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样的“摘书记” 你见过吗?

南昌铁路
2020-04-26 18: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今天,随着最后7个贫困县宣布退出,革命老区江西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基本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

江西省贫困县脱贫退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和向社会公示等程序,江西省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鄱阳县、修水县、都昌县均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上7个贫困县脱贫退出。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东港乡的岭下村,2015年9月份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帮扶。

邹道银,52岁的他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车务段工会主席、修水县东港乡岭下村第一书记。村民们乡音重,都喊他“摘书记”。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摘书记”,看看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个村子发生的故事。

就是隔离

也要坚守在村里

和乡亲们一起共渡难关

2月1日,大年初八。一大早,三个人,一辆车,从九江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小院里开出,向修水县方向疾驰而去。

修水毗邻湖北、湖南,是九江市下辖最偏远的一个县。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就在修水县东港乡,离县城还有70多公里。

小村名为岭下。村如其名,被大山环绕,也被贫困环绕着,有精准扶贫户62户268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贫困村。

车上坐着的,是南昌局集团公司派驻的扶贫驻村工作队。52岁的邹道银领头,带着两名组员夏晖、黄洪华,常年驻扎在村里,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岭下村虽然在2018年底已经摘帽,但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帮扶,驻村工作队仍坚守不撤。

出九江,入修水,过东港,进岭下,疫情期间,各层级设立的八道防控“关卡”,每一道都要登记、测温,让东港乡政府电话协调值守人员,他们进村的时间,比往常整整翻了一倍。

汽车在山路上蜿蜒前行,沿途的山色村景扑面而来,邹道银他们却无心欣赏。他心急如焚,一门心思想着早点进村。“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尽早进村,和乡亲们在一起。”

除夕前两天,驻村工作队才离开岭下村。回程路上,邹道银仔细算了算,忙碌了一整年,付出很多,收获也不小。现在,岭下村建起了光伏发电站,办起了鞋业和手套加工车间,开起了农副产品直销店,拓展了油茶种植基地,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对于巩固脱贫摘帽成果,他信心满满。

然而,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疫情升级、武汉“封城”的消息就传来了。

战“疫”打响,关门闭户,人人禁足,邹道银却怎么也坐不住。

修水与湖北通城、崇阳、通山三县接壤,加上岭下村外出务工返乡的村民众多,防疫压力比其他地方都要大。附近的大桥镇确诊了两例感染者,还有村民去确诊患者逗留的商店买过衣服。

还有更让人忧心的——村民的防控意识还不强,有的不习惯戴口罩,有的热衷于过年走亲访友,有的计划春节期间聚会办酒。

消息传来,临近的靖林村已经设卡封路,岭下村也应该有所动作,开展联防联控。可是,村里的工作人员有限,24小时设卡值守,能做到吗?时间一长,防疫物资从哪里来,生活资料会不会短缺?

这些问题在脑海中一一浮现,邹道银越想越急。

进村,进村,尽快进村!

邹道银和夏晖、黄洪华一合计,决定马上出发,就是隔离,也要坚守在村里,和乡亲们一起共渡难关。

疫情期间

岭下村无一人感染

无一人疑似

“摘书记,你们就来了?太好了!”

一进村,就迎来了村民亲切的问候。村民们乡音重,都喊他“摘书记”。邹道银不仅不纠正,反而很看重这个称呼,“我们就是来帮助村民脱贫摘帽的!”

由于属于外来人员进村,他们主动在村部隔离14天。这期间,他们并没有闲着,一项项工作计划,一条条工作措施,都列在邹道银的笔记本上。

通过微信向村民宣传疫情信息、防控知识和务工信息,共发布防控信息33条、务工信息8条。

电话询问62户建档贫困户的药品、粮食、蔬菜储备等情况,协调帮助贫困户解决5个实际问题。

组织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出行不便的村民购买粮油、药品、液化气等。

组织驻村干部学习《摆脱贫困》一书。

隔离期满,邹道银一行便一头扎进防疫工作中。带队轮班值守,劝返外来人员,加强重点区域消毒,走访重点村户。

严格防疫,还要科学防疫。工作队联系了相邻的靖林村、黄荆村,提出并落实三村共同设卡、合作防疫的方案。“三个村的村干部轮班进行值守,既节省了人力,又方便村与村之间基本的物资流动。”

时间一天天过去,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卡点值守还在继续,但口罩开始告急,消毒药品也日见紧缺,根本无处购买,怎么办?

邹道银放下面子,写报告,打电话,发微信,多方求援,工作队其他人员也纷纷“各显神通”。

派驻单位九江车务段得到消息,慷慨解囊,向大山里的“亲戚”伸出援手,从非常有限的物资储备中挤出口罩200个、消毒片1000片,专门派车送到岭下村,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村里的贫困户邓华兵,其兄弟邓华军身体不好,检查出大病,他母亲一门心思想着趁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都在家,办一场酒席(当地风俗称“36解”),为儿子冲喜解难,连具体的日子都选好了。

信息一传出,急坏了驻村工作队。这个时候办酒席搞聚集活动,兹事体大,绝对不可行。邹道银带着村干部,连夜上门做工作。

先从家中的晚辈开始,讲清疫情的影响,宣传聚集的危害,年轻人接受外界信息多,大家一说开,就形成了共识。

真正顽固的是邓华兵母亲。老人家在山里生活一辈子,没见过这阵势,也不相信病毒有那么厉害,思想不通,坚持己见。

邹道银苦口婆心,加上家中的晚辈在一旁帮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磨了几个小时的嘴皮子,终于做通老人的工作,答应把定好的活动延后举办。

别看岭下村不大,防疫工作却一项不少。千头万绪,一桩桩,一件件,在早早赶到村里的扶贫工作队手中,逐一消解。

邹道银颇感欣慰——疫情期间,岭下村无一人感染、无一人疑似。

他的梦想

就是帮助岭下村

实现高质量脱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年之计在于春,对庄稼人来说,春天播下种子,就是孕育下了生活的希望。

疫情稍微有所缓解,扶贫工作队就发力春耕生产。

早在去年年底,他们就联系了一家苗圃公司,订下今年要种植的茶叶等苗木。然而,疫情期间,交通受阻,运输苗木的车辆开不进山,岭下村已经平整好的土地无苗可种。

邹道银又一次发挥他的“缠功”。记不清打了多少个电话,他终于为运输苗木的货车申请到了绿色通行证。2月16日,苗木到了东港乡,货车再也进不了村。工作队带着党员志愿者,及时将苗木转运到村里。

“老黎,茶树苗木到了,我们先种树!”工作队的一通电话,让刚刚脱贫的黎外江吃下了定心丸。

2019年12月,黎外江在精准帮扶下脱贫了,他和80多岁的老母亲从简陋的土坯房搬进了小楼房。可刚过了个春节,黎外江就犯了愁,“没有开工, 就没有收入来源。”

疫情影响,收入锐减,已经脱贫的村民也存在返贫的风险。防控疫情的同时,邹道银心心念念牵挂着怎么巩固脱贫成果。

农村脱贫,还是要发挥村民的力量,紧盯土地做文章。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组织下,一周时间,岭下村补种了油茶苗6900株,种植了茶叶苗10万株。

今年,南昌局集团公司还计划投资34万元,帮助岭下村建设30亩猕猴桃基地。邹道银一边组织种植油茶,一边与村民小组洽谈土地入股事宜。

“防疫的同时,尽快让村民复工复产。”邹道银的笔记本上,详细记着村民的家庭情况,以及相对应的帮扶措施。

“工作队和村干部分片上户,对贫困户生活困难、小孩网上上学、产业补助政策、劳动力复工复产等进行摸底。今年,贫困户共有劳动力142人,计划外出务工82人,在家务农60人。”

一条条,一项项,邹道银记在心中,如数家珍。

为了更好服务村民,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开展精准宣传,帮助外出务工村民登记修易通、二维码,组织20多人集中前往广东复工。

一边引导村民复工就业,一边开展消费扶贫,邹道银带领工作队成员,想方设法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

2月底,岭下村劳保手套生产车间复工复产,目前已生产劳保手套23万双,定向销售了19万双。

一家家联系铁路职工食堂,帮助岭下村合作的米业公司销售大米,今年以来已销售大米32.9万斤。

位于南昌铁路二村社区的农产品直销店,于2月28日复工开业,岭下村的农副产品又走出了大山,摆上了货架。贫困户戴玉香的孙女上岗当上营业员,到3月底营业额达6万余元。

“岭下农货”线上商城开张运营,目前已成交了7755元。

“我上山挖笋卖给直销店,有一份收入;平时养殖黄牛,有一份收入;在油茶和茶叶基地干活,有一份收入;疫情过后去加工车间上班,有一份收入。”贫困户黎外江,在疫情初期闲在家里,心中发慌,现在却从早忙到晚,很有信心,“今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春季,一年之始,正是播种梦想的季节。邹道银很忙,脸上有着风霜与疲倦,眼睛闪耀着梦想的光芒。他的梦想,就是帮助岭下村,实现高质量脱贫。

而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岭下村的村民们,也看到了春天的样子,嗅到春暖的讯息和花开的芬芳。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融媒体中心 出品

素材来源:新华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图片:杨春如 张学东 步杨星

编辑:刘天宇

原标题:《这样的“摘书记” 你见过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