主导产业

罗湖为当地找到了

一条“造血式”帮扶的发展之路

点击播放视频

昔日贫困村蝶变“网红村”

下埔村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走出了依托红色基因

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羊城晚报记者王漫琪摄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我们的首要产业。

——罗湖区委党校派驻

广东省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

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廖淑新

这里有着一段红色的记忆——

“1927年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在叶挺、聂荣臻、杨石魂的陪同下,来到金厢黄厝寮自然村村民黄文秀家养病近旬,后从金厢镇洲渚村渡海赴港转沪。周恩来黄厝寮村养病居所旧址正位于下埔村。也正是这段红色记忆,为下埔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廖淑新介绍说。

然而,曾经的这段历史甚至很多本地村民都不知道。

“我刚来时,旧址十分破烂,屋顶瓦片随时可能掉下来,地上长满了杂草。”廖淑新回忆道。

自2017年底开始,驻村扶贫队与下埔村一起通过多次组织修缮旧址、采访村民、寻访当地党史办收集历史资料,并发动村民捐献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旧址在点滴行动中焕然一新,里面的陈列物也多了起来。

2019年,“广东省革命遗址——周恩来黄厝寮村养病居所旧址”“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相继在此挂牌。

从村口沿着新修的道路步行前往旧址

红色故事已在

一片绿意盎然的春意中徐徐展开

▼▼

乡间小道两旁的房屋墙面上,彩色的壁画诉说着1927年的那段难忘岁月。来到旧址,络绎不绝的游客们正细心观看着每一样满载历史的老物件。

下埔村周恩来居址广场的彩色绘画。经济日报记者杨阳腾摄

“听说这里有周恩来养病居所旧址,就带着孩子来这里实地感受红色文化,接受下教育。而且这几年下埔村也建得很漂亮,以后还会经常来玩。”家住陆丰市东海镇的陈先生说。

红色旅游收入超百万

2019年,下埔村已接待各地游客达50万人次。旧址与金厢红色文化馆、村民广场、周恩来居址广场等组成的下埔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至今已吸引了超过80万人次的参观者,为村民带来了过百万元的红色旅游收入。

br/>金厢镇下埔村金厢红色文化馆和村民广场。经济日报记者杨阳腾摄

红色旅游引春来

村子里人多了,热闹起来了

各项产业也发展起来了

旅游业发展,外出村民回村开店

从旧址出来,路旁一长排的小木屋前,村民黄少武正在做开店准备。

“我在这里盘了2间店铺,准备一间用来卖本地土特产,一间卖旅游纪念品。”他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我原本在外面做事有10多年了。这几年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里都是泥土路,一下雨路上就是泥巴混在一起,十分难走。扶贫队来了后帮我们又修路建房又搞旅游开发,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尤其是自从村里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后,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也因此决定回村发展。”

据廖淑新介绍,小木屋共有16间,其中2间将作为消费扶贫专卖店,售卖当地特色农产品。同时,村里还将通过开设微店、与帮扶单位签订供销合同等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期打开产品销路。

小木屋每间每月500元的租金还将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于公益性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以此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态势。

br/>“前3年我们大力建设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如村口的池塘以前里面都是垃圾、恶臭熏天。我们通过大力整治、修缮,现在已经成了村民游玩的好去处。环境好了、路通了,货也就好卖了。我们村民的执行力很强的。只要有人流,生意就不会差,也不愁木屋租不出去。4月底消费扶贫专卖店一开张,就会有人来抢店铺的。”廖淑新信心十足。

在深圳务工25年的张映明

如今也选择回村生活

为村民提供公益性岗位

“村里变化太大了,回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他告诉记者,“现在我两口子都在村里找了份公益性岗位,做卫生清洁打扫工作。村里没有租房压力,又能在家门口上班,孩子学费生活费我都能尽量满足。日子越来越好了。”

2019年,下埔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00元,村集体收入达52万元。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新农村示范村均已通过广东省验收,实现贫困户100%退出、广东省定贫困村出列的工作目标。

在廖淑新看来,红色旅游是下埔村发展的起点,未来可带动村里农产品消费、餐饮、住宿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的兴起。

修葺一新的下埔村村前文化池塘。经济日报记者杨阳腾摄

待下埔村整个红色旅游项目完全建成后

每年可吸引培训和参观游客至少20万人次

不仅将有效带动农户就业、农产品销售

还将推动实现

村集体与全村农户可持续双增收

罗湖正在与被帮扶地携手齐心聚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

1、

2、

3、

4、

5、

6、

原标题:《经济日报:昔日贫困村蝶变“网红村”,罗湖做了这些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